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全浩
2020-06-22
上周初的港股曾跌落23,684點,令到很多股市專家大驚失色,害怕恒指又下瀉。其實港股的去向正依循個人所描繪出的藍圖運行,在震盪中盤旋上升,由3月21,139點開始的上升浪仍未見頂。6月9日的25,057點亦非今個月的高點,後者在下旬才出現,指數當在25,322-25,520之間。
此等論者誤信「五窮六絕」之說,並無細心分析,看不到5月根本不窮,只是在低位打底,6月開始飆上。眾多技術指標反映市底暗中顯著轉強。
眾多分析者不做嚴肅的研究,只扮演大行傳聲筒的角色,大行為其大客及大老闆服務,而非其報告的閱覽人服務,因而常有誤導成分。當然亦有水準問題,蓋分析員的工作壓力甚大,不可能要求過高。
中美的關係陰雲密布,現已證明,本欄一再指稱的,特朗普為求連任,不會與中國反枱。一方面美國的經濟會因而大傷,試想如果美國可由其他地方以相同價格,進口到同一質量的產品,企業早已這樣做,以免受中美貿易戰波及。如果無法改貨源,不是其他貨較貴,便是質量不及中國或交貨期不準,要切斷與中國經濟的聯繫,乃特朗普隨口說說而已,人人都知美國的總統有此壞習慣。
另一方面,如果美國經濟因而重創,股市及整個金融體系有何迴響,特朗普必須考慮。外交方面的口角之爭,勢必愈演愈烈,也會影響到美國鼓動盟友,聯手反對中國的國安立法。
中國一仍舊貫,氣定神閒,只由外交部的發言人反駁,其他國家領導人只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原則,不屑反駁。香港的國安法乃中國的內政,九七後恢復行使主權,在香港推行人大通過的法律,還不是內政,不容外國干涉?當然在細節及推行的方法上,會尊重香港人的意願,務實地解決問題。
衝擊港元注定會失敗
有基金要衝擊港元,乃是蚍蜉撼樹注定失敗,港元穩如泰山。中國的國力如日方中,人民幣要走出去,爭取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一帶一路」的大計與此悉悉相關。香港作為亞洲最早的一個國際貿易中心,以及過去百多年所發展出來的國際金融聯繫,可扮演一個重要角色,港人應珍惜此契機,融入國家的發展大計,繁榮才不會失色。
不主張散戶頻頻換馬
今周的港股只得四個交易日,周四為端午節,預料大市會反覆向上,不排除會出現6月份的新高點。股民不宜頻頻換馬,上周有一個現象應一提,不少弱勢的舊經濟股,一向交投較疏落,紛紛冒升,反映資金開始擴散至三線股,乃是在升市時,熱門股已大升一輪後,常見的現象。不主張散戶頻頻換馬,因換入新股份未必上升,蓋他們喜歡高追,往往追入後便下跌,但沽出的股份卻上升。考慮到大市再大跌的機會極細小,早前低價吸入的股份宜揸下去。
註:作者著有《你要知道理財投資的88件事》,亮光文化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作者為能源及股市分析家、浸會大學退休教授、專欄作家「張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