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電視31《遊香港識國情》 中學生探索香港與國家的導賞之旅

港台電視31《遊香港識國情》 中學生探索香港與國家的導賞之旅

日期:2025-07-10 來源:紫荊號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香港與國家的歷史及文化一脈相連,本地不少歷史地標及人文故事隱藏於社區之中,盛載著香港與國家的悠久連繫。為加深中學生對我國深厚歷史及文化的認識,香港電台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聯合製作《遊香港識國情》,邀請中學生圍繞中國歷史文化及國家近代發展為主題,設計本地主題遊覽路線及擔任導賞員,展示本地歷史及文化旅遊資源。

遊香港logo

節目邀請了五間中學的學生設計具歷史及文化特色的路線,再由香港歷史掌故導師蘇萬興帶領遊覽,從多角度認識香港與國家的深厚聯繫。

PHOTO-1
節目邀請了五間中學的學生設計具歷史及文化的特色路線。

在首兩集中,來自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的四名學生走進大埔,了解1898年新界鄉民反抗英軍接管的「六日戰爭」,探索抗英時期的一段歷史。他們跟隨歷史科老師參觀元朗達德公所的抗英紀念碑,並在逢吉鄉追思戰事死難者。他們其後帶領同校同學,向他們介紹這段被忽略的歷史記憶。

此外,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的學生遊覽元朗屏山文物徑,進行了一場圍村深度遊,從聚星樓、鄧氏祠堂到傳統盤菜宴,體驗圍村的風俗文化與建築智慧,解讀圍村背後的文化傳承。至於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的師生則漫遊東涌古蹟,探索嘉慶年間的東涌炮台、乾隆時期的侯王廟等古蹟,挖掘這片土地與古代中國的行政、軍事的痕跡,再透過導賞重現歷史場景。

PHOTO-2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的師生漫遊東涌古蹟。

中上環隨處可見英治時期的特色,見證香港開埠以來華人群體的奮鬥史。嶺南衡怡紀念中學的學生穿梭中上環的街區建築和老字號商舖,從中體會過往華人對香港發展的貢獻。他們決定從生、老、病、死的人生階段設計導賞路線,呈現當年華人的面貌。

PHOTO-3
嶺南衡怡紀念中學的學生穿梭中上環的街區建築和老字號商舖。

在香港的歷史發展中,邊境禁區沙頭角的地位舉足輕重。鳳溪第一中學的學生踏入邊境禁區沙頭角,參觀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了解日佔時期港九大隊的抗日事跡,並透過中英街、沙頭角碼頭等地的導賞,反思這片土地在國家歷史中的特殊意義。

PHOTO-4
鳳溪第一中學的學生踏入邊境禁區沙頭角,參觀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

《遊香港識國情》打破課本框架,透過同學親身到訪不同歷史地標和參與活動體驗,培養年輕一代的家國情。十集節目由7月13日起逢星期日晚上6時55分,在港台電視31播映。港台網站(tv.rthk.hk)及流動程式「RTHK電視」同步播出及提供節目重溫。

節目網頁: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ycambassadors

來源:紫荊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