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全浩
很多市場中人認為,今年本港股市將出現傳統智慧所云的「五窮六絕七翻身」,意指5月份大跌,6月份更糟糕,7月份回升。很多大公司的股份在5、6月份時除淨末期息,乃拖低恒指的一個因素。但今年情況極特殊,3月份恒指跌落21,139點,已經返回17年移動平均線的水平(21,228點),亦即此乃自2003年以來港股的平均價,非常低殘,沽售壓力大減。5月底恒指收於22,961點,乃是自2017年以來最低的月底收市指數。
在如斯背景下,6月份會否繼續大跌?機會應不大,除非政局急劇惡化,中美爭拗白熱化,美方嚴重誤判形勢。
背靠祖國才是繁榮根本
本港很多人不清楚,不知道即使美國取消予港的所謂貿易優惠,其實對港的經濟影響不大,反而漸融入大灣區,藉着祖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只要各國繼續利用香港這個中轉站--其中最重要一環為本港的金融市場--我們即可維持繁榮。
可見金融市場對本港的重要性,基本上人人都希望維持其正常運作,西方國家亦復如此。很多本港普羅大眾,以為股市的升跌與他們無關,殊不知關連甚大。酒樓工人、揸巴士的司機及地盤的工友,都設有強積金,每月僱主及僱員都要供款,強積金交基金公司打理,基金的回報大大影響持有人退休時所取的金額。
經過近月的急跌,所有強積金的回報均大跌,如果此時退休而又必須取款退出計劃,將損失慘重。普羅市民學一點金融知識,十分有用。
正因股市的升跌牽涉的層面廣泛,各國政府都有監察其運作,若然發覺升跌太異常,都展開調查,甚至立刻檢控。
美國的特朗普要爭取連任總統,當地的股市由3月份低位狂升,對他有利。從另一個角度看,他亦深知,如果與中國的貿易戰逼迫太甚,中國強力應對,引致兩敗俱傷,美股必急挫,對他連任也不利,充分反映政經關係的複雜性。
政局稍穩 港股便可彈升
本來港股的走向基本上跟隨美股,但近日港股大墮後,如果恒指由3月低位21,139點彈升的幅度追上美股,則恒指應見26,105點,而非目前的22,961點。當然此與本港的政治局勢有關,這裏只想指出,倘若政局稍安穩,港股可以彈得甚勁。
事緣市內積聚了大量做淡的沽空倉,這些人一見勢色有變,會立刻平倉,買貨還予人家,股市可以勁升。股市的升跌一方面受政經因素所決定,另一方面亦受參與者的炒賣活動左右,不能單看一方面的因素。
從「均值回歸」的理論看,他日港股回升,升至250天線(一年均價)的水平,目前在26,402點,將有頗強的阻力,投資者宜注意。
註:作者著有《你要知道理財投資的88件事》,亮光文化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作者為能源及股市分析家、浸會大學退休教授、專欄作家「張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