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小哲

讀史使人明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能從歷史中得到借鑒。環顧近期香港的局勢,暴力事件無休無止,參與者中相當一部分是學生。這不得不讓大家深思,香港的教育是否已到必須全面革新的階段?
教育的原點就是“樹人”。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過要把“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放在教師們的心上,並形象地形容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關鍵在教師。筆者建議參考中外教育界的一些方式,建議從普羅大眾反映存在最多問題的通識教育着手,更新教材、重整師資、調整教綱,加強培養年輕一代樹立理性的思維方式和道德判斷力,以及正確的價值取向。
重塑教師培養模式
1、加強師資力量,探索生動有效的教育模式。教師是立教之本。自香港回歸到今天,香港一直對教師的准入和選聘機制、思想資質標準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因此培養組建思維新、情懷深、視野廣、人格正的教師隊伍成為香港教育工作的當務之急,重塑中小學校師資的培養模式勢在必行。這就需要香港教育界注重發揮教師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正面引導力,探索創新教育模式。
要針對當代學生的特點,建立新的話語體系,教學內容要有時代感、潮流度,讓嚴肅的理論、歷史知識、主題教育變得不再枯燥乏味,可以組織一些與內地高等院校的校際交流團,通過聯誼互動締結友情,加深了解國情;也可以組織一些學生參加粵港澳大灣區的實習實踐,拓寬就業視野,擴大發展格局。新組建的教師隊伍,一定要立意於育人之本,立德鑄魂,要求專求精、求新求異、求廣求博,能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對國家的發展和中國歷史既有認同感,又有獲得感,進而廣泛分享感悟,傳遞正能量。
構建師德核查體系
2、加強教育機構、教師素質建設。近期的事件深刻暴露了香港教育已出現弊端,建議構建師德核查體系。政府要致力於師德建設、培養培訓以及教師隊伍的核查清理,系統部署改革教育機構和教師隊伍的內核思想。比如是否可以把愛國愛港的道德意識納入香港老師的資格准入衡量標準之一,合格者方可取得教師牌照。同時規範教育機構和教師隊伍,徹查審核教育協會、各大中小院校的師長、學生會有無教唆鼓動學生去做些暴力或破壞社會秩序的違法行為,核查香港各大院校的相關教育團體組織的會務活動是否與其在申請社團組織時的註冊申報性質一樣。
3、檢視通識教育問題,革新香港教材。據調查了解,鑒於香港通識教育“不送審、無標準”的漏洞,導致有的教材內容錯漏百出,有的教材過分強調批判性思考,有的教材甚至刻意激化香港與內地的矛盾,成為煽動暴力的政治宣傳品。可以看到香港教育局對此已經做出回應,採取適當的調整措施。筆者建議應全面檢視、更新通識科的教材,加入客觀、真實的國際政治分析及中國歷史,審核通識教育科的教科書、教材的編制印發需經相關部門審核批准,以免香港的通識科教育逐漸淪為某些別有用心者向青少年灌輸政治立場的工具。要與時俱進的嘗試一些新興教育宣傳方式,如組織中國歷史文化競賽、參觀內地歷史教育景點等活動,用造星計劃、豐富的獎品和實地實景宣教等,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提高參與度,擴大影響面,進而達到糾正視聽的目的。
彰往察來,方能經世致用。筆者覺得當下我們需要好好反思下以史育人的意義,是要培養史學專家,還是憑藉通識教育來塑造和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素質和精神世界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答案顯而易見。當然文化與教育的變革是最難、最慢的,卻也需要社會各方攜手努力,播下種子,方能點燃希望。
作者為就是敢言會董、香港城市智庫評論員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