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雲超
中國人大常委會30日閉會,全票通過「港區國安法」,國家主席簽署第49號令並於7月1日起正式實施,從而掀開了香港歷史新的一頁。美國時間29日,美商務部官網亦發佈聲明稱,「已取消對香港特殊相關待遇,包括暫停出口許可證豁免,並正進行差別待遇評估」。香港特首強調,「任何制裁不會嚇趴特區政府,特區定會全面配合國家相關反制措施」。同日晚,特區政府警務處嚴正聲明勢必依照港區國安法及香港現行法律果斷執法,全面履職,恢復社會秩序,保障居民財產,竭力維護國家安全。律政司、保安局及六大紀律部隊表示全力踐行國安職責,利劍高懸守護香江。8日早上駐港國安署正式揭牌於港島銅鑼灣,標誌著維護國安機制基本形成,「香港安全使者」,「國家安全守門人」閃亮登場。
據「文匯網」及「明報」30日報道,紫荊研究院日前委託社會科學民意調查中心隨機抽查1297名市民,近7成認同香港有責任確保國安,而且不擔心會觸犯相關罪行,也不相信立法會影響到現有的言論、集會和結社自由。港版國安法刊憲實施為港人政治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行為準則。其科學性、合理性及其與香港普通法的兼容性獲得了香港各界高度認可。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稱國安法是一國兩制實踐的里程碑。澳門國安立法10年,未曾有過相關國安檢控案例,而香港回歸23年因無法可依,自然亦無任何相關檢控。中央政府信任特區未來在預防、打擊和懲罰國安犯罪方面很快順理成章。
港版國安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共6章66條。涉及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勾結境外或外國勢力危害國安。有法學教授認為,該法針對四大罪狀,最高處刑為終身監禁。雖然不設追溯期,但並不意味著不可以就嫌犯過往言行追蹤比對、準確量刑。駐港國安公署依法履職,不受特區行政、立法及司法之局限。若出現涉獨,抑或疆獨、藏獨,均會因觸及紅線而直接行動。7月1日,解放軍駐港部隊聯合巡邏並進行三軍多項實戰化課目演習以檢驗履行防務能力。國安法的順利出台,實現了香港及國際社會的普遍預期。「星島」社論認為,「國安威脅曝光,立法震懾適時」。有港媒形容此法類似殺毒軟件,殺菌祛邪,堪稱一劑猛藥,藥到病除。
2015年成立的主張「民族自決」,「香港獨立」的港獨組織「香港民族陣線」30日在社交媒體宣佈遣散包括發言人在內所有香港地區成員。香港電台報道,「民陣」在facebook則稱「遣散不代表停止」,唯台灣及英國等海外分部繼續接手運作並已與台灣組織形成正式同盟。民進黨對國安法的通過佈局所謂「援助項目」,甚至揚言不排除也有反制措施。同時,「台防務部門亦罕見承認美軍在台正加緊訓練」。儘管英美及台灣咄咄逼人,但大勢之下,陳方安生宣佈退出政壇,黎智英多番申請離港,李柱銘公開提出割席,學生獨立聯盟召集人陳家駒棄保潛逃及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港獨頭目紛紛退出所屬政團。多米諾骨牌效應顯現,事實足以佐證,繼續為虎作倀,必然天誅地滅。
樹欲靜而風不止。亂港分子究竟是懸崖勒馬,見好就收,還是更新版本,另有企圖值得觀察。美英政治上長期插手香港事務,經濟上在港享有重大利益,於是,諸多涉港法律文件近期陸續出臺;香港各界積極因應,試圖做到滴水不漏。中國政府從容淡定,反制措施勝券在握。美國陣營究竟有多少制裁牌可以出手,稍前「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及近日「香港自治法」會否真的「廢紙一張」,學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中美在香港問題及經貿領域角力愈加尖銳和針鋒相對,制裁與反制就愈加難以逆轉。美國內外交困,身心俱疲,而中國各層級積極干預,「香港保衛戰」正在進行時。
全球經濟急劇衰退,歐美疫情遲未明朗,經濟重心逐日東移,國際資本不出反進。中國內地經濟強韌復力,上證指數做實3400點。而港股受惠,恆指飆高千點;雖然日前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分別提出「和香港人民在一起」、「向300萬BNO護照持有者承諾公民身份及為香港居民提供安全港簽證(safe haven visa)」,然而,回望97之前港人移民潮又陸續回流,此一時彼一時,在中國全球影響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背景下,要在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源方面做空香港未必易如反掌,甚至力不從心。不過,也有智庫專家研判,如若卜算比如澳加之流反華勢力会否進一步選邊跟進、陰招疊出,似乎尚需時日。但是,國家層面和地區之間持續為遭遇重創的香港輸入營養、注入活力,难以避免;疾风暴雨过后,刚柔并济、慰安普罗属雨后阳光亦势之所趋。
經歷一年又半載修例風波和冠病蹂躪,香港民生凋敝已成事實。倒閉、破產及失業現象突出。居住、置業和上游發展已經成為草根階層巨大壓力。香港類似一個生命肌體,短期需要諸如強力抗生素(antibiotic)消炎殺菌抗病毒,但中長期卻也更需要從多種維他命(vitamin)獲取有機物質保持生理機能,甚至中草藥固本強心、驅邪避害、健體免疫。有國安立法保一國兩制,香港轉機指日可待。港府逆勢而為,發放現金紓解民困,公務員先後減薪改善民生。國家作為後盾,利好政策接踵而至。除稍前16條惠港舉措,人民銀行、香港及澳門金管局「跨境理財通」業已開通,冀望港澳與大灣區城市建立聯絡協商機制,促進互聯互通。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灣區各個城市立足本身,著眼大局。在社會經濟,文化教育及藝術科創諸方面加速度探索合作模式及融合機制。日前,筆者曾應邀親歷並參與了一群國內知名藝術家和一線音樂人活動。「走向復興」詞作者、中國音樂文學會副主席李維福、深圳作曲家舒一夫及北京一線歌唱演員逯君等十餘位藝術家披星戴月籌劃大灣區有關藝術機構和行業組織,一方面弘揚上個世紀末深圳音樂人拓荒牛之創新精神,另一方面為構造大灣區軟實力展示魅力。無論深圳前海、廣州南沙還是珠海橫琴少不了港澳青年身影。事實上,大灣區自學術概念到國家戰略直至區域政策制定過程中,各層級政府及行業組織始終一貫以粵港澳大灣區(GBA)為前沿,契而不捨塑造著一個推動一國兩制發展新實踐的時代灣區,亦為後疫情港澳新生代拓展事業空間搭建發展平台。截至今年3月,至少26萬香港居民翹首以待。
長期以來,由於香港法律及結構性問題,香港有地卻不能開發使用。中央政府在大灣區範圍內積極謀求「飛地」緩解港人住房難,同時又著手研究填海造地協助香港建公屋。據港媒報道,因循「橫琴模式」的珠海桂山島填海築房項目料不日會有著落,桂山島原名垃圾尾島,系珠海著名旅遊之地,面積18平方公里,地處珠江口與港珠澳金三角區位,類似一顆明珠,徜徉於碧波萬頃的伶仃洋上。它東距港澳各15海裡,北距香港大嶼山僅3海裡,為各國船隻通往珠江口之海上要道,被譽為一國兩制交匯點,頗具戰略地位。消息靈通人士指,中央計劃桂山填海,意在借讓該島給香港興建大數量公屋,從而惠及港人。也有資深建制派透露,屆時當地大型居住區會形成氣候亦會實行有關普通法。
中國社科院、上海外國語大學、香港大學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位知名教授日前就香港現實問題線上交流、各抒己見。內地學者普遍認同,北京、上海及深圳應該及時和香港聯動,輸血注資,充盈市場,穩固香港國際金融地位,甚至借機提升上海在全球的金融站位;境外專家則著眼香港歷史、國際背景和法制環境,從不同視角分析,香港若要繼續力敵東京和新加坡,與倫敦、紐約保持並駕,尚需國際資本大量投入。只有維護香港高度國際化而非完全內地化,香港方能更高水準服務和推進中國經濟縱深發展和國際空間持續延展。一般看來,英美法系優勢之於新時期再造香港似乎不可或缺。筆者以為,一味西化而不以發展眼光看問題,乃屬靜態思維,未必實現突圍,甚至坐以待毙。何況香港正處於西方反華勢力圍堵和打壓之中。因之,診斷香港問題只有統籌兼顧,才能相得益彰。醫療香港頑疾既要內外相宜,又要中西結合。
在歷史發展長河中,一個國家、一個地區遭遇挫折和困擾或許只屬於插曲抑或浪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和其它國家一樣,中國似乎亦正在歷經多事之秋。既有瘟疫反反復復內憂,又有四面楚歌地緣政治外擾。中美持續全面對抗,南海同时贴脸亮剑。中印邊界之爭未了,贸易科技之战升级。俄美波羅的海秀肌肉,歐美裂痕放大漸行漸遠。然而這一切皆無需杞人憂天,因為再大風浪未必能夠輕易顛覆全球勻速脈動。國際形勢雖然變幻莫測,經緯格局卻相互制衡。香港有自身努力、國家柔性關懷及良好的國際背景,只要因地制宜,就能璀璨依舊。善於韌性隱忍,勢必否極泰來。
作者為社會學學者、劍橋大中華智庫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