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漢權
上周五,應幼稚園教育專業交流協會之約,出席該會主辦的敬幼師日晚宴。連續多年,看主辦單位都用心規劃,投放大量的人力物力認真籌辦,這是香港及內地的教育官員,以及眾多辦學、議會、教育團體代表出席參與的重要底因。
幼教的歷史與現狀
說點歷史流變,香港回歸祖國後,特區政府於支援幼教專業發展,以及財政、政策上的營運支援,整體而言,確實力度加大很多。今天,將中國內地,以至亞洲各國的幼稚園教育整體發展、教育質素檢定,與香港相比,香港幼稚園教育,優質而受稱讚之處仍然不少。
多年前,筆者曾經作較深入觀察,走訪多間幼稚園,作出簡要的歸納︰“地方小,效能大,環境清潔乾淨,教師專業水準高,愛護幼童的教學行為明顯,動手動腦自作教材的能力極高,學生們很多呈現喜歡上學的動能,家長們支持學校的活動,亦較小學、中學階段為高。”
三歲不能定八十,人生識字學做人愛家愛國,是從孩童幼教開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蒙學最是海綿吸收期,是立德樹人最敏感的階段,幼教工作者是每個孩童成長第一章專著的撰稿人,這撰稿人的言教、身教與心教,重要關鍵之處,不問可知。
敬重與支持幼教
當天晚宴盛會,除驗證了幼教同工的組織能力,也看到大會司儀的靈活應變,各校幼教同工的多才多藝演出,讓台下賓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幼童的活力、勇敢、親善良、愛挑戰、能動能靜的人生觀建立與否,就是由專業的幼教同工引領塑造。如果說,要說好香港故事,幼兒教育就蘊含很多美好的故事,教育各持份者要珍之重之,筆者期待敬幼師日明年續辦,讓幼教的重要作用,更能廣為人知。
今天,教育競爭激烈,不以地域分界而轉移,社會尊敬幼師當是重要一步,而自強不息、傳承創新的幼教專業,不進甚或少進都是退,這又是全體幼教同工必須向前走的強力呼喚。
(作者係教育評議會會長、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