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詐騙彷彿變成一個產業,當中“電話騙案”情況更不容樂觀。
在2025年2月20日立法會會議上,筆者就梁熙議員的“全面規管非應邀來電”議案從3個層面提出建議。
第一、電訊層面
🔹調低訪客的儲值卡登記數目上限(現時,非本港居民申請人亦可向每間電訊商登記最多10張電話儲值卡)
🔹盡快提交“禁止轉售實名登記電話智能卡”的法例修訂
🔹研究適當規管人對人促銷電話
🔹研究優化去年12月31日實施的新措施——接聽由新儲值卡打來的電話,會有“來電由新儲值卡打出”的語音提示,在防騙和用戶(特別是長者)便利之間取得平衡
🔹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主動邀請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共同進行循規審查,找出不足,加強防騙防滋擾的規管
第二、帳戶保障層面
🔹加快修訂《銀行業條例》,容許銀行間為防範及偵測金融罪案而交換客戶(包括個人客戶)帳戶信息,助力加強騙款的堵截
🔹香港警務處、香港金融管理局和香港銀行公會商討加強合作,共享“防騙視伏App”的詐騙資料庫
第三、 法律賦能層面
🔹在制定數據安全及加強防範犯罪的策略時,參考新加坡《網絡犯罪危害法》(Online Criminal Harms Act 2023),賦權執法當局在懷疑或有理由相信任何網絡活動準備或將會涉及詐騙等危害行徑時,發出5種指令,包括停止通訊、內容屏蔽、用戶限制、網域屏蔽,以及刪除手機應用,不遵從指令者可被起訴;同时避免進行相關立法時被誣衊為“網絡23條”
期待特區政府與監管當局及社會各界同心協力,讓不法分子孤注難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