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錦輝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就任以來,轉眼已百多天。按慣例,美國總統在執政百日後會對外界總結施政成果。特朗普也不例外,於4月29日在密歇根州發表約90分鐘演講,向公眾展示上任初期的表現。
特朗普在講話中自詡百日政績超卓,更強調“對等關稅”是一項極具策略性的政策。當前美國經濟低迷,乃前任總統拜登(Joe Biden)的遺禍;他正全力以赴推動改變,呼籲民眾耐心期待,未來很快會看到“對等關稅”的顯著成果。但民調數據顯示,他的支持度正在下滑;甚至有統計指出,他是美國過去80年來上任百日內民望最低的總統。由此可見,無論他如何自我吹噓,民眾對其百日執政並不認可。
原料難進口 “製造業回歸”未現
在過去百日裏,他求變心切,動作頻頻,簽署了過百項行政命令,行動中不斷樹敵,各界對他的信心逐步下降。以“對等關稅”政策為例,突然向多達185個國際貿易夥伴施加關稅,令全球貿易體系陷入大混亂狀態。然而,關稅實施不久又被暫停執行。如此反覆無常的做法,尤其讓原本在美國投資、經營的企業進退兩難,進一步削弱外界對政府的信心。
特朗普故意選擇汽車工業重鎮密歇根州作為百日演講的舞台,乃為呼應他透過“對等關稅”促進製造業回美,旨在向勞動階層傳遞“振興產業、創造就業”的信息。然而現實是,由於“對等關稅”導致原材料難以進口,加上利率高企令融資困難,因此“製造業回歸”的願景遲遲未能兌現,讓美國工人對特朗普政府的誠信日益質疑。
特朗普在百日講話中輕描淡寫地承認,因關稅政策部分消費品如玩具價格上漲不少,而大部分玩具都是“中國製造”的。他建議民眾“少買點”,例如原本要購買30件玩具,現在買兩件即可。這種缺乏同理心的回應難免令民眾失望。特別是在聖誕節來臨之際,兒童們對玩具類聖誕禮物期待不已,總統卻告訴他們“因為關稅政策,今年只能省着點”,這說法令人失望,加深公眾對政策的反感,尤其是美國普通家庭。
再者,特朗普延續其嚴苛的移民政策,包括在美墨邊境加建圍牆、收緊非法移民管控,以及中斷部分合法移民家庭團聚的申請程序。這些措施不僅造成移民家庭的不安,也對美國經濟構成阻礙。當前美國正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尤其是在“製造業回流”的策略之下,移民本是提升生產力的關鍵,特朗普卻將這部分潛在勞動力拒諸門外,令產業復甦更困難。
與此同時,特朗普上任後設立“政府效率部”(DOGE),由毫無政務經驗的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主導。DOGE急進節流,引發政府內部“大地震”。過去100天內,DOGE以“精簡高效”為名,大幅削減聯邦政府預算,裁撤多個被認為“低效能”的部門及組織。這種粗暴的“一刀切”做法,不僅打擊公務員士氣,也引發各部門反彈。特別是被裁的公務員許多都來自傾向民主黨的機構,他們對現屆共和黨政府本已心有不忿,如今更是反目成仇。
俄烏談判陷僵局 盟友另覓出路
除了國內政策頻頻失焦,特朗普在外交事務上的處理,也同樣削弱國際社會對美國的信任。他曾在競選期間多次強調,上任後“一日之內”便可終結俄烏戰爭,讓選民以為在他領導下將會世界和平。然而事與願違,在他執政的百日內,多個戰場持續升級,無論是俄烏戰爭還是以巴衝突,所謂的停火協議往往“朝簽夕毁”,談判屢屢陷入僵局。
特朗普不懂國際局勢,以為外交問題可以用錢解決,只要美國不再提供軍援,或要求盟友“付錢”,就能迫使各方坐下來談判講和。但實際上,歐洲的地緣政治錯綜複雜,涉及歷史恩怨、戰略平衡與軍事博弈,並非僅靠財政槓桿便能解決。他的做法不僅未能緩和衝突,反而讓歐洲盟友感到失望與憤怒。再加上他對歐盟實施“對等關稅”,更讓許多歐洲國家質疑美國是否仍堪稱“世界領袖”?
特朗普推行“美國優先”,被經濟學者批評為孤立主義路綫,本質上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令美國在“地球村”中自我邊緣化,不僅削弱美國在全球經貿市場中的領導地位,也讓傳統盟友開始尋求其他出路(靠山)。基於“美國優先”,特朗普上台後迅速退出多項國際協議,例如《巴黎氣候協定》、世界衞生組織(WHO)等。其外交政策缺乏長遠戰略,只顧眼前利益,專家認為如果特朗普不盡快懸崖勒馬,最終會導致美國在國際舞台上信譽嚴重受損、影響力一落千丈。
支持者漸失 國際影響力續下滑
綜觀特朗普執政百日,已令他失去了大量的支持者,包括國內選民、海外盟友等。倘若他繼續堅持當前路綫,拒絕調整外交姿態,那麼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將持續下滑,其發展也將面臨更多障礙。未來的關鍵在於特朗普總統是否願意“轉軚”,重新尋求與盟國的合作關係。否則,若他一意孤行,恐怕只會讓美國深陷孤立的困境之中。
【知識庫】DOGE有何節流措施?
•政府效率部(DOGE)已裁減超過20萬名聯邦員工,另有約7.5萬名員工選擇“延遲辭職”方案。
•無預警關閉USAID,馬斯克聲稱該機構存在“腐敗”問題。
•DOGE曾公布已取消約700個合約,尤其是鼓勵多元共融(DEI)的項目、媒體訂閱和諮詢合約。
•要求美國總務管理局(GSA)終止閒置辦公樓租約,截至2月2日已取消22份租約,節省約4,460萬美元。
•官方聲稱已節省約500億美元,但外界估計實際節省金額約為86億美元。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