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主席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此後,全國各地開始積極倡導踐行節約用餐、杜絕浪費的文明行動。然而另一方面,有關糧食安全危機的言論也隨之出現,一些民眾甚至開始考慮要不要屯糧過冬。究竟中國人的飯碗能不能繼續端牢?為什麼要提倡制止餐飲浪費?厲行節約、愛糧惜糧要怎麼做才合適?“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其實這些疑問惹人深思,更發人自省,人人都應以之共勉。
文 | 北京 寒江雪
中國確保“百姓飯碗”有信心有底氣
疫情、乾旱、洪水……2020年發生的這一系列事件,無不令人感歎,“生活太難了!”對“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來說,不管發生了什麼,吃飯始終都是頭等大事,只有吃飽了,才能生存下來,才能繼續生活。
糧食!糧食?“食以糧為先”,那麼糧食足產嗎?糧食夠吃嗎?糧食還安全嗎?
答案是:夠吃!安全!截至目前,不僅足產還有增產!
我國全年的糧食分三季——夏糧、早稻和秋糧,目前夏糧和早稻已經豐收到手。國家統計局8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的夏糧不僅實現了豐收還創下了歷史新高,總產量2,856億斤,比去年增長0.9%;今年全國早稻總產量546億斤,比2019年增加20.6億斤,增長3.9%,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的態勢。
秋糧是大頭,佔全年糧食產量的70%以上。根據農業農村部的農情調度情況,今年我國秋糧面積穩中有增,全國晚稻栽插結束,目前長勢總體不錯。儘管今年局部旱澇災害較重,但各地全力抓好農業防災減災,災後生產恢復及時有效,減輕了災害損失。目前來看,60%的秋糧在北方地區,受洪澇影響相對較小。其中東北地區秋糧作物已經進入灌漿期,除局部受旱外,大部長勢好於去年。黃淮海地區土壤墒情好、夏玉米長勢普遍好於上年和常年。南方地區,中晚稻除局部受洪澇影響生育期有所推遲外,大部分地區的長勢總體正常。
綜上所述,今年夏糧和早稻豐收大局已定,秋糧正在爭取好的收成,旱澇災害沒有逆轉今年我國糧食生產穩中向好的態勢。
再看我國糧食儲備情況,2019年全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3,277億斤,連續5年穩定在1.3萬億斤水平以上,稻穀、小麥自給率超過100%,玉米自給率多年穩定在95%以上。糧食的連年豐收,是我國應對風險挑戰、穩定經濟社會大局的“壓艙石”和“穩定器”。目前,全國小麥、稻穀庫存量大體相當於全國居民一年的消費量,穀物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安全水平。因此,我國的糧食庫存總體比較充足,再次增強了中國端牢“百姓飯碗”的信心和底氣。
8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安徽考察調研。這是習近平在阜阳市阜南縣蒙洼蓄洪區曹集鎮利民村西田坡莊台,了解當地防汛救災和災後恢復生產等情況(圖:新華社)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8月12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的一則消息竟引起了一些炒作糧食危機的言論。該消息稱,截至8月5日,全國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4,285.7萬噸,同比減少938.3萬噸。其中,河北、河南、山東等一些農業大省的小麥收購皆出現同比減少的情況。
近千萬噸的減少確是事實,再仔細一看,減少的是什麼?是產量嗎?不是產量,是小麥的收購量!片字之差、離意千里,以此來推斷糧食不夠著實荒唐。
既然夏糧和早稻實現了雙豐收,那為何收購數量還會減少呢?這就要歸於經濟學範疇了,農村有句俗話叫“莊稼老頭長得怪,你越漲價越不賣”。有媒體報道,在河北柏鄉縣西汪鎮東施莊村,種糧大戶馮連辰今年種植了750畝優質強筋小麥,畝產1,000斤左右。當地優質強筋小麥價格已經從1.23元上漲至1.32元左右。他認為小麥價格還會上漲,所以把小麥儲存在了柏鄉縣金穀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的“糧食銀行”中,準備等到價格合適時再出售。
可以看到,農民的市場化意識正在提高。加之如今我國糧食收購由以前的集中收購轉化為全年均衡收購,收購期相應拉長,所以在今年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農戶們並不急於售糧。此外,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讓他們認識到了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主產區農戶存糧數量較往年也有所增加。
簡言之,主要是由於今年農戶普遍惜糧、不急於出售,以致小麥收購數量暫時出現減少。所以,那些妄言糧食不夠、煽動屯糧的論調應休矣。
今年入汛以來,嚴峻的防汛形勢一度影響災區經濟發展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汛情險情災情,習近平總書記在防汛抗洪的關鍵時刻連續作出重要指示,為做好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南。圖為8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重慶磁器口商業區了解因疫情和水災造成的商家損失,考察消費和旅遊恢復情況(圖:新華社)
倉廩殷實勿忘居安思危
儘管各項豐收指標一一在冊,但習近平主席近日專門針對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仍然引發了外界對於中國糧食安全的揣測。可實際上,這並不是他首次關注糧食問題和浪費問題。
洪範八政,食為政首。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始終把解決人民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首要任務。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
長期以來,習近平主席都十分關心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鬆;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與此同時,習近平一直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今年夏糧和早稻豐收大局已定,秋糧正在爭取好的收成,旱澇災害沒有逆轉今年我國糧食生產穩中向好的態勢。近期,我國夏糧主產區河南省的小麥陸續收割。圖為在河南省鄧州市小楊營鎮安眾村,農機手操作機械設備收割小麥(圖:新華社)
為什麼要厲行節約?因為“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為什麼要制止餐飲浪費?因為浪費現狀“觸目驚心、令人痛心”。
我國雖然國土面積遼闊,但是耕地面積少。新中國成立後,由於農業基礎十分薄弱,曾有過相當長的糧食短缺歷史,米面肉蛋甚至都要根據人口定量發票、計劃供應。但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中國僅用幾十年的時間就創造了用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0%人口的奇跡,不僅依靠自身力量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而且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營養水平都有了顯著提升。
得之不易,更應倍加珍惜;倉廩殷實,勿忘居安思危。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蝗災和極端天氣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全球糧食安全面臨巨大考驗,一些國家紛紛出台限制甚至禁止糧食出口政策。聯合國多次預警,今年將新增1.3億饑餓人口,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饑餓風險,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饑餓狀態,世界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全球性的風險給我國敲響了警鐘!從中長期看,我國的糧食產需仍將處於“緊平衡”態勢,所以在努力“開源”的同時,還要盡最大可能地“節流”。
事實上,糧食在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產業鏈中,生產、流通、儲存、加工及消費的各個環節都會有所損失。目前,我國糧食在儲藏、運輸和加工環節,每年的損失量就高達700億斤。相比之下,消費端餐桌上的浪費更是驚人。
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課題組在2015年的一篇報告中指出,據估算在消費環節,全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1,000億斤,可供養約3.5億人一年的需要。另據中科院團隊的一項食物浪費研究顯示,中國餐飲業的食物浪費率為11.7%;其中,大型餐館、遊客群體、中小學生群體、公務聚餐等是餐飲食物浪費的“重災區”。更令人驚奇的是,現如今伴隨網絡直播而興起的“吃播秀”博主為博取流量,竟然一面胡吃海塞、一面以假吃催吐的方式肆意糟蹋食物,給社會公眾做出了極大的錯誤引導。
這些被浪費掉的食物並不僅是糧食本身,更意味著生產這些食物所投入的大量水、能源、土地以及其它各項生產資料等等都被無效消耗了。不僅如此,這些餐廚垃圾還額外增加了巨大的環保壓力。我國特有的資源環境國情已經無法支撐這種揮霍式的食物消費方式。
減少餐飲浪費,可以立竿見影地節省出糧食,這相當於沒有使用任何土地、水、肥料和勞動力就實現了“無地增產”,而且能夠進一步減少糧食生產全產業鏈的資源損耗,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所以,厲行節約、制止餐飲浪費並非一時,而是為了中國糧食安全可持續發展的久久為功。
制止浪費要行得動更要立得住
道理講得再多,還不如一次嚴格的示範;口號喊得再響,也不及一個無聲的行動。看!從中央到地方、從法律到規範、從倡議到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已經開始“動”起來了。
8月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發出公開信,倡議中央和國家機關廣大幹部職工迅速行動起來,堅持黨員領導幹部率先垂範,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特別是餐飲浪費上走在前、作表率。全國總工會下發通知,要求組織廣大工會幹部和職工群眾,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中國飯店協會發布倡議書,號召飯店餐飲行業大力弘揚節約理念,制止餐飲浪費,倡導綠色消費。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對外宣布,將成立專班開展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立法工作。商務部起草《宴席節約服務規範》,要求厲行節約,提倡設立點菜師。文化和旅遊部正在制定、修訂旅遊住宿業和旅遊景區標準,將反對食品浪費的內容列入其中。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省區市政府相繼公布了一批制止機關食堂餐飲浪費的實施細則,各地方的餐飲協會、機構也加入到了制止餐飲浪費的隊列中。
在廣西,一列停在柳州洛滿車站的宿營車上共住著120多位鐵路檢修工。由於特殊的工作性質,每天在食堂吃飯的人數都不固定。為了避免浪費,食堂師傅在每次採購食材前都先清點人數,提前按需計劃好採購清單。食堂阿姨則推出了“光盤菜譜”——一些不易儲存的菜品在中午做,晚上的菜品比如燒鴨可以分別制成晚餐的“小份菜”和宵夜。開展“光盤行動”以來,食堂阿姨打到職工碗裡飯菜的分量沒有減少,但是食材用料卻降低了不少,這不僅減少了食堂的成本支出,也為節約糧食做出了一份貢獻。
“您一共6位客人,我們建議先點5個菜,不夠再加”,“這是我們酒店特別贈送的小禮品,為了感謝您的‘光盤’”……近日起,許多餐館開始實施“N—1”的點菜模式,讓服務員成為督促員,鼓勵顧客按需點餐、避免浪費。如果飯菜有剩餘,則主動提醒顧客打包。一些高檔餐廳還會在客人“光盤”後饋贈小禮品,以資獎勵。
有服務員反映,原先飯店老板都是私下讓他們盡量“忽悠”顧客多點菜,也有一些客人好面子,請客吃飯都是往多了點,就算吃不了,場面在那裡。“其實有時候我們看著一盤盤好飯好菜就這樣被倒掉都心疼。現在全社會都提倡節約、反對浪費,少點些菜是共識,大家都有理有面兒。”
8月19日,西安市一家餐廳的服務人員端著餐廳推出的小份菜,倡導客人節約用餐(圖:新華社)
對消費者來說,制止餐飲浪費也有很多好處。比如,“小份菜”、“半份菜”的出現能讓他們花更少的錢品嘗到更豐富的菜品。適量點餐、只吃七八分飽,可避免暴飲暴食,有益身體健康。
當然,凡事都過猶不及。這不,一些杜絕浪費的形式主義和“奇葩”行為也紛紛出現了。在武漢倡導“N—1”點餐模式後,有的地方以“N—2”、“N—3”爭相效仿。照此公式,如果兩個人吃飯,豈不是不用點菜了?
湖南長沙的一家餐廳推出了“稱體重點餐”,客人入店前先上秤,然後根據自己的體重選擇套餐。這是不是對肥胖人士太不公平了?體重已經叫人受傷,現在還要讓錢包為自己的體重再多挨“一刀”?
西安一家飯館把制止浪費之重任託給了服務員,如果發現餐桌有剩菜,當桌服務員就會被扣分。請問老板們,服務員哪裡有指揮顧客的權利?而且是不是沒剩菜的話,會另給服務員發獎金呢?更有餐廳試驗吃飯前先讓顧客交押金、不“光盤”就另付費的舉措,這種倒行逆施恐怕最後只能讓自家店鋪關張啊。
這零零總總,初衷想必都是好的,只是實施起來叫人可笑可氣。家底再厚,也禁不住造;想法再好,也禁不住鬧。在我們踐行節約、制止浪費的過程中,要防止矯枉過正,要沉心靜氣,立足國情、深入民情,從現實的點滴做起,要行得動,更要立得住。
在社會層面,建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榮辱觀念,營造“不光盤子,才丟面子”的消費氛圍。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要率先垂範,以身引導。各餐飲企業要積極參與,鼓勵和引導消費者形成長效的適度消費方式。
對個人來說,則要摒除陋習、嚴於律己,在觀念和行動上傳承“儉養德”的文明傳統。比如,理性消費、不講排場,堂食寧可少點、不夠再加,自助適量取餐、夠吃就好,居家備餐不大操大辦、省錢省力,外賣更是吃多少點多少。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們中國人民歷經饑勞困苦,好不容易過上了今天吃飽吃好的小康日子,要全民上下立馬剎車、重拾節儉確實免不了前路上的摩擦力。但即便如此,無論何時,鋪張奢靡、暴殄天物皆不可為,珍惜糧食、躬行節儉才是國家和社會實現文明進步的正道之光。
請時刻記住:“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係國家部委研究員)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0年9月號
紫荊專訪|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編:莫潔瑩、李博揚
編輯:賀子琪、邸 倩
審核:連振海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