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海盾」行動檢獲逾港幣七千二百萬元懷疑冒牌物品

香港海關「海盾」行動檢獲逾港幣七千二百萬元懷疑冒牌物品

日期:2025-07-10 來源:紫荊號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香港海關五月二十八日至六月二十七日一連四周採取代號「海盾」的執法行動,打擊以海路跨境轉運及供應本地冒牌和侵權貨物活動。行動中,香港海關偵破三十六宗相關案件,檢獲約十五萬七千件懷疑冒牌貨物,估計市值逾港幣七千二百萬元。

PCU_1833
PCU_1836
PCU_1838
PCU_1841
PCU_1842
PCU_1843
PCU_1844
PCU_1862
PCU_1866
PCU_1871

香港海關透過情報分析和深入調查,於多間本地物流公司偵破多宗相關案件。香港海關人員共鎖定約三十間分別位於葵涌、天水圍、荃灣、青衣和元朗的物流公司進行突擊搜查,檢獲約十五萬四千件懷疑冒牌貨物,包括手表、手機配件、眼鏡、衣服和鞋履,估計市值共約港幣七千萬元。

跟進調查後,香港海關相信部分檢獲的懷疑冒牌貨物會於本港出售,其餘則會轉口往海外地區,遂就當中兩批檢獲的貨物作監控派遞行動。六月六日,香港海關人員在旺角一間零售店鋪內拘捕一名四十五歲的收貨男子和於店內再檢獲約二十件懷疑冒牌無線耳機及喇叭,估計市值約港幣三萬二千元。

其後於六月十八日,香港海關人員在葵涌一個工廈單位內檢獲約三百件懷疑冒牌無線耳機及喇叭,估計市值約港幣一百二十萬元。一名五十三歲的公司女職員、一名四十二歲公司男董事和一名四十三歲公司女董事被捕。

上述案件仍在調查中,所有被捕人士現正保釋候查。

香港海關呼籲消費者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店鋪或網站,以免購入冒牌或侵權物品。物流業界亦應遵守香港法例《商品說明條例》的規定,在處理貨物時,如有懷疑,應先向有關商標持有人或其代理商查詢。商戶於採購物品時亦應小心謹慎,售賣冒牌物品屬嚴重罪行,須負上刑責。

香港海關會繼續加強巡查,並透過情報分析採取執法行動,嚴厲打擊不同層面的冒牌和侵權物品活動。

PCU_1907
PCU_1935

根據香港法例《商品說明條例》,任何人進出口、銷售或為售賣用途而管有冒牌物品,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港幣五十萬元及監禁五年。

市民可致電香港海關二十四小時熱線+852 182 8080,或透過舉報罪案專用電郵帳戶(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網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舉報懷疑冒牌活動。

來源:紫荊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