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慧敏:“全球南方”戰略下 港可發揮內聯外通優勢

簡慧敏:“全球南方”戰略下 港可發揮內聯外通優勢

日期:2025-05-12 來源:紫荊號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全球南方”以其經濟實力和世界影響力,逐漸成為地緣政治博弈和全球治理變革的關鍵力量。國家早已洞悉先機,積極推動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的制度建設,推進共商共建共享,實現南南合作的創新發展。

中東成港”超級聯繫人”新舞台

近日全球貿易格局和地緣政治急變,貿易保護主義崛起,美國濫施所謂”對等關稅”為環球經濟帶來不少挑戰和不明朗因素。今年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的2025年新年賀詞,首度提及要“深化全球南方團結合作”,及至“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對香港提出“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要求,無不揭示了香港前進的方向——配合國家“全球南方”戰略,發揮”內聯外通”的優勢。

特區行政長官繼建立“浙港合作會議”機制並出訪浙江後,在剛過去的周六率領代表團在任內第二次訪問中東,更開創先河首次聯合內地與香港企業組成商貿代表團,意義重大。港交所行政總裁也透露將於本月中訪問中東,並會再跟沙特證交所合辦資本市場論壇。

不過,要當好“超級聯繫人”角色,加強雙向交往只是第一步。要中東資本真金白銀投入香港資本市場,還需進一步發揮香港面向內地龐大市場的吸引力。現時沙特、阿布扎比及迪拜的交易所已被納入港交所認可證券交易所名單,但事實上,來港第二上市的中東企業卻是寥寥。如能深化互聯互通機制(包括研究將在港第二上市公司股票在滿足特定條件下納入“港股通”),並推動金融產品多元化,發展伊斯蘭經濟體系下的投融資工具等,相信可有助增強香港資本市場的吸引力。

中概股回流下港資本市場內聯外通

隨着美國對中概股的監管壓力持續,近期更有美國議員要求將25家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除牌,預計可能會觸發中概股回流,為香港帶來龐大機遇。高盛早前便已推算約有27家美國預託證券符合回流香港上市要求,市值達1840億美元(折合1.4萬億港元)。

面對此趨勢,財政司長在4月13日的網誌中表示,已指示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若於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5月7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內地和香港市場,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凡此種種正是為中概股回流鋪路。

在立法方面,關於建立公司遷冊制度及實施國際稅務改革方案(BEPS2.0)的全球最低稅的條例草案將分別於本月14日和28日於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前者便利海外企業將其本籍(domicile)遷至香港,後者通過符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打擊跨國避稅要求,維持香港稅制競爭力。二者結合可起協同效應,增強香港資本市場的吸引力。

在國家“全球南方”戰略下,香港必須認清自身的定位與價值。事實上,”內聯」的價值在於“外通”,而 “外通”的底氣恰恰就是”內聯」。樂見特區政府逐漸能把握將機遇轉化為實效的訣竅,久久為功,定能在變局中穩步前行。

轉載自:明報《Money Monday》

來源:紫荊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