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莊蕾)11月14日北京報道:11月14日上午,應急管理部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國際合作機制建設進展成效,發布《“一帶一路”國家災害評估報告》。應急管理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李勝利在會上表示,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高度重視並不斷加強國際救援能力建設。
應急管理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李勝利(圖:中國網)李勝利介紹說,在支持建強中國國際救援隊的同時,2018年8月組建了中國救援隊,2019年10月兩支隊伍同時通過了聯合國重型救援隊測評和複測,我國成為亞洲首個擁有兩支通過聯合國測評的重型救援隊的國家。另外,我們還依托專業力量建設了森林草原滅火、礦山(隧道)、危險化學品等專業跨國(境)救援隊伍。
李勝利指出,中國救援隊組建以來,分別赴莫桑比克和土耳其成功開展了兩次國際救援,贏得了高度贊譽,充分展現了我國國際救援力量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精神風貌,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這裏舉一個例子:土耳其地震救援中,中國救援隊、中國香港救援隊及社會應急力量共搜救出幸存者68人、搜尋到遇難者198人,其中中國救援隊營救的最後一名幸存者在被發現時,其埋壓時間已達150多小時,遠遠超過了“黃金72小時”的最佳救援時間。本著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的原則,中國救援隊頂著餘震與死神賽跑,經過4個多小時的緊張救援,成功將這名被困者營救出來,在場的當地群眾和其他國際救援隊伍都紛紛鼓掌、豎起大拇指。另外,在一些難度較高的救援任務中,許多救援隊伍專門找到中國救援隊尋求支持和幫助,充分體現了對中國救援隊能力的高度信任。
此外,應急管理部組織舉辦政策規則、災害醫學等多期培訓班,累計培訓國際救援隊伍骨幹500餘人次,兩支國際救援隊連續三年參加“應急使命”抗震救災實戰演習。在“一帶一路”、聯合國、東盟、上合組織、金磚等機制下舉辦聯合搜救演練,提高參與跨國(境)救援協同實戰能力和水平。制訂了國際救援方案等一系列制度,不斷規範救援行動策略和流程。加強與外交部、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中國民航局等部門協調聯動,積極參與對外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工作機制。
李勝利表示,下一步將健全完善與有關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優化隊伍和物資投送流程,進一步提高出動效率;立足同時參與兩場國際重特大災害救援需要,持續加強救援隊伍建設,提升實戰能力;通過派遣救援隊、提供救災物資等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對外緊急人道主義救援行動;加強與聯合國及其他國際救援隊伍的交流,組織開展國際救援研討、演練活動,不斷增強我國在國際救援領域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