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葉劉淑儀
特朗普與馬斯克上場後雖聲勢浩大,但西方評論員Robert Reich 指美國國內外現正醞釀10 個反抗的苗頭,認為特朗普執政不會一帆風順。
上回我已拆解其中兩個,第三個反抗苗頭是獨立和另類媒體的崛起。近日,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宣布,他旗下的《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將更改評論版文章刊登政策,不再刊登反對“個人自由和自由市場”的評論文章。
該報一直偏左派,此舉被視為向特朗普“叩頭”、立場“轉右”。部分主流傳媒向特朗普“妥協”,一些獨立和另類媒體如Democracy Now!、 The American Prospect、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等則訂閱量激增。可見儘管特朗普影響到主流媒體,美國人仍會自尋資訊出路。
另外,馬斯克的受歡迎程度正在下滑,有民調顯示55% 美國人認為馬斯克在美國政府扮演的角色過大,54%人表示不喜歡馬斯克,厭惡他的情緒日益增長。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在短時間內解僱近萬名聯邦職員,更威脅其他聯邦部門職員若不在限期內交代工作表現即開除,這些粗暴手段得罪了很多人。DOGE 以提升政府部門效率為目標,初心良好,但手法極端,惹人反感。
此外,DOGE 在網站上設立“收據牆”(wall of receipts),列出節省的成績,但被媒體揭發帳目有誇大,公信力受損;更嚴重的是,遭解僱的高級官員中,多名曾調查馬斯克旗下公司,構成重大利益衝突之嫌。
特朗普現時不可一世,背後則有很多暗湧,未來會有兩個關卡能夠克制他,一是兩年後的中期選舉,特朗普現時的政策正是得罪“紅州”,或會影響選情;二是國債市場,若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會導致利率上升,相信市場將會“懲罰”他。
(作者係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