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玲:《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凝聚信心,共創未來經濟新局

張馨玲:《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凝聚信心,共創未來經濟新局

日期:2025-08-05 來源:紫荊號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文|張馨玲

特區政府最新發布的《香港營商環境報告》,透過詳實數據、國際評價和深度分析,全面呈現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展現出的強大制度優勢、蓬勃經濟活力以及長遠發展潛力。這不僅是向全球投資者說好香港故事的重要篇章,更是為本地工商界和市民打下一劑強心針,讓人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與期待。

報告明確指出,香港是全球唯一融合中國優勢與國際優勢的城市,也是連接內地與世界的最佳橋樑,可以充分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臺角色。不論企業是來自歐美等傳統市場,或是來自發展中國家,都熱衷借助香港打入內地龐大市場,尤其是大灣區。內地也越來越多企業視香港為跳板,作為「走出去」拓展「一帶一路」及海外市場的橋頭堡,冀能借助香港這個平臺,擴展其在國際的業務。

報告同時指出,《香港國安法》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實施,為香港營造了穩定、安全與可預期的發展環境,使社會秩序恢復,民心凝聚,極大提升了外資的信心。此外,香港在金融科技、綠色金融、人工智慧與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的積極佈局,標誌著經濟轉型升級進入新階段。香港金融市場運作透明、高效,對於新技術與創新產業有極強的融資能力與政策支援,對國際資本與本地創科企業構成雙向利好。

未來香港要繼續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別是在推動創新科技與新質生產力方面,我有以下幾點建言:一、進一步善用香港金融市場成熟、監管完善的優勢,積極發展多元化金融工具,以支持新經濟、創科產業及可持續發展目標。擴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產品範疇,在現有綠色債券基礎上,推出更多可持續發展目標掛鉤的創新金融產品,如可轉換綠色債、社會影響債券、氣候風險掛鉤衍生產品,吸引國際ESG資金流入。建立專為初創企業設計的創科板或創業債平臺,為具潛力但尚未盈利的創新科技企業提供較靈活的融資管道,透過簡化審批、容許階段性披露要求,提升這類企業的上市及融資可行性,增加資本市場對初創的包容度。二、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創科融合發展。加快創新資源整合,共同發展生物科技、人工智慧、新能源技術等高端產業。加快推進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打造跨境創科生態圈。三、強化政策配套與資本引導。進一步優化創新及科技基金制度,吸引更多高校團隊與國際風險資本投入,建立多層次、可持續的創科投資體系。四、創造支持風險、鼓勵創新的氛圍。通過政策保障與社會宣導,讓創業者無懼失敗、勇於嘗試,有助形成多元、活力的創科土壤。

《香港營商環境報告》是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也是一份堅定的承諾書。它向世界展示了香港的制度優勢、經濟實力與發展潛能。在國家支持和特區政府帶領下,香港正邁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未來,相信香港各界將積極推動創新科技與產業升級,讓香港在國際舞臺上持續綻放光芒,共創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為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來源:紫荊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香港入境處元朗突擊行動 拘捕14人包括非法勞工及僱主
2025南南國際學術會議在江西開幕 聚焦綠色生態與可持續發展
我國首次完成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攬月月面着陸器着陸起飛綜合驗證試驗
2025年度電影總票房破350億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