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全浩
恒指5月22日(周五)收於22,930點,比前周跌3.6%。均值回歸理論反映,恒指已經跌落十分低殘的水平。今以兩項指標量度,其一為長期移動平均線,目下的恒指已跌回168個月的移平線水平(22,912點),意指過去十四年買入股份者已經無錢賺,沒有多少人願意沽貨;若恒指跌落19,849點,將跌抵240個月的移平線水平,即二十年的均價,沽壓更輕。其二亦可參看過去十年每年的恒指低位,自2011年起,只得2011的一年恒指曾跌落16,250點,其餘各年份低點皆在18,185之上。
將兩項指標合併來看,可見大市已跌落值得吸納的水平。蓋均值回歸的精髓乃平買貴賣,現時恒指向下均值回歸,提供一個低吸的機會,他日向上均值回歸,股價上升,便可回吐。目下港股的市盈率(P/E)只得9.54倍,殖息率達4.07厘,非常具吸引力。
當然目前客觀環境風雨飄搖,烏雲密佈,絕大多數人都不敢低吸,但只要對股市的運行有深刻的認識,便知道風暴過後,大市必向上飆升,升穿並拋離所有長期移平線,即向上均值回歸。
有關此理論,個人近出版了一本書(註),作詳盡的解說。
個別的投資者應否吸入,需視乎手上的持倉情況。那些手持重貨者,宜靜觀其變,此時絕不是沽貨的時刻,貨輕者可考慮擇肥而噬,分批吸入。
現時不少分析者都相信,恒指於三月份所見的低位21,139點岌岌可危,隨時會跌穿。個人認為22,760有支持力,向下一級支持為22,520,不會跌穿。
無疑股市極受本港的政治局勢、中美爭拗及世間的疫情所左右,隨時可生大變,然而中美歸根究底,都不想反枱,否則兩敗俱傷,亦不利整個世界。況且各方勢力在股市活動,有人看好,有人看淡,在回落途中,既有趁低買入者,亦有沽空者,後者總會有平倉(買貨歸還人家)的時候,因此勿一面倒看淡。
近期很多大行都唱好黃金,認為可對沖金融風險,又說超低息環境會引來通脹,有利金價。從均值回歸看,黃金的歷史高價為1,950美元,現價1,733美元,已升回歷史高價附近的頂部區域,並非吸入的好時機。今日大行才叫人買,乃是此輩慣常行為,任何一類資產炒到天價才全面唱好,另一類資產被踩散,跌回十年低價之時,從不會叫人買,只會叫人小心。
個人此時不會買黃金,反而在留意,待它再升,在適當時刻沽空。
註:《你要知道理財投資的88件事》,亮光文化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作者為能源及股市分析家、浸會大學退休教授、專欄作家「張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