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自動駕駛走進生活日常

帶領自動駕駛走進生活日常

日期:2025-05-10 來源:紫荊號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德國工程師Karl Benz在1886年獲得首個汽油動力汽車的專利,標誌着現代汽車的起點。百多年後的今天,汽車正由人手操作邁向自動駕駛時代。我們的國家除了是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和出口國外,更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試驗場。而香港作為國家一員,亦全力緊貼發展。除了提供基金資助本地研發自動車之外,亦將內地不同設計的自動車帶到香港,讓它們在香港的獨有場景,不斷實戰收集數據,持續提升自動車表現。過去兩星期,我有幸成為兩款自動車在本港的首批乘客,而市民在不久將來亦有機會試坐這些自動車,跟我們一起邁向新里程。

 

五大技術躍進點


在推動自動車作為載人交通工具的進程上,我們一直以安全為大前提,從政策、法規和財政資助三方面多管齊下推動自動車在香港有序發展。我們透過「智慧交通基金」提供資助,推動自動駕駛與車聯網的研究與發展,其中在元朗錦綉花園測試的首個自動駕駛小型巴士項目剛於今年三月完成,現另有多個車聯網項目正在進行。另外,西九文化區的自動駕駛項目亦獲基金資助,兩輛自動駕駛小型巴士正進行封閉道路測試,是右軚大型自動車首次在市區公共道路上進行的載客測試。我想在此感謝各研發機構及業界人士的積極參與,一同為香港的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技術進程努力。

 

過去兩年,我們已先後修訂《道路交通條例》並制定《道路交通(自動駕駛車輛)規例》。新的規管框架已於去年3月1日生效,運輸署同時發布《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及先導使用實務守則》,詳細列明測試與應用自動車的技術、安全及操作要求,讓我們在自動車應用的法規制訂上,走在世界前列。新規管制度涵蓋不同等級的自動駕駛車輛測試與應用,包括國際及國家標準中最高的第5等級自動駕駛技術。

 

新法例具備高度靈活性,部門也加快審批流程,並認證包括內地與其他地區測試結果,能配合快速演變的自動駕駛技術,推動技術突破與效率提升,又同時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兼顧創新與公眾利益。

 

運輸署上月底公布,百度將會在北大嶼山擴大自動車測試的路段至飛機維修區域、航膳區及後勤區, 並在機場行政大樓、民航處總部、亞洲國際博覽館、二號檢查站及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維修區域等設有5個上落車試點,項目亦獲批就其原來路線進行指定人員的載客測試。我早前亦以第一位乘客的身份,親身體驗試乘百度的自動車。這個亦正是新規管框架下首家獲批自動車先導計劃的企業。相關測試亦體現了多個新規管框架的技術躍進點:

 

(1)打破單一測試的限制,允許多部自動車同時運行。以往大部份項目均每次只有1至2輛自動車進行測試,亦未必同時運行。百度於2024年12月開始在機場島進行自動車路面測試,自今年2月中起,每次測試車輛的數量由1輛增至5輛,並在4月30日起更增至10輛同時運行,測試難度顯著提升。
(2)突破載客測試關口,在完成公開道路不載客測試及評估安全後可在指定路段進行載客測試。百度項目在審批後的5個月便能在指定路段測試載客。
(3)擴展測試範圍到更複雜的公共道路及小區,而非局限於單一路段。百度已擴展機場的測試路段,未來亦計劃延伸到東涌、數碼港等區域。
(4)提升安全車速上限,按測試路段時速限制,由以往時速30公里提高至50公里或以上,高於以往其他測試的水平。

 

試坐當日,我在百度代表的陪同下,乘着自動車在機場附近的指定測試路段跑了一圈。無論是讓車、切線,還是駛過對P牌司機也是挑戰的迴旋處,自動車均表現出色,與一般車輛無異。百度當天使用的是左軚自動車,自動車毋須人手操作,軚盤在左在右分別不大,但我得悉百度亦希望能藉在港測試的契機走向世界,所以亦希望稍後能引進右軚自動車進行測試,適應全球所有駕駛場景。測試期間,後備操作員阿軒都在車上,阿軒向我表示作為香港人,能成為百度在香港的首名後備操作員,參與自動車的發展,感到非常自豪。而我跟阿軒亦一樣,能夠讓國產科技透過香港帶到世界,是香港的優勢,亦是一種使命。

 

接下來,我們計劃6月開始在東涌進行自動車不載客道路測試,路段將途經不同區內屋苑,初期主要集中於屋苑外圍道路,有序擴闊自動駕駛的應用場景。

 

DSC07805
DSC07803
DSC07898
DSC07870

後備操作員阿軒(右一)表示能成為百度在香港的首名後備操作員,參與自動車的發展,感到非常自豪。

 

a04d1cec-9683-45f4-a99a-3d7b3e5141f2
de2af87a-2594-4188-b8a5-37b7220f2090

自動車內能顯示正行駛的路線,屏幕亦能讓乘客與後台同事聯絡,有需要時更可求助。

 

年底啟用的自動駕駛小型巴士


說到自動車,香港國際機場是香港的應用先驅。由2019年至今,香港機場停機坪操作的自動駕駛車隊已有70架,合共行駛了230萬公里,等於環繞了地球58次。香港機場不單是世界上第一個,亦是唯一的機場,在停機坪的日常運作上廣泛應用自動車。

 

Image

香港國際機場是香港的應用先驅,由2019年至今,香港機場停機坪操作的自動駕駛車隊已有70架。

 

香港國際機場即將迎來全港首個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運輸系統,讓市民與旅客都能親身感受到自動車的發展與便利。香港機場管理局預計今年內,由港珠澳大橋到香港的旅客可以乘坐自動駕駛小型巴士,經由「航天走廊」往來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機場毗鄰的商業設施。小型巴士行程只需約三分鐘,每輛車每程最多可接載16人。機管局預計,自動駕駛小型巴士投入服務後,短期內單程每小時可接載約500人次,長期目標是每小時單向接載2000人次。到了2028年,系統更計劃接通東涌市中心,方便旅客接駁港鐵網絡,暢達全港。

 

DSC08069
DSC08087

香港國際機場在4月下旬舉行酒會,我有幸在會場成為第一批試坐機場自動駕駛小型巴士的乘客。

 

DSC08441
DSC08444

自動駕駛小型巴士的內部設計。

 

促進自動車的發展是推動香港邁向智慧出行的其中一項重要措施。有朋友可能會覺得一些正在試行的系統行得不夠快、有的擔心自動車表現未必可以應對路面出現的不同情況。作為新興科技,我們帶領每個項目走的每一步,都是提升後續技術的養份。自動駕駛的發展除了要跑得快,更重要是要跑得穩、跑得遠。我與我的同事會繼續以安全為前提積極推動。除了機場島,大家很快就會在東涌,以及數碼港等其他地區看到甚至試坐自動車。「Seeing is Believing」——我相信市民耳聞目睹,甚至親身體驗後,均會了解這項創新技術不在是海市蜃樓,將為智慧交通發展帶來無限可能。

 

來源:紫荊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