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全浩
2020-07-13
上周的港股,恒指一度衝上26,782點,遇上阻力而回落,上周五以25,727點收市,比前周升354點。成交量異常活躍,日均達2,176億元,大量新資金湧入,將恒指推上重要的阻力關口。在全港的股評中,個人乃唯一捕捉到3月以來升市之分析者。
其餘的專家不是擔心肺炎疫情,便是過分憂慮中美爭拗及社會運動,人人都害怕,股市經短暫反彈後,又會再跌,跌穿3月的21,139點,跌落18,000至15,000之聲,此起彼落。
殊不知在各國的中央銀行及政府要重啟經濟及穩住金融市場的決心下,股巿急速回升,港股已經算是墮後,升得慢。此輩忘記了,熊市在一片歌舞昇平,萬眾樂觀時降臨,牛市在恐慌中誕生的定律。
由於大市於6月底至7月7日的數天上升過速,其後恒指向下整固,整固完後,會掉頭再升,遲些升越26,782,創出新高,時間當在7月下旬。
西方國家欲圍剿中國,經濟制裁為其中一項手段。5G之爭及美元的霸主地位在熱議,西方國家無法壓制中國在5G方面的優勢,但可以橫加打壓。中國的領導性科技股如阿里巴巴(9988)等,急於擴大在港股市場的基礎,正是要應對此種打壓。
熱錢大量湧入而非流出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一派人認為岌岌可危,例如有人覺得資金在大量撤離,本港的聯繫匯率不可守。此輩說話時可以完全罔顧事實,金管局近日頻頻沽出港元(反映有人買入港元,亦即資金在流入)買入美元,以保障港美匯率不超出強方保證範圍,證明大量資金在流入,而非流出。同時,考慮到地產價格對本港經濟的重要性,如果大量資金外流,必會反映在樓地價之上,蓋賣樓地套現,才能大走資。樓價有下跌嗎?
本港的社會自爆發暴力抗爭事件以來,嚴重分化,一些人只接觸西方的觀點,盲目相信,另一些不自覺地扮演西方傳聲筒的角色,因而很多荒誕的言論在網上廣泛流傳。
香港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可維持,不用擔心。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主要講利益,西方國家會繼續和中國作種種交易,它們現在是想盡力施壓,獲取最大的利益,亦即開天殺價,故此動員一切力量,攻擊中國。香港有很多人打邊鼓,甚至做馬前卒,毋庸多言。
中國仍然氣定神閒,表明願意與各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合作,只要其他國家繼續與中國交往,維持經貿關係,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便可保持,此源於本港「一國兩制」的特殊角色,即使將來漸融入「大灣區」,仍不會變,可見港人應珍惜此安排,切勿自戕。
A股成交配合急升仍健康
A股急升,交投量復增至破紀錄的每天過萬億元,恍如2015年「大時代」的情景。應注意,今番應有外來資金流入A股,而非如2015年那時般,大成交乃由高槓桿引致,亦即借錢炒股票非如當時般瘋狂,市況較健康。
五不窮六不絕,七翻身已經在眼前,A股及港股尚有一排風光的日子。然而上升過速,風浪將漸加大,宜小心。
註:作者著有《你要知道理財投資的88件事》,亮光文化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作者為能源及股市分析家、浸會大學退休教授、專欄作家「張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