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 更多
來論|黃錦輝:AI自動作文技術先進 但會影響語文學習
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人工智能(AI)公司OpenAI,於去年底推出ChatGPT。ChatGPT是一個聊天機器人系統,它是通過超大型語言模型GPT及深度學習運算法而開發的免費開放「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軟件(作者按:NLP是筆者研究領域)。ChatGPT一出台便引發全球科學界議論紛紛,科學家認為ChatGPT背後的先進人工智能技術毋庸置疑,他們擔心的是ChatGPT應用所產生之道德(ethics)上的問題。人工論文可信度 行內人亦難分真偽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ChatGPT最厲害的功能是自動寫作,用戶只要指定主題,系統便能生成層次清晰、字字珠機的鴻文摘要。ChatGPT利用「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s)技術,從數以億計的文章中學習,去模仿不同專家作者的寫作技巧;學習了之後,系統便可以基於特定題目,因應用戶需求創作出一篇或多篇不同風格的文章。再者,在學術應用方面,ChatGPT可以自動編寫出令人信服的虛假研究論文摘要。讓人驚訝的是,這些人工論文的可信度連行內科學家都難分真偽。有研究人員要求ChatGPT根據發表在多份著名醫學界研究期刊(包括《美國醫學會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英國醫學雜誌》、《刺血針》和《自然醫學》等)上的選集,自動撰寫相應摘要。然後他們利用剽竊(plagiarism)檢測器及人工智能輸出檢測器,比較這些人工摘要與原始摘要,並要求一組醫學研究人員找出揑造的摘要。結果,ChatGPT生成的摘要順利通過剽竊檢查器,而且測試中的原創得分中位數為百分之百,這反映出人工摘要並沒有被檢測到任何剽竊。而人工智能輸出檢測器發現了66%的生成摘要。但人類審稿卻沒有做得更好,他們僅正確識別了68%的生成摘要,及86%的真實摘要,換句話說他們錯誤地將32%的生成摘要識別為真實摘要,並將14%的真實摘要識別為生成的(註)。學生未能從寫作中好好學習由於利用ChatGPT寫論文輕易而舉,學界擔心愈來愈多學生會走此捷徑,罔顧論文內容的科學性和創新點。然而有專家認為,這問題的出現不完全是因為學生「練精學懶」,很大部分理由是教育界太急功近利,無論是博士學生畢業或年輕教授申請升職,大學都是通過計算論文數量來判斷,而不太重視論文質量。從另一角度看,這種「數論文」文化對創科產業發展是巨大絆腳石,高等教育界不宜過分偏重。再者,人工論文可能是全屬虛構,內容可能帶有偏見或錯誤信息,可以教壞學生。不過更甚的是,學生未能從寫作過程中好好學習,畢業後變成一個才疏學淺、見識不廣的庸碌之輩。善用科技 否則面臨「機器代人」這現象不禁令筆者想起美國科學及文化作家Nicholas Carr的著作《膚淺者》(The Shallows),當中他提出,網民往往不經意地把自己的記憶外判(outsourcing memory)予互聯網。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若然每次碰到問題時都習慣問下Google、百度等「老師」,過分依賴互聯網的話,人的學習和分析能力便會大受影響,人類世界便會變成文化真空。筆者並非危言聳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且看計數機(calculator)普及化的影響。計數機似乎已導致這一代人變成「計算白癡」,但數學能提升邏輯思維,有助人在日常生活中排難解紛。因此,教育學很重要——老師必須讓學生知道如何善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不然的話,普羅大眾經常擔心的「機器代人」時代便會很快來臨。註:Holly Else, “Abstracts written by ChatGPT fool scientists“, nature, 12 Jan 2023(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黃錦輝是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
明報2023-02-02 0
來論|黃錦輝:日揆外訪玩火 恐禍及亞太和平
日本是今年國際七大工業國組織(G7)的輪值主席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月初出訪各成員國,最後一站是美國,並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在訪問期間,岸田文雄毫不留情地指摘中國在亞太區不守國際規矩,破壞區內秩序,對日本及其鄰國構成相當大的威脅。並說此行之目的是希望與歐美各國聯盟,合力制衡中國勢力崛起。與歐美多項協定 把日推向危牆下在這次訪問行程中,岸田文雄與歐美國家達成的多項協定,形同玩火:1、與英國簽署軍事合作協議,容許雙方在對方國家駐軍;2、申請加入北約組織,成為西方國家在亞洲的打手;3、與美國多方面合作,獲取美方的先進武器、尖端科技(包括6G、AI、太空、生物科技等)的使用權;4、拜登和岸田在核武器問題上達成協議。筆者認為,岸田的外交行為把日本推向危牆之下。首先,從歷史角度看,二戰末期美國發射兩枚原子彈攻擊日本,落在長崎和廣島,造成近百萬人死傷;然而岸田文雄卻把家仇國恨拋諸腦後,主動靠攏美國,相信有良心的日本國民,對岸田文雄這種向歐美搖尾乞憐的行為,都會極之反感及失望。表態軍費倍增 勢得罪鄰國在軍事方面,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企圖雄霸亞洲甚至乎全世界,揮軍侵略中國、韓國、菲律賓等國家,造成亞洲各國生靈塗炭、家破人亡,死傷無數,每次回想這段歷史,都令人痛入心脾;戰敗後日本投降,並簽下和平條約,承諾永遠不會再為攻擊設軍,以及把軍費上限設於GDP百分之一,以作自衛防禦之用。然而,在訪問中岸田文雄公開表態,指日本會把軍費倍增,而且並不限於防衞用途。如此難免會得罪亞洲其他國家,令諸國擔心日本有朝一日可能會重蹈覆轍,再次出兵到處侵略。倘加入北約 戰爭風險大增從地緣政治角度看,岸田文雄在美國報章撰文,高調提出中國威脅論,聲稱「今天的烏克蘭,可能是明天的亞洲」,並危言聳聽指中國大陸將武統台灣,威脅印太安全,因此他建議日本加入北約,引入歐美軍事力量以制衡中國;但前車可鑑,且看俄烏戰爭的起源,便是俄羅斯極力反對烏克蘭成為北約成員,恐防以美國主導的北約軍事勢力不斷東移,對國家造成威脅,最終在屢勸不爽的情況下,俄羅斯才決定出兵攻打烏克蘭。由此推測,如果北約駐軍在日本,對中國便造成嚴重挑釁,一旦任何一方擦槍走火,另一場戰爭便會在亞洲發生;所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倘若亞洲爆發戰爭,最大的得益者當然是美國,而岸田文雄就是「累街坊」的始作俑者。影響亞洲經濟前景 損人不利己從經濟角度看,亞洲人口是歐洲人口的一倍以上,市場龐大,而且科技力量急升,基建設施日趨完善,所以有經濟學者非常看好亞洲前景,預測其發展將會很快超越歐洲。今次岸田文雄「引狼入室」,欲借助歐美軍事力量遏抑中國,將會令到亞洲區內形勢更加緊張,這難免會影響企業在區內的投資意慾,此做法損人不利己,只會大大加重日本及歐美現時發展緩慢的經濟之壓力。岸田文雄反華旗幟鮮明,不過筆者認為,在現時亞太區的地緣經濟發展勢態之下,岸田文雄欲借力打擊中國的如意算盤,未必能夠打得響;反之,筆者認為他是鋌而走險,罔顧國民安危,把國家押作賭注,最終可能會一敗塗地,輸得血本無歸。根據日本「每日新聞」去年12月的民調顯示,岸田文雄的內閣支持率已跌到25%。岸田文雄刻意透過這次外訪,向國際宣揚日本反華政策,企圖激發國內民粹主義,以提升自己的民望,但恐怕他的計謀難以得逞,最終甚至會賠上自己的仕途。(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黃錦輝是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
香港經濟日報2023-02-02 0
視頻 更多
專欄 更多
郭靈:取消隔離令 助經濟復常
新春伊始,筆者在此祝各位讀者萬事順逐,宏圖大展。過去三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本港及全球經濟都受到極大的衝擊,但在病毒逐漸轉弱,疫情轉變為風土病的情況下,癸卯兔年必將是本港社會全面復常之年。香港只要能把握後疫情時代的新形勢新機遇,全面深化融入國家發展規劃,深化產業升級轉型力度的同時,發揮出更強的「超級聯繫人」角色,相信就能國家的支持下,追回疫情三年的失地,為經濟找到新的增長活力。近期本港單日新增新冠個案維持在二千宗左右的水平,反映出疫情感染高峰期已過,港府亦宣佈,今日起取消針對新冠病毒感染者發出的隔離令,市民今後快測確診毋須再呈報,無症狀或輕症者可照常返工,而有症狀者可透過醫生取得病假紙。當局撤銷隔離令的做法,加快了推進復常步伐,全面恢復與內地免檢通關就成為下階段最重要的工作。事實上,本港和內地自1月8日展開首階段通關至今已二十多天,過程順利,且沒有引發兩地疫情大幅反彈,反映出在病毒毒性轉弱的同時,疫苗防護及群體免疫屏障已形成規模。因此兩地政府應積極評估進一步放寬各項防疫限制措施的可行性,盡快撤銷核酸要求和名額限制。要知道,今年春節假期內地多項旅遊數據出現強勁復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初步分析研判,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1億人次,同比增長99.5%;同時間,春節期間度假玩樂旅游產品預訂量同比增長372%,每日口岸出入境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倍。這些數據都反映出內地民眾的出遊意欲及消費力依舊強勁,提振了全球旅遊業復甦的信心。日本、印尼、菲律賓及西班牙等國家亦順勢推出針對中國遊客的政策,務求吸收更多中國遊客旅遊消費。因此,現時港府亟需盡快與內地商議取消兩地出入境核酸檢測,以及每日名額限制的限制,為吸引內地遊客,推動本地經濟全面復甦提供更有利的條件。(作者係香港資深時評人,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2023-01-30 0
容海恩:認清司法機構職能和角色 發揮普通法制度優勢
公眾應認清司法機構的職能和角色,減少錯誤的批評,共同擁護香港優秀的司法制度。
2023-01-18 0
莊紫祥:鄭雁雄三大方略 為港發展明確路向
春節到來之際,新任中聯辦主任鄭雁雄以《讓“興”的動能更強勁》為題發表新春致辭,既令人暖心振奮,又令人深受鼓舞。鄭主任回顧了2022年黨和國家以及香港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發展,並就香港進一步開創由治及興新局面、如何讓“興”的動能更強勁提出三大方略,從國家機遇、國際空間、香港力量不同角度深刻論述了香港“興”的動能所在,明確指出香港未來的發展路向,真可謂切中香港實際,把准發展關鍵。我們必須深刻領悟,入腦入心。
2023-01-16 0
紫荊
國際奧委會發文慶祝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一周年
2023年02月02日紫荊
王毅會見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克勒希
2023年02月02日紫荊
【紫荊專稿】李建偉: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內在趨勢不會改變
2023年02月02日紫荊
【紫荊專稿】譚耀宗:人大釋法為香港長治久安打下基礎
2023年02月02日紫荊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呈獻首個博物館館藏特別展覽
2023年02月02日紫荊
李家超:總結抗疫經驗 提升應變能力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北京故宮分院料2025年落成 展示文物修復過程及更多館藏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林建岳赴澳門晤行政長官賀一誠 今後國外宣傳推廣的重點應是大灣區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澳車北上”刷新紀錄!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增強發展的安全性主動權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東京“熊貓春節祭”廟會活動吸引“中國旅遊迷”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外交部駐港公署:“BNO牌”是英國之恥,何來“驕傲”?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譚耀宗及民建聯成員赴澳門晤賀一誠 冀強化港澳合作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與海南訪問團會面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中國將對韓國來華旅客全員核酸?外交部回應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金巴港澳線港人買一送一 3月31日前往返低至65元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紫荊專稿】菲律賓駐港總領事新春賀信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台灣2月7日起取消大陸旅客赴台入境核酸檢測 經港澳轉機亦毋須核酸報告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IMF最新報告預估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5.2%,全球增長2.9%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推廣香港新優勢專責小組”召開首次會議聚焦推廣香港優勢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香港逾5萬考生報考DSE,9年來首次回升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香港郵政2月將發行“香港四季樹木”特別郵票
2023年02月01日紫荊
李家超:有信心很快恢復全面通關
2023年01月31日紫荊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31日起每日雙向車票各增加5000張
2023年01月31日紫荊
香港商圈開市典禮醒獅起舞
2023年01月29日紫荊
陳國基:冀盡早帶來免核檢通關好消息
2023年01月29日紫荊
中國駐日本使領館恢復審發日本公民赴華普通簽證
2023年01月29日紫荊
什麼是中國活力?這個春節告訴你
2023年01月29日紫荊
香港明日撤隔離令 特區政府網上公布陽性及死亡數目
2023年01月29日紫荊
兔年春節澳門旅遊交出亮麗成績單
2023年0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