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註
12月15日下午,珠江經濟台37周年台慶钜獻,“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五屆作品創作賽”頒獎典禮于廣州市文化館隆重舉行。三地曲藝名家齊聚海珠湖畔,齊唱粵韻,讓嶺南傳統文化煥發新機。
三地名家齊聚一堂,海珠湖畔同唱粵韻
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辦場地的廣州市文化館,坐落於海珠湖畔,以“十裡紅雲一灣水,八橋畫舫十六亭”為設計主題,再現了嶺南水鄉園林佳境。2023年入選了全國“公共文化空間品牌”優秀案例。用於舉行頒獎典禮的大劇場,擁有700餘座位,規模宏大為歷屆頒獎典禮之最。華麗的舞臺,配以國家一級導演團隊、燈光師、舞美設計師和音響師,給觀眾帶來了一場極具視聽享受的文化盛宴。
此次公開展演的十三首金曲作品題材豐富。其中,由青年粵劇曲藝教師伍家輝、戴曉靜帶來的《剪雨》,以及著名粵語相聲表演藝術家黃俊英、青年唱家林彩霞帶來的《憶》,是兩首典型的運用粵曲傳統曲牌和流行音樂元素跨界融合的佳作。而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曹秀琴、荔灣區青少年宮粵劇曲藝少兒演員黃瀚演唱的《孟母斷機》和粵劇學院資深教師白慶賢演唱的《陸遊雨夜抒壯懷》則是傳統粵曲精品。還有讚美嶺南美食文化、歌頌百姓生活的作品:美食名家莊臣和青年名演員玉龍、司馬德共同演唱的《得閒飲茶》;表達思鄉之情和留住鄉愁的作品: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陳玲玉演唱的《銀信情長》;歌唱新時代灣區風貌的作品: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何萍演唱的《海心燈影·橋韻》,粵劇表演藝術家黎駿聲、資深唱家仇坤儀演唱的《奔騰的濠江》,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曾慧演唱的《綠滿鼎湖》;根據傳統古文和詩詞改編的作品:著名歌手麥子傑、青年唱家林彩霞演唱的《靜夜思》,青年唱家蘇宇舟、著名主持人周麗珊演唱的《東坡說》;鼓勵下一代成長的作品:廣州市粵曲非遺傳承人廖綺及荔灣區青少年宮一眾的粵劇曲藝少兒演員演唱的《學飛》;歌頌傳統武術的作品: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彭熾權、青年文武生司馬祥和一眾青年演員演唱的《中華武術》。這些均是不可多得的微粵曲金曲佳作。星光熠熠,粵港澳三地名家齊聚海珠湖畔,共同演繹此次微粵曲金曲新作,把這些短小精美而又富有創意的新時代作品向全社會傳唱。
全球徵集作品超160首,金曲獎優秀獎出爐
2023年4月27日,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五屆作品創作賽正式啟動。此次大賽共收到來稿160多件,除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香港、澳門、廣東各地)外,還有來自廣西以及美國等省外和海外地區的投稿。作品徵集範圍廣,題材豐富,湧現了許多優秀的作品。9月,作品評選會在廣東廣播電視臺舉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評委會除了邀請廣東地區著名的撰曲家、戲曲音樂家及流行音樂界著名音樂人外,還特邀了港澳地區著名粵劇名伶作為大賽評委。經過綜合評分之後,最終評選出此次大賽的十三首金曲作品和十首優秀作品。
唱好灣區故事、共譜曲藝精品。“全球微粵曲大賽”創辦於2015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演唱賽和五屆作品創作賽,大賽立足大灣區,以融媒方式傳播短小精煉的微粵曲新作。其中,“全球微粵曲大賽作品創作賽”湧現了一批優秀的詞曲作者,他們以故事化的表達方式、以最易被理解和認同的情懷、以高品質的曲藝創作手法,讓全球戲迷曲友充分感受嶺南曲藝文化的豐富內涵、繼而引發共鳴,為粵劇曲藝的傳承與推廣、融合與創新創造源源不斷的驅動力。歷屆大賽運用融媒立體傳播模式,開賽至今總計吸引近3000萬+人次線上收聽觀看。
中國戲曲藝術自古就是人民的藝術,它萌發於人民的生產勞動和娛樂生活,自產生之初就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全球微粵曲大賽作品創作賽”湧現的一大批優秀新作,以直觀的表達方式傳遞內容,易於受眾解讀和接受,在跨文化傳播中有著獨特的優勢。大賽在主題呈現上,通過對傳統文化的開掘,展示愛國主義、民族情懷,展現新時代的喜人變化、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時,大賽以戲曲為載體,生動鮮活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廣東故事,讓傳統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附錄:
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五屆作品創作賽
金曲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剪雨》
作者:伍家輝
作品萃自廣東粵劇南音板面元素,與現代音樂旋律相結合。展現了于清明時節感歎時光飛逝如雨,感悟四季交替、人生浮沉的情景。表達了撥開心中迷霧,滿懷信心向前尋找心中夢想的積極態度。
《陸遊雨夜抒壯懷》
作者:白慶賢粵劇藝術工作室
作品以南宋愛國辭人陸遊的古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創作題材,選用了適合表達人物心境的小曲與梆、簧,如“朦朧” “花香襯馬蹄”“反線七字清”等,把詩人雨夜賦詩描繪得如聽其聲、如觀其形,帶領我們感受他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
《學飛》
作者:蘇些雩
作品題材關於少兒成長,借鳥兒的對唱問答,用擬人法講述成長的必由之路,寓教於樂,闡明道理。鼓勵孩子們學習海燕搏浪、青松屹立、不畏艱難險阻,牢記每一步都必須努力,有付出才會有收穫。
《奔騰的豪江》
作者:中國戲劇曲藝家澳門聯誼會
作品以優美、抒情的小曲“燕呢喃”“彩雲追月”等貫串于粵曲梆、簧之中,描繪了澳門繁榮昌盛的景象。再加以豪雄激揚的音樂節奏,使全曲極富時代氣息,頌揚了這座濱海之城融入灣區,創造更美好未來的信心和氣魄。
《孟母斷機》
作者:鄧偉堅(廣州市粵劇風腔藝術研究會)
作品以“孟母三遷”和“孟母斷機”兩個歷史故事為題材,運用粵曲板腔和小曲將故事情節進行戲劇性的展現。通過孟母對童年孟子的貪玩翹課,孟母折斷織機上的梭子作喻,教育孟子持之以恆的道理。
《靜夜思》
作者:麥子傑
作品以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靜夜思》為題材,通過巧妙的藝術創作構思,將極具南方民族樂器特色的潮派古箏,和廣府粵語流行歌曲元素、廣府經典粵曲唱腔,進行跨界融合。古詩新唱,清新淡雅脫俗而又朗朗上口。
《綠滿鼎湖》
作者:肇慶市曲藝家協會
作品以肇慶知名風景名勝鼎湖山為題材,以小見大,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曲中描述了一山飛峙、峰巒重疊、蔥蘢茂密、濃蔭蔽日的清涼世界,以及嶺南四大名刹之首的古刹慶雲寺、寶鼎園等景觀,帶我們領略如詩如畫的鼎湖風光。
《東坡說》
作者:蘇宇舟
作品以我國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人生經歷及所作詩詞為題材,通過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定風波》等詩詞內容的演繹,展現一種進退自如、充滿豪情和逸趣的人生態度。
《海心燈影·橋韻》
作者:周志雄(廣州市曲藝家協會)
海心橋是美麗廣州的新地標,中國橋樑建設的新名片,被稱為“亞洲之光”,榮獲2023“世界人行橋獎”唯一金獎。作品將耳熟能詳的小曲與傳統梆黃有機連接,以歡快抒情的曲調,描述遊客流覽海心橋、目睹醉人花城新貌的情景,藉此謳歌大灣區城市建設的非凡成就。
《得閒飲茶》
作者:龍莆堯(廣州市黃埔區戲曲家協會)
“得閒飲茶”是廣府人相見或道別的口頭語,是最具廣府文化特色的傳統民俗,是海外幾千萬廣府人的鄉愁所在。作品在讚揚廣府文化的同時,歌頌了當今人民的幸福生活。
《銀信情長》
作者:開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江門是中國著名僑鄉,銀信則是一種五邑華僑與家鄉溝通的信匯合一的特殊載體,也是僑鄉經濟文化發展的象徵,以及華僑牽念家國、艱苦創業的歷史見證。作品巧妙地融入了五邑地方民歌和廣東音樂元素,以銀信為線索,講述了老一輩華僑艱難打拼的奮鬥故事,展現了華僑勇闖世界的大無畏精神和愛國愛鄉的家國情懷。
《憶》
作者:廣州市黃埔區文化館
作品為留住鄉愁而作。隨著經濟發展,現代化、城市化進程加速,大灣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家鄉的一切依舊讓我們念念不忘。作品通過優美的旋律,帶我們重新領略大榕樹、麻石街、古祠堂、古書院、古文塔等嶺南特色風情,喚起對家鄉的美好追憶。
《中華武術》
作者:馬家祥(香港日興文化發展促進會)
中華武術歷史悠久,習武者眾多,作品以弘揚武德為題材。作品以黃霑筆下的《誰是大英雄》入曲,氣勢充足,同時刻意保留了原曲饒舌式說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優秀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岳母訓兒》作者:麥樣合(香港愛心傳送)
《風蕭蕭兮易水寒》作者:伍家輝
《飛龍逐浪志昂揚》作者:陳映荷、葉建波
《學子心聲》作者:黃紫紅(香港愛心傳送)
《壯志淩雲》作者:陳春霞
《穆桂英下山投宋》作者:佛山市曲藝家協會
《陶醉望重洋》作者:王景祥
《沙灣古鎮展風華》作者:香港日興文化發展促進會
《鄉村追夢》作者:何沃文
《粵韻飛洋》作者:梁小明(江門市曲藝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