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有一股巨大的凝聚力,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歷史悠久的油畫藝術。其實,油畫這門西方的舶來品,最早正是由西方來到中國澳門和香港這兩塊南方島嶼的,遠比傳播到中國內地要早很多。
文|香港 林鳴崗
現代社會,旅遊業發達,很多人都有機會出國旅遊,在發達國家裡特別是歐美各國,大家都有機會去博物館、美術館參觀,這也是一項重要的旅行節目。我們都會被各國數量眾多、琳瑯滿目的藝術品所感動,並且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美術館、博物館述說著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展現了無窮的民族和國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它們還衝出民族的地域疆界、語言的藩籬,極大地拉近了人與人、民族和民族的友情和親情的距離。
藝術品有一股巨大的凝聚力,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歷史悠久的油畫藝術。在歐洲,這類美術館遍地開花,幾乎每一個城市都少不了,藝術館成了大眾消費的理想的場地,當然人們也喜歡在這裡遊覽漫步,享受視覺樂趣的同時,思考一些社會、人生、文化、藝術的問題。應該說,這種生活模式已經完完全全融入到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了,大家都會發現,在歐美比較大的城市裡,如果有一個畫展,無論天氣多麼惡劣,下雨啦、降雪啦、刮風啦,街頭排著長長隊伍的人群一定都是看展覽的。
遺憾的是,不少香港人對油畫藝術的認識還相當膚淺,鑑賞水平甚至還遠不如法國一個中學生。香港藝術館成立以來,是很少看到油畫展覽的。油畫的固定展示,幾乎沒有。是中國沒有油畫家嗎?是香港沒有油畫家嗎?當然不是,其實,油畫這門西方的舶來品,最早正是由西方來到中國澳門和香港這兩塊南方島嶼的,遠比傳播到中國內地要早很多。
而中國最早負笈西方,並且學有所成的,當是“東亞畫壇第一巨擘”李鐵夫先生(1869-1952),遺憾的是現在李鐵夫先生的名氣還遠不如一般中國普通畫家的名氣大。可是,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油畫家,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應是不可動搖的。他一生有兩個愛好——革命和繪畫。他是孫中山的密友,同盟會的會員。為了革命,他賣畫捐贈,一生淡泊名利。由於他晚年近80歲才回到廣州,應邀當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年老氣衰,宏圖未展,1952年就病逝,所以對學界影響有限。
他在香港居住過很長一段時間,收了幾個學生。陳海鷹、馬家寶是其中的佼佼者。影響最大的應該算是陳海鷹先生,他為了發揚李鐵夫的油畫藝術,創辦了“香港美術專科學校”,為香港培養了很多藝術家。他們兩位在香港油畫界算是公認油畫家,繼承了李鐵夫先生比較歐美式的油畫風格,色彩沉穩、厚重,變化細膩入微。他們比較少接觸印象派的自由和奔放的亮麗色彩畫風,對現代派更是不屑一顧。他們也完完全全忠於師承脈絡。香港油畫界也都知道,李鐵夫曾經師從美國著名畫家沙金特和切斯,這兩位美國畫家是世界級油畫巨匠。按道理,香港畫家與沙金特和切斯算是徒孫輩份。他們也都忠於自己的流派承傳關係。
筆者曾在香港美術專科學校研讀三年,對陳海鷹的藝術和人格魅力也十分佩服。陳先生一生深受李鐵夫藝術和人格魅力的影響,致力於推廣和發揚李鐵夫先生的油畫,他終生崇拜李鐵夫,出言必談李鐵夫。陳海鷹先生的油畫是絕對的一流水平。他師從李鐵夫18年,學到了西方油畫的精髓。其中《拾荒者》、《母親》等都是油畫藝術的經典之作,可以放在世界任何一間美術館。遺憾的是,他的一生主要放在香港美術專業學校教育事業上,油畫作品不多,但是在不多的油畫作品裡面,我們仍然可以觀賞他的純粹油畫的品格。
筆者在香港生活20多年,有一天與油畫家余本先生的小兒子敘舊。他說,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徐悲鴻曾經與李鐵夫、余本等幾位著名油畫家到桂林寫生。徐悲鴻當時已經名滿天下,他問李鐵夫對自己油畫的評價,李鐵夫笑著說:“你的頭髮還沒有白呢。”當時,徐悲鴻應該五十多歲,李鐵夫已經七十多歲。讀者自己可以判斷李鐵夫的言下之意是什麼意思了,也可以判斷他們藝術水平的高低了。
李鐵夫的油畫作品幾乎全部捐給廣州美術學院,幾十年都放在倉庫幾乎要發霉了。2018年12月24日終於有機會在北京展覽。《人中奇逸——李鐵夫藝術精品展》也只是在北京畫院的展覽廳展出。這是第一次比較全面展出李鐵夫先生的作品,包括書法、水彩、油畫。我特意去參觀,由於時間搞錯了,我還白跑了一次。這是我第一次欣賞自己師爺的原作,當然是非常佩服,但非常遺憾他的畫冊還沒有出版,手中沒有更為詳細的資料,這是無法理解的事情。通常這樣重要的展覽,必須有畫家畫冊同時出版的。李鐵夫是中國人的驕傲,在香港絕對是一張文化名片和大牌子。遺憾一個世紀以來,我們沒有重視。
李鐵夫先生在香港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畫家,其中馬家寶是一位佼佼者。筆者上世紀70年代曾經拜訪過他。他也是一個學養高超的謙謙君子。為人不善言辭,內心卻豐富多采。對油畫這門高深莫測的藝術潛心研究。以一個東方人和香港人的處境來說非常難得可貴。筆者多次觀賞他的作品,無論風景、人物、靜物都獨具一格,畫面色彩沉穩、厚重結實,頗有李鐵夫和歐洲大師的師承韻味。不像一般中國的油畫作品,輕飄飄的,感受不到深刻的觀察力,自然也消減了畫家情感的表現力。他的一些寫生街景油畫到達很高的藝術水平,在國內更是難得一見。遺憾,香港各大美術館居然看不到他的作品。實在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馬家寶也培養了一批香港油畫家,其中,王雲山(已經過世)、鍾耀、楊奕等等都筆耕不輟,至今還活躍在香港畫壇。
上世紀80年代初,香港還來了一個留學意大利多年的油畫家陳學書先生(1915-1984)。他的故事更加淒迷、曲折、離奇,他是南海文昌人,年輕時就負笈海外,在意大利國立美術學院深造,娶了意大利漂亮同學,在意大利已經出名,對意大利的傳統油畫風格浸淫極深。我一直崇拜他的技藝。遺憾當時我住在荃灣,他在香港中區山頂。我一直沒有機會跟他學習,深感遺憾。我特別喜歡他善於使用黑色,色調特別高雅,十分耐看。他的一幅靜物花卉曾經發表在香港雜誌《美術家》的封面,色調高雅,色彩響亮,是油畫作品之中的極品。我至今還記得他的紅色、黃色、紫色花卉和灰色背景奇妙的搭配,畫面層次分明、虛實相間,用色達到如此境界,油畫家寥寥無幾啊!油畫家都知道油畫藝術最難的是對色彩和色調的把控,這是令人終身困惱、而又令人終身癡迷的愛好,是令人無法自拔的“魔方”。有的人一輩子學油畫卻不得其門而入。
陳學書夫婦1965年回國,曾到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任教,聽說是周恩來總理邀請他回國。遺憾的是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把他們一對夫婦嚇壞了,折騰和浪費了寶貴六年時間。1971年就南下澳門,1972年來到香港,入香港浸會大學、中文大學任教。但是人們似乎並不欣賞他的教學方法,當時現代藝術觀念開始流行。畫石膏、畫人體、寫生好像是非常落後的事情。人們都相信藝術完全取決思想觀念,“新”就是好,有了觀念就有了一切。這種荒唐的想法,當然就葬送了藝術家的造型能力和表現、觀察能力,一直到現在,大學藝術系的畢業生想要畫好一個蘋果,都會感到力不從心,幾十年來培養不出幾個優秀的油畫家和國畫家!陳學書退休後,以私人教學謀生,1984年不幸病逝。他的最後結局更加令人唏噓,他的夫人回意大利老家定居,一個兒子自殺,另外一個兒子進入修道院……他的最好的作品,我仍然感覺還是旅居意大利的作品。在內地和香港的作品就顯得遜色多了。這是留學海外藝術家的一個非常突出的表現。我想主要是生活環境和文化氣場的變化產生思想觀念的變化引起的。原來在海外(西方)所學到的藝術精髓非常容易被沖洗和淡化掉,容易丟失原汁原味的藝術本體精髓。
80年代,馬家寶、陳學書還在香港,內地一批優秀油畫家也在香港逗留,北京的龐均、廣州的冉茂芹還風華正茂,年齡在四十歲左右,正是大展鴻圖的時候。遺憾,沒有人關注他們,他們生活都非常艱辛,不久,龐均和冉茂芹就悻悻移居台灣,如今他們都是台灣著名的油畫家。這些都是香港文化人才的極大損失啊!
當然,如果香港藝術館能夠展示一批傑出中國人的油畫藝術,香港乃至中國人的文化又會馬上提升到一個很高的台階。我多年前曾經邀請一位巴黎著名的藝術家來香港做評委,他非常感嘆地說:“香港看不到一張中國人的油畫,這是恥辱。”香港這個著名的國際大都會顯然缺乏文化藝術的底蘊。其原因並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我們視而不見,缺乏真誠的、敏銳的眼光,也更加缺乏深邃的思想體系。
(作者係香港油畫研究會主席,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0年8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9/lkhW8cgexKVRq6YXQxJQ1EVzh8tFrgvfO96.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藝術品有一股巨大的凝聚力,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歷史悠久的油畫藝術。其實,油畫這門西方的舶來品,最早正是由西方來到中國澳門和香港這兩塊南方島嶼的,遠比傳播到中國內地要早很多。
文|香港 林鳴崗
現代社會,旅遊業發達,很多人都有機會出國旅遊,在發達國家裡特別是歐美各國,大家都有機會去博物館、美術館參觀,這也是一項重要的旅行節目。我們都會被各國數量眾多、琳瑯滿目的藝術品所感動,並且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美術館、博物館述說著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展現了無窮的民族和國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它們還衝出民族的地域疆界、語言的藩籬,極大地拉近了人與人、民族和民族的友情和親情的距離。
藝術品有一股巨大的凝聚力,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歷史悠久的油畫藝術。在歐洲,這類美術館遍地開花,幾乎每一個城市都少不了,藝術館成了大眾消費的理想的場地,當然人們也喜歡在這裡遊覽漫步,享受視覺樂趣的同時,思考一些社會、人生、文化、藝術的問題。應該說,這種生活模式已經完完全全融入到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了,大家都會發現,在歐美比較大的城市裡,如果有一個畫展,無論天氣多麼惡劣,下雨啦、降雪啦、刮風啦,街頭排著長長隊伍的人群一定都是看展覽的。
遺憾的是,不少香港人對油畫藝術的認識還相當膚淺,鑑賞水平甚至還遠不如法國一個中學生。香港藝術館成立以來,是很少看到油畫展覽的。油畫的固定展示,幾乎沒有。是中國沒有油畫家嗎?是香港沒有油畫家嗎?當然不是,其實,油畫這門西方的舶來品,最早正是由西方來到中國澳門和香港這兩塊南方島嶼的,遠比傳播到中國內地要早很多。
而中國最早負笈西方,並且學有所成的,當是“東亞畫壇第一巨擘”李鐵夫先生(1869-1952),遺憾的是現在李鐵夫先生的名氣還遠不如一般中國普通畫家的名氣大。可是,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油畫家,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應是不可動搖的。他一生有兩個愛好——革命和繪畫。他是孫中山的密友,同盟會的會員。為了革命,他賣畫捐贈,一生淡泊名利。由於他晚年近80歲才回到廣州,應邀當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年老氣衰,宏圖未展,1952年就病逝,所以對學界影響有限。
他在香港居住過很長一段時間,收了幾個學生。陳海鷹、馬家寶是其中的佼佼者。影響最大的應該算是陳海鷹先生,他為了發揚李鐵夫的油畫藝術,創辦了“香港美術專科學校”,為香港培養了很多藝術家。他們兩位在香港油畫界算是公認油畫家,繼承了李鐵夫先生比較歐美式的油畫風格,色彩沉穩、厚重,變化細膩入微。他們比較少接觸印象派的自由和奔放的亮麗色彩畫風,對現代派更是不屑一顧。他們也完完全全忠於師承脈絡。香港油畫界也都知道,李鐵夫曾經師從美國著名畫家沙金特和切斯,這兩位美國畫家是世界級油畫巨匠。按道理,香港畫家與沙金特和切斯算是徒孫輩份。他們也都忠於自己的流派承傳關係。
筆者曾在香港美術專科學校研讀三年,對陳海鷹的藝術和人格魅力也十分佩服。陳先生一生深受李鐵夫藝術和人格魅力的影響,致力於推廣和發揚李鐵夫先生的油畫,他終生崇拜李鐵夫,出言必談李鐵夫。陳海鷹先生的油畫是絕對的一流水平。他師從李鐵夫18年,學到了西方油畫的精髓。其中《拾荒者》、《母親》等都是油畫藝術的經典之作,可以放在世界任何一間美術館。遺憾的是,他的一生主要放在香港美術專業學校教育事業上,油畫作品不多,但是在不多的油畫作品裡面,我們仍然可以觀賞他的純粹油畫的品格。
筆者在香港生活20多年,有一天與油畫家余本先生的小兒子敘舊。他說,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徐悲鴻曾經與李鐵夫、余本等幾位著名油畫家到桂林寫生。徐悲鴻當時已經名滿天下,他問李鐵夫對自己油畫的評價,李鐵夫笑著說:“你的頭髮還沒有白呢。”當時,徐悲鴻應該五十多歲,李鐵夫已經七十多歲。讀者自己可以判斷李鐵夫的言下之意是什麼意思了,也可以判斷他們藝術水平的高低了。
李鐵夫的油畫作品幾乎全部捐給廣州美術學院,幾十年都放在倉庫幾乎要發霉了。2018年12月24日終於有機會在北京展覽。《人中奇逸——李鐵夫藝術精品展》也只是在北京畫院的展覽廳展出。這是第一次比較全面展出李鐵夫先生的作品,包括書法、水彩、油畫。我特意去參觀,由於時間搞錯了,我還白跑了一次。這是我第一次欣賞自己師爺的原作,當然是非常佩服,但非常遺憾他的畫冊還沒有出版,手中沒有更為詳細的資料,這是無法理解的事情。通常這樣重要的展覽,必須有畫家畫冊同時出版的。李鐵夫是中國人的驕傲,在香港絕對是一張文化名片和大牌子。遺憾一個世紀以來,我們沒有重視。
李鐵夫先生在香港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畫家,其中馬家寶是一位佼佼者。筆者上世紀70年代曾經拜訪過他。他也是一個學養高超的謙謙君子。為人不善言辭,內心卻豐富多采。對油畫這門高深莫測的藝術潛心研究。以一個東方人和香港人的處境來說非常難得可貴。筆者多次觀賞他的作品,無論風景、人物、靜物都獨具一格,畫面色彩沉穩、厚重結實,頗有李鐵夫和歐洲大師的師承韻味。不像一般中國的油畫作品,輕飄飄的,感受不到深刻的觀察力,自然也消減了畫家情感的表現力。他的一些寫生街景油畫到達很高的藝術水平,在國內更是難得一見。遺憾,香港各大美術館居然看不到他的作品。實在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馬家寶也培養了一批香港油畫家,其中,王雲山(已經過世)、鍾耀、楊奕等等都筆耕不輟,至今還活躍在香港畫壇。
上世紀80年代初,香港還來了一個留學意大利多年的油畫家陳學書先生(1915-1984)。他的故事更加淒迷、曲折、離奇,他是南海文昌人,年輕時就負笈海外,在意大利國立美術學院深造,娶了意大利漂亮同學,在意大利已經出名,對意大利的傳統油畫風格浸淫極深。我一直崇拜他的技藝。遺憾當時我住在荃灣,他在香港中區山頂。我一直沒有機會跟他學習,深感遺憾。我特別喜歡他善於使用黑色,色調特別高雅,十分耐看。他的一幅靜物花卉曾經發表在香港雜誌《美術家》的封面,色調高雅,色彩響亮,是油畫作品之中的極品。我至今還記得他的紅色、黃色、紫色花卉和灰色背景奇妙的搭配,畫面層次分明、虛實相間,用色達到如此境界,油畫家寥寥無幾啊!油畫家都知道油畫藝術最難的是對色彩和色調的把控,這是令人終身困惱、而又令人終身癡迷的愛好,是令人無法自拔的“魔方”。有的人一輩子學油畫卻不得其門而入。
陳學書夫婦1965年回國,曾到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任教,聽說是周恩來總理邀請他回國。遺憾的是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把他們一對夫婦嚇壞了,折騰和浪費了寶貴六年時間。1971年就南下澳門,1972年來到香港,入香港浸會大學、中文大學任教。但是人們似乎並不欣賞他的教學方法,當時現代藝術觀念開始流行。畫石膏、畫人體、寫生好像是非常落後的事情。人們都相信藝術完全取決思想觀念,“新”就是好,有了觀念就有了一切。這種荒唐的想法,當然就葬送了藝術家的造型能力和表現、觀察能力,一直到現在,大學藝術系的畢業生想要畫好一個蘋果,都會感到力不從心,幾十年來培養不出幾個優秀的油畫家和國畫家!陳學書退休後,以私人教學謀生,1984年不幸病逝。他的最後結局更加令人唏噓,他的夫人回意大利老家定居,一個兒子自殺,另外一個兒子進入修道院……他的最好的作品,我仍然感覺還是旅居意大利的作品。在內地和香港的作品就顯得遜色多了。這是留學海外藝術家的一個非常突出的表現。我想主要是生活環境和文化氣場的變化產生思想觀念的變化引起的。原來在海外(西方)所學到的藝術精髓非常容易被沖洗和淡化掉,容易丟失原汁原味的藝術本體精髓。
80年代,馬家寶、陳學書還在香港,內地一批優秀油畫家也在香港逗留,北京的龐均、廣州的冉茂芹還風華正茂,年齡在四十歲左右,正是大展鴻圖的時候。遺憾,沒有人關注他們,他們生活都非常艱辛,不久,龐均和冉茂芹就悻悻移居台灣,如今他們都是台灣著名的油畫家。這些都是香港文化人才的極大損失啊!
當然,如果香港藝術館能夠展示一批傑出中國人的油畫藝術,香港乃至中國人的文化又會馬上提升到一個很高的台階。我多年前曾經邀請一位巴黎著名的藝術家來香港做評委,他非常感嘆地說:“香港看不到一張中國人的油畫,這是恥辱。”香港這個著名的國際大都會顯然缺乏文化藝術的底蘊。其原因並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我們視而不見,缺乏真誠的、敏銳的眼光,也更加缺乏深邃的思想體系。
(作者係香港油畫研究會主席,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0年8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9/lkhW8cgexKVRq6YXQxJQ1EVzh8tFrgvfO9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