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芷君
新冠肺炎肆虐,疫情席捲全球,在多國蔓延,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經突破191萬宗。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4月14日發布全球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香港時間4月14日早上8時,全球累計死亡突破12萬。」(香港01/2020/4/15)其中美國等地疫情都有惡化趨勢,疫情堪虞,令人擔憂。
再看香港,由於由外國回港的人數眾多,且多人違反居家隔離令,置他人的生命安危於不顧,到酒吧等地消遣或參加派對,染病人數倍增,「截至4月13日,本港累計1012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Now新聞台/2020/4/14),情況堪虞。
筆者認為,要面對新的疫情發展,政府應做到以下幾點:
1,特區政府制定的防疫政策要有前瞻性、連貫性,例如:不應看到酒吧等場所有人染疫,就下令關閉蘭桂坊,見到唱K的中招,就封鎖卡拉OK。而是應從宏觀的角度,根據科學的方法,前瞻性的加以科學管控,不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發揮香港的檢測認證服務優勢,支援世界抗疫工作
隨著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世界各地防疫產品的需求上升,口罩及呼吸機等醫療器材成為搶手貨,據報道「有統計顯示,美國近一半的個人防護醫療設備,包括口罩、護目鏡和手套,都是從中國進口。美國藥物的關鍵成分,對中國的依賴度更難以計算。」(東網/2020/4/5)但據報道,來自中國的醫療物資多次被質疑存在質量問題,「荷蘭衛生部3月28日發表聲明稱,此前收到130萬片標明「KN95」等級的中國製口罩,但經過兩次測試,發現口罩未能緊貼臉部及過濾病毒功能不合格。對於首批60萬片已分發到各地醫院供醫護使用的口罩,荷蘭當局緊急下令全部收回,並將更嚴格地檢測從中國訂購的口罩。中國商務部與外交部對此進行了澄清,稱荷蘭公司向中國相關企業採購的這批口罩為用於個人防護非醫療用途口罩,出口報關手續也是以「非醫用口罩」名義履行。」(香港01/2020/4/8)雖然這些指控可能因誤會而引起,但因這些不實指控,世界對於中國製造的醫療等產品的不信任已經散播開來。香港是世界公認的檢測認證中心,又是中國出口的途經之路,香港政府可以設立專門為中國出口醫療產品的檢測認證中心,為中國出口的醫療產品,提供可靠的檢測和認證服務,暨可以支援內地的醫療產品出口,又可以對香港發展為商業服務中心發揮支持作用,還可以為世界抗疫工作做貢獻,所以,中港兩地合作,這是三贏的局面。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政協委員,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首席會長,君文化集團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