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健元
中世紀的歐洲,通常被認為是“十字軍”東征的輝煌歲月,是羅馬教皇掌權的騎士時代。但和蒙元大軍西征戰役相比就只能算是客串表演(彼得.弗蘭科潘)。
西元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並沒有延緩蒙古大軍西征的步伐。1230年(13世紀30年代),窩闊台繼承汗位元,發起一系列速度和規模都超過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西元前331年——323年)的戰役,中亞盡收囊中,兵鋒直逼俄羅斯和西歐。窩闊台是繼成吉思汗後,蒙元帝國最有成就的大汗,幾乎策劃組織了從東亞,橫跨中亞,到西歐前沿的所有重要戰役,令歐洲聞風喪膽。
西元1241年窩闊台去世,使對手們贏得了關鍵的喘息時機。1248年其繼任者貴由大漢汗突逝,蒙元帝國開始為爭奪王權逐步分裂,但進攻的步伐仍在繼續。1258年蒙古軍隊攻下巴格達(中東的政治,經濟,伊斯蘭宗教文化中心)。1259年進入波蘭。1299年冬季與東方基督徒聯軍攻克聖城耶路撒冷。之後,成吉思汗的子孫們打造了一個延續幾個世紀,疆域遼闊的繁榮帝國。
蒙元帝國對各種宗教文化的包容認同,對連結亞洲至歐洲的商業貿易通道和交易重鎮的保護,及地方管治權力的部分讓度,為蒙元帝國積累了財富。與白銀掛鉤的蒙元紙幣開始流通,出現國際交易結算紙幣和匯票應用的雛形,亦帶來西方和東方白銀的大量開採。蒙元帝國的管治結構與模式,從某種程度上也為歐洲經濟板塊未來的一體化整合,典定著基礎。然而此時蒙元帝國的目光仍眺望著前方的歐洲腹地,他們的目標是整個歐洲。就在整個西歐籠罩在戰爭恐懼的陰霾中,不斷談判尋求聯盟抗衡的關鍵時刻。
14世紀中葉,一場彌漫全球的大瘟疫(黒死病)爆發了,從黑海一直漫延至中國東北。蒙古大軍放棄了向西歐推進,但歐洲卻未能倖免這場瘟疫的重創打擊。西元1348年中,瘟疫抵達法蘭西,英格蘭和義大利。史料記載,這場瘟疫至少令歐洲損失1/3的人口,從7500萬人銳減到2500萬人。優質勞動力資源亦大量減少。此次災難也成為後來歐洲社會經濟變革與歐洲權力板塊整合重構的催化劑。合作互利發展成為新歐洲的共識,國際貿易通道得以重整鞏固,工商農業經濟得以恢復生機,為後來歐洲經濟復興迎來機遇。
今天我們同樣面對著本世紀一場全球大流行的瘟疫(新冠病毒)的肆虐,是如美國自我孤立,宣揚霸權;還是包容合作,共同抗疫?共謀全球經濟的早日復蘇。上面的這段歷史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作者為香港華財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香江智匯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