紫荊雜誌(記者 莊蕾)北京報道:5月16日下午,應急管理部以網絡視頻的形式舉行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主持並通報4月份全國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形勢;應急管理部救援協調局局長郭治武、防汛抗旱司司長陳敏、監測減災司副司長袁藝、救災司副司長來紅州出席發布會,介紹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並回答記者提問。
紫荊雜誌記者在會上提問道,應急管理部每月公布自然災害情況和災害風險形勢分析,還會不定期發布災害風險預警提示。這樣做是基於什么樣的考慮,效果如何?
袁藝回應道,應急管理部每月公布自然災害情況和災害風險形勢分析,不定期發布災害風險預警提示,主要有三方面考慮:
一是按照“三定”規定,應急管理部負責建立健全監測預警和災情報告制度,負責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開展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預警。開展災害風險形勢分析,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履行職責使命的具體舉措。
二是堅持關口前移和綜合減災,通過多部門聯合會商,綜合研判各領域災害風險形勢,有針對性地提醒各地和各有關方面做好防範應對准備。特別是壓實地方主體責任,推動各地強化預警響應行動和應急准備,最大程度降低災害損失。
三是引導全社會更加關注和支持防災減災工作,教育和提醒社會公眾切實增強風險防範意識,根據風險分析結論,有針對性的做好個體防護准備,做到有備無患。
袁藝表示,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加強部門協同,已與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20多個部門和單位以及有關地方建立了自然災害風險形勢會商機制,在每月底、重要節假日以及重大災害過程時組織開展部門聯合會商,並視情組織次生衍生災害風險分析,提出防範應對建議。去年以來,應急管理部已對外發布災害風險形勢分析報告16期,發布災害風險預警提示信息73期,公眾關注度整體較高,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