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香港菁英會盧麟智:認清當前暴亂的成因和問題

日期: 2019-10-04 來源:紫荊
字號:


文/盧麟智


過去幾個月,建制派各界一直都有對政治風波演變為暴亂進行不同層面的檢討與反思。雖然事件未完結,本人希望能以一位香港青年的身份,略作總結,為將來的改良提供一些建議。


今次暴亂其實是4個層面問題同時爆發的總匯,我就分為短期,中期,長期及根本等4個層面來探討。先說最直接的短期問題,本次事件是直接輸在輿論戰上的。輿論戰作為現代非常規戰爭中的最關鍵、最有效的戰術,過去在冷戰開始已經被廣泛利用,西方近十年運用得爐火純青,形成“顏色革命”的套路,甚至純熟到能在英國脫歐上用於自身。


  急需構建青年戰略


關於香港暴亂,對方能於行業中抽取600多位傳媒人來打輿論戰,反觀我方連100人都沒有,文宣比例是6:1,再加上敵攻我守,攻守比例更少於6比1,這個短期問題從我方長期忽略整個傳媒生態、產業、人才以至作品水準上,結果一出現黑白顛倒的宣傳,我方毫無還手之力,更不用說戰略的布局,節奏的控制,和國家、政府和政策在道德高地形象上細緻的塑造,簡直完全失去主動權。我國在各省市都有宣傳辦,負責政策解釋、形象包裝、輿論引導和輿情危機處理等,但香港在這個板塊是完全是0,沒有機制、沒有單位、沒有人來負責這件事。


至於中期層面,從青年人所接觸到的相關行業,包括:教育、傳媒、社工、娛樂等,我方幾乎完全缺失,比例超過7:3,若果說傳媒戰輸在對手是特種部隊,那青年行業則輸在正規軍手上。我方要用像興趣班一般的青年工作,來應付對方正規軍每年倒模幾百個黃師,一年幾百天的日日洗腦。而到我方除了交流團看不到有明確的青年戰略,我方的焦點全在選戰,但每次一到選戰,所有我方候選人都會放棄青年戰略的,因為時間資源有限,每個候選人只想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若果投資到青年選民,投入與產出會不成正比。我方焦點全在選戰的結果:就是完全放棄青年戰略。


  社會問題久拖不決


就長期層面,這也是眾所周知,一直強調的產業和住屋問題。若果說反修例事件是火,輿論戰是藥引,青年問題是炸藥,那長期問題就是不斷施加的壓力,令到短中期問題持續惡化的根基。扭曲的產業結構令到其他產業不能生存,只剩下以靠炒賣運作的住屋和金融產業。這個問題於6年多前已經被勾出來,很早已經形成共識,但卻放下不管。當一個已經形成合力的集體共識,卻拖拖拉拉不解決問題,就像把地底的沼氣刨了出來,不拿來當燃料燒,卻放在身邊不斷施壓一樣:等炸死。


最後就是根本層面問題,以上的問題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建制派沒有一個具體的領導,具體的單位,具體的機制,和相應的戰略來處理這些短中長期問題。建制派覺得這是中央的事;可能中央覺得要政府和建制派自己做好“港人治港”;政府覺得應該是“小政府大社會”,管得越少越好。結果就是全部都無人管。而有沒有人負責其實只是最基本層面的問題,還未計如何監察現有問題,如何制定戰略、重塑形象、搶佔道德高地,如何以對方或外國人聽得懂的價值觀制訂戰術,合縱連橫,爭取支持。這些也就涉及到與外交有關的問題了。


以外國人玩弄輿論戰的能力,這些都是他們一早掌握的要害,經過數個月的觀察,若不點明,很可能被眾說紛紜的真假理由淹沒。因此,權衡利弊的情況下,還是寫下這篇文章,以激濁揚清。讓中外棋手能在同一個棋盤上博弈,總比輸得糊裏糊塗的好。


這亦是為何這一兩年本人由強調關注極右勢力在全球散布,到上一篇文章指出特朗普在指揮全球右翼以國家之名向左翼金主隱蔽地發動攻擊,到這次以短中長和基本面的角度,探討我方在意識形態上的缺失。見微知著,如果我國不能早點應對這場左右翼之爭的話,就要被迫一個打十個,這是事關我國日後外事系統的成敗,不可不察啊!



作者為香港菁英會政治研究會副主任

來源:大公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香港菁英會盧麟智:認清當前暴亂的成因和問題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