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馨玲
近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表示,加強培育和匯聚創科人才,推動實踐、激發創新,促進科技和產業深度結合,將為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當局歡迎並鼓勵更多科技企業參與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並為他們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和發展機會,也留意到不少已在港落戶或打算擴展業務的科企希望增聘人手。他又指,港投公司今年將舉辦國際人工智能青年科學家論壇,促進人工智能的技術交流和產業發展,公司亦會在本週五公佈與一間聚焦RISC-V技術的科企展開戰略合作,加速本港相關產業落地和人才培育。
在創新科技的浪潮下,香港急需加快培育創科人才,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以下是幾方面建議:
一、從教育著手,全面推動創科學習。香港教育界應持續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推動創新科技融入課堂教學。例如,在中小學階段全面推廣編程和人工智能基礎課程,設計富有趣味性的項目和實踐場景,讓學生在學習之餘也能體會科技帶來的便利和趣味,從而燃點對科技的熱情,逐步培養科技人才的基礎思維和解難能力。香港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提出的青年創科培育計劃和大型科技企業合作,在校園推動編程與人工智能學習,正是重要而及時的決定。未來政府可進一步優化相關機制,擴大更多企業參與力度,打造更多元化和普及性的科技教育生態。
二、企業積極參與,打造實踐平臺。企業是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政府應鼓勵更多本地及跨國科技企業積極參與青年培育計劃。企業可以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例如暑期實習計劃、企業參觀活動、實戰創科比賽等。透過產學合作的模式,讓青年學生有機會直接參與企業創新項目,在實踐中掌握前沿技術及專業知識。例如,科技園公司及數碼港等機構積極舉辦招聘會及招聘博覽,展示大量創科職位,直接為年輕人提供從課堂到企業的橋樑。未來政府可加強此類招聘活動宣傳推廣,並提供相應政策配套支持企業,吸引更多企業加入創科人才培育大軍。
三、推動創新平臺及生態圈建設。人才的發展與產業創新平臺和生態圈密切相關。政府可支持及資助更多的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及研究中心,協助青年及初創企業快速將創新成果落地市場。陳茂波司長提到的RISC-V開源芯片便是其中一個良好的範例,香港可藉此加快芯片設計及製造產業的發展,從而吸引更多國際人才及企業落戶。香港投資公司與相關企業的戰略合作,開展技術高峰論壇等,能吸引全球創科人才來港,透過高端的學術交流及產業合作,共同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此外,這些平臺可向本地和國際大學生公開,進一步提升他們對高科技領域的理解,從而激發他們對科技創新的好奇和興趣,成為未來科技創新領袖。
四、建立多元評估及激勵機制。在培養創科人才的過程中,評估和激勵機制相當重要。政府與教育界可合作設計更具創意及實踐性的評核方式,讓學生在動手做及解決真實問題中,培養創新思維和能力。定期舉辦青少年科技比賽,如全球青年編程挑戰賽等,對優秀表現者提供獎勵或獎學金,更能激發年輕人的學習動力,提升他們在創科領域的競爭能力。此外,也建議政府和企業共同推出更多專業的創新科技證書課程,讓有志於投身創科行業的年輕人取得業界認可資格,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市場競爭力及職業發展機會。
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關鍵在於人才,特別是年輕一代的積極參與與投入。透過完善的教育體系、企業的緊密參與、政府政策扶持、創新平臺建設以及正面的社會氛圍營造,香港一定能培養出一批具備創新能力及全球視野的青年創科人才,為香港經濟的未來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動能與活力。
(作者係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