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文港
5月12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就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港澳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深入交流。
席上,夏主任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概略為“發揚鬥爭精神,團結一致愛國護港、愛國護澳”、“堅定發展信心,紮根港澳繼續做大做強”、“發揮自身優勢,突出重圍擴大開放、擁抱世界”,以及“面向海外講好港澳故事,旗幟鮮明唱響港澳、唱響中國”。早年,霍英東、王寬誠、高卓雄、劉浩清等愛國商人,在國家最困難的時期支持新中國抗美援朝,展現出港澳愛國商人的承擔,至今仍令人懷緬和敬佩,都是現今愛國商人的學習對象。
上述呼籲,與夏主任在今年1月出席全國港澳研究會相關研討會的致辭內容相互呼應;此外,亦與去年夏主任來港出席工商界座談會,以及在今年4月15日香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的主旨講話不謀而合。夏主任是次對港澳工商界同仁所作出的指導,筆者認為可歸納出以下兩點啟示:
第一,港澳工商界同仁實力雄厚,是國家的發展底氣所在,關乎國家重大利益。
疫後經濟恢復未如預期,地緣政治更是風高浪急。縱使由美國發動的關稅戰、貿易戰,隨着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而暫時緩和,但全體愛國者萬勿掉以輕心,理應繼續以“不怕打”、“無懼打”,以及“奉陪到底”的精神,堅持到底。
夏主任首次提出“軟骨頭”和“硬骨頭”之論,繪形繪色地描述,港澳工商界在霸權行徑下可能出現的兩種表現。“軟骨頭”是“‘下跪’求饒”的懦弱表現,這類鼓吹“商人純逐利”的人,定必“為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所不齒”。“硬骨頭”則會“挺身而出堅決鬥爭,展現出中國人的錚錚鐵骨”,“寧可戴着電子腳鐐也絕不屈服”,又會“拿起法律武器奮起反擊”,是為民族英雄。在國運之戰下,聽到夏主任叮囑,港澳工商界同仁應要拿出風骨氣節,與國家“槍口一致”對付外敵。否則,薪不盡、火不滅,對國家、對企業,影響會非常不好。
第二,向外推廣港澳地區“一國兩制”獨特優勢,鞏固傳統市場,拓展經貿網絡。
在“一國兩制”下,《基本法》第116條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為單獨的關稅地區”;香港向來實施零關稅政策,但早前美國卻向中國(包括香港)濫徵145%所謂“對等關稅”,美方的做法除了顯然是出於打壓中國出口及轉口業務,更暗中淡化“一國兩制”下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的地位,企圖製造假象,令全球其他經濟體將香港視作一個普通內地城市,其做法居心叵測。可見,夏主任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上的主旨講話為什麼會提到,“(美國)不是要我們的‘稅’,而是要我們的‘命’”,可見一斑。
今年1月,夏主任曾提出“加強港澳兩地互學互鑒、交流合作”的要求;是次講話內容,正好對此作出深化。其中,夏主任期望港澳工商界“要大力拓展國際商業網絡,繼續鞏固與傳統市場經貿聯繫,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積極開拓中東、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持續深化與葡語國家和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葡語國家市場”。
筆者認為,針對美方一而再對香港維護國安官員作出制裁行動和淡化“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香港工商界非但不要妄自菲薄,更應下定決心支持特區政府築牢國安屏障。同時,貫徹“民間外交”理念,配合政府商經局、財庫局,以及投資推廣署、“一帶一路”辦公室、駐內地辦事處的工作,積極向外推廣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人才與專業服務匯聚等優勢。港澳亦可分工合作,香港對標東盟、中東,以及全球南方新興市場,澳門則拓展葡語國家經貿網絡。港澳特區不斷深化合作,共謀發展,屆時得益者不只港澳或大灣區,而是整個國家、整個中華民族。
只有積極迎抗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並積極配合國家的大政方針,把主導權掌握在手中,才是當今世界的王道。
(作者係香港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