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全浩
2020-07-06
上周香港股市出現大突破,恒指出現自3月低位回升以來的新高點25,373點,「均值回歸」測市法大獲全勝。要在股市獲利,不能靠人人皆用的分析工具,蓋財雄勢大者會製造反走勢,布下陷阱,讓傳統的走勢派跌下去。若能觀察入微,大戶的部署必留下手影,洞悉手影,加上深厚的投資經驗,方能有所得,探測到大趨勢。
恒指正沿着前時所勾畫出的藍圖前進,第一個大目標為升越250天綫,目前位於26,113點。有些人稱之為「牛熊」分界線,其實「牛熊」市並無公認的定義,意義不大,高手不會太看重名稱;然而升越該線,確有重要的實質測市意義:企穩於其上,大市將有一大排盤旋向上,以一浪高於一浪的形式攀升。
港股及A股的估值偏低,外間很多資金會受到吸引而流入,推升兩地的股市,世界性的資金只要哪個市場有錢賺,便流入哪個市場。
正因如此,保持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十分重要,既利香港亦利祖國,「一國兩制」貫徹落實,至關重要。國安法的推出及逐步執行,大大有利香港,不肅清暴力分子的肆意破壞行為,港人怎能安居樂業,法治如何彰顯?
西方某些國家威脅要懲罰香港,到頭來它們亦要付出代價。現存的安排若然對它們無利益,它們早就走了;現時要改變現狀,怎會只損本港利益,不會牽連它們?
聯繫匯率堅如磐石
例如說,聯繫匯率,並非美國所恩賜,而是香港每年有大量資金流出及流入,金融體系穩健,金管局把關到位,幫助香港度過幾許危機,加上政府一向財政穩健,才能運作暢順。今日中國坐擁全球首屈一指的外匯儲備,要撼動本港的聯繫匯率,簡直是癡人說夢。
人民幣要走出去,香港可扮演一個關鍵性的角色,大前提是本港必須維持資金自由進出的特色,全無管制,投資者才放心在這裏投入/存放資產。一些人認為,新加坡可取代香港的地位,又有意見指上海可進一步開放,削弱香港的角色。
此輩不知本港「一國兩制」的真諦,新加坡乃獨立國家,雖然非常願意與中國合作,從中賺錢,但它與西方國家、日本及台灣等地,亦非常友善,唯利是圖,那怎能與香港比較?上海並無「兩制」,能不能與香港比,自不待言。
早前低價吸入的股份,宜揸下去,無需急於沽售,因為大市既已轉勢回升,便有一段頗長時日,不會顯著下跌,更不用擔心會跌穿3月的21,139點!
此時買金慎防摸頂
坊間眾專家及大行,異口同聲唱好黃金,看每安士2,000美元之聲,不絕於耳。個人不認為通脹會重臨,否則很多中央銀行會額手稱慶,它們不是訂下通脹率2%的目標嗎?實情是,不少國家見負利率,即全無通脹,然則通脹何來?此時買金,慎防接近摸頂買入,通常專家不炒到熱火朝天,不會異口同聲叫人買入!
註:作者著有《你要知道理財投資的88件事》,亮光文化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作者為能源及股市分析家、浸會大學退休教授、專欄作家「張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