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與比亞迪汽車成立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 推動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創新

科大與比亞迪汽車成立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 推動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創新

日期:2025-07-07 來源:紫荊號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比亞迪)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成立「香港科技大學–比亞迪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將聚焦機器人技術與智能製造的前沿研究,致力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為全球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注入新動力。

在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先生見證下,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與比亞迪副總裁羅忠良先生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聯合實驗室將設立在科大校園,由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譚平教授(兼馮諾依曼研究院副院長)出任主任,並將設立科學諮詢委員會統籌研究方向,確保實現兼具學術突破性與產業落地價值的成果。

在沈向洋教授 (後排左二) 、王傳福先生 (後排右二)、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後排左一)及比亞迪副總裁李巍女士(後排右一)的見證下,鄭光廷教授 (前排左)與羅忠良先生 (前排右)簽署協議。
在沈向洋教授(後排左二)、王傳福先生(後排右二)、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後排左一)及比亞迪副總裁李巍女士(後排右一)的見證下,鄭光廷教授(前排左)與羅忠良先生(前排右)簽署協議。

比亞迪將於未來數年投入數千萬港元支持實驗室運營,充分整合科大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學等領域的學術優勢與比亞迪的產業經驗,重點攻關具身智能領域。

雙方將探索數據驅動的具身智能研究,涵蓋高效數據採集方法及操作與導航大模型訓練技術。團隊將開發適用於模擬與真實環境的操作數據採集新方案,降低數據獲取成本。所獲數據將用於訓練具身智能大模型,使機器人能在家庭或工廠環境中自主完成多類任務。雙方還將展開自動駕駛方向的合作,提升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Group Photo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先生(左四)、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左三)、比亞迪集團副總裁羅忠良先生(左二)、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右四),科大馮諾依曼研究院副院長譚平教授(右三)及其他比亞迪與科大嘉賓合影。

探索具身智能的未來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先生表示:「近年來,中國製造業的發展速度令人矚目,特別是在效能和創造性方面取得了顯著提升。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軌跡是從規模擴張走向品質提升——早期我們憑藉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快速擴大規模,如今則需要將中國製造業推向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的新高度。」

他又說:「在比亞迪,我們深刻認識到,要實現製造業的持續升級,必須在科技和底層技術研發上不斷突破。這正是我們與香港科技大學開展戰略合作的重要意義。去年,我們在港科大招聘了超過百名優秀畢業生,其中碩士佔比80%,博士佔比20%。這些來自港科大的高素質人才為比亞迪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港科大校領導對人才培養的重視,以及為產業界輸送了這麼多優秀人才。」

談到中國製造業的未來發展及是次與科大創立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時,他說:「展望未來,中國製造業要實現新的跨越,必須在底層技術創新上持續加碼。比亞迪期待與港科大在核心技術研發、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動中國製造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為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對比亞迪支持科大表示感謝,並強調此次合作意義重大。他表示:「我一直希望科大能與比亞迪這樣立足中國、領先全球的優秀企業深化交流,互學互鑒,攜手共進。比亞迪是中國科技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傑出代表,如今更成為全球汽車工業高科技製造的標杆。當前,科技變革與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世界格局,通過此次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科研與創新優勢,順應發展趨勢,創造戰略級機會。」

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教授向以王傳福先生領軍的比亞迪團隊簡介科大校內重要的科研設施,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二十多個不同的研究院,助力國家及不同企業開發最前沿的技術。他指出:「具身智能是AI發展的下一個里程碑。通過融合算法與機器人技術,新一代系統將具備主動感知、理解並交互物理世界的能力,從而重塑人類未來發展圖景。此次合作結合科大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學等領域的學術優勢與比亞迪的產業經驗,有望加速關鍵技術突破,使科大與比亞迪聯合實驗室成為驅動全球機器人革新與智能製造升級的核心引擎。」

比亞迪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製造商,近年來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科大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及專業權威。多年來,雙方亦積極開展各項學生交流活動,讓科大學生有機會前往比亞迪參觀學習,了解行業前沿發展與最新動向。

來源:紫荊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