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芷君
新冠肺炎肆虐,在內地和本港疫情趨向平穩之際,病毒卻在全球蔓延,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疫情都有惡化趨勢,美國由於確診人數急劇上升,總統特朗普宣佈疫情為國家緊急狀態,世衛組織已宣佈(3月11日)新冠疫情構成全球大流行,疫情嚴峻。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我們既要嚴防死守新冠肺炎,又要理性抗疫,遠謀恢復動力之策。
據報道:「香港民意研究計劃昨發表最新的市民身份認同調查,並就「香港人」和「中國人」身份作分析,發現五成半受訪者會自稱「香港人」,只有一成一會自稱「中國人」,而自認為廣義「香港人」的比率達七成八,自認為廣義「中國人」的比率只有兩成一。其中狹義或廣義自稱「香港人」的比率錄得1997年以來新高,而廣義地自稱「中國人」的比率則錄得1997年來新低」。(東方日報/2019年12月18日)
筆者認為,自稱香港人並無問題,中國地大物博,省市眾多,就像自稱自己是北京人、廣東人一樣,但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卻有大問題,說明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出了問題,所以,對加強自己是「中國人」身份認同教育刻不容緩,而加強身份認同教育應由青少年做起。
長期以來,香港的身份認同問題一直是社會問題的焦點,在1997年之前,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殖民地的教育,自然不會把港人的身份認同教育成是「中國人」。然爾,香港回歸至今已二十餘年,港人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比例卻越來越少,這才是問題所在,這不能不說明我們的教育出了大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大問題,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加強青少年國情教育,堅決「去殖民化」
筆者非常認同原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的看法:「特區成立後,本港未有依法實施「去殖民化」,讓一些本應放在歷史博物館裏的東西跑出來招搖過市,反而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去中國化」死灰復燃,「氣燄囂張」,使得一國之下的兩制受到傷害,造成香港巨大的內耗。」而為了香港未來的發展,「該去的要堅決去掉,不該去的絕對不能去掉,該管的一定要依法規管起來」。所以,要加強「去殖民化」,就是要將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如非遺文化)加以傳承並發揚光大,應組織非遺傳承人、專家學者教授,走到青年學生中去,面向香港的校園推介,培養香港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家國情懷,增強她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要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時代相結合,推廣愛國主義教育,使愛國情懷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加強宣傳,為愛國主義教育鼓與呼
就拿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說,內地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之下,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同仇敵愾、攻堅克難、英勇奮戰,「在最嚴格的防控措施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水不停,電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資供應不停,社會秩序不亂,各種暖心段子風靡網上,人們用堅毅和微笑告訴世界,中國人不悲觀不恐慌」,並抱著必勝信心,舉全國之力,打響了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總體戰、阻擊戰,終於有效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蔓延勢頭,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和充分肯定。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較,中國這些控制疫情的成功經驗,明顯帶有制度優勢,彰顯了「中國之治」鮮明特色的國情,我們都要好好加以宣傳,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在社會與文化層面上,讓香港的市民特別是香港的青年人感受到國家的真善美及大智慧。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政協委員、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首席會長、君文化集團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