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上最動人心弦的是治河和水利工程,蘊含著最能彰顯大國精神和民族智慧的黃河故事。所謂善治國者必先治水,水利是農業命脈,農業是國之根本。在中國這個以農為之本的國度裡,黃河灌溉五穀、承載航運、哺育人民、孕育文明。為此,笔者特意探訪黃河上那些擁有千年引黃灌溉史的古灌區和古渠,因為每一個千年古灌區都是一座中華大糧倉,每一條黃河古渠都有一則關於中華農耕文明的故事傳揚。
文 | 陝西 劉寧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風光(圖:視覺中國)
青銅古渠:孕育塞北江南
秋日的陽光照在寧夏平原這片回漢雜居的土地上,黃河岸邊紫、粉、紅、白色的格桑花競相開放,散發著泥土芳香,彌漫著高原氣息。“青銅峽”三個字鐫刻在賀蘭山的青石崖上,夕陽將其點染成迷人的古銅色,從而賦予這段黃河大峽谷一個美麗又深邃的名字——青銅峽。
青銅峽是黃河上擁有兩千餘年灌溉史的古灌溉區之一,即是陳列在黃河岸邊的一座天然水利博物館。傳說大禹治水乘皮革,就是今人在黃河上漂流,乘著羊皮筏子來到這裡,用神斧劈山才有青銅峽。夏商周時期,北方的戎、羌、匈奴等少數民族依託黃河兩岸豐美的水草馳騁縱橫、繁衍生息。到秦滅六國後,寧夏才築垻引水開啟引黃灌溉先河,此後兩千餘年來青銅峽水利建設從未停息。秦渠、漢延渠、唐徠渠,元代郭守敬疏通舊渠,明時王珣開渠,清時新開大清渠、惠農渠、昌潤渠,寧夏黃河古灌區歷史超過百年的14條古渠中,青銅峽就有12條。今天,在青銅峽的田野上隨處可見引水渠、排水渠,溝渠縱橫,鄉鎮多以渠、溝、橋、閘、垻、灘為名,村莊和農場交替出現。
黃河在寧夏境內水流和緩,河面稍低於地面,直接在河上開個口子,黃河水就會順著溝渠源源不斷地流進萬頃土地裡。引黃灌溉前這裡的土壤是鹽堿地,灌溉後,豐饒的黃河水將其滋養成肥沃的稻田和果園。康熙皇帝遠征葛爾丹三次經過寧夏,對進獻的稻米讚不絕口。更神奇的是,寧夏人民利用黃河水灌溉種植硒砂瓜,汁多瓜甜。七八月間,黃河岸邊的硒砂瓜熟了,滾圓的翠皮硒砂瓜躺在田裡。十月到了枸杞收穫季節,從青銅峽到中衛、銀川一路上到處都是帶著五顏六色頭巾的回族婦女攜筐賣枸杞的景觀。年輕的女孩子帶著豔麗的頭巾,眉眼間顧盼生情,年長者帶著深且莊重的頭巾,等待顧客光顧。唐代詩人韋蟾在其《送盧潘尚書之靈武》詩裡寫道:“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水木萬家朱戶暗,弓刀千隊鐵衣鳴。”這首詩成為人們讚美寧夏最好的詩篇,形象真切地描繪出塞北美景與軍事要塞相結合的奇麗景觀。
傳說大禹治水乘皮革,就是今人在黃河上漂流,乘著羊皮筏子來到這裡,用神斧劈山才有青銅峽。圖為黃河筏子客(劉寧 攝)
歷代統治者在邊塞屯田,關塞構成中國西北草原遊牧民族和中原漢民族建立王朝之間的疆界,也是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在生存空間爭奪的衝突中的表徵。引黃灌溉將塞上變成江南,那是文人筆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迷人景象,是杏花春雨、油紙傘和宣紙的溫婉;是絲竹、稻米與舟船的呢喃。塞北本與鐵馬秋風相連,卻在引黃灌溉中成為“三月雪水桃花泛,二月和風柳眼舒。追憶前人疏鑿後,於今利澤福吾民”的美好生活氣象。
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黃河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結束了寧夏無垻引水歷史,開啟了青銅峽黃河灌溉歷史新篇章。寧夏中部的揚黃灌區實現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夢想,巨大的揚水管將黃河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再通過多級泵站和人工水渠灌溉了寧夏170萬畝乾涸的土地,其中120萬畝農田,枸杞、硒砂瓜等其他農作物68萬畝,110萬寧夏山區的回族同胞喝上放心水。這“江南”已經從銀川延至固原,好一派江南好風光!
鄭國渠與涇惠渠:潤澤八百里秦川
公元前246年,一位名叫鄭國的韓國水工走進秦國,向秦王嬴政獻了一條計策,那便是勸說秦國修建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其實鄭國原本的意圖是以此消耗秦國國力,但“虎視而雄哉”的秦王嬴政採納了這條建議。經過十年時間,秦國在關中平原上修建起一條長達300多里,灌溉面積4萬多頃(合今280萬畝)的超大型農田灌溉渠道。從此,關中平原沃野千里,五穀豐登,成為大秦帝國一座充盈的大糧倉。為紀念水工鄭國,這條渠被後人命名為“鄭國渠”。秦之後,鄭國渠屢廢屢修,幾易渠名,可經久不輟,漢代為白公渠,唐代為三白渠,宋朝為豐利渠,元代為王禦史渠,明時為廣惠渠。兩千多年來關中人民引涇灌溉造就了“陸海之國”,真如漢代民謠裡所歌:“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
兩千多年後,1909年一位關中青年由陝西西潼鐵路局派遣遠赴德國柏林皇家工程大學留學,1912年辛亥革命爆發後,他回國在西安創立西北最早的現代新式學堂三秦公學。1913年他再次赴德國,進入進丹澤工業大學專攻水利專業,1915年學成歸國,參與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創辦工作,1917年至1922年任教于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1922年下半年回到陝西任陝西省水利局局長,兼任渭北水利工程局工程師,開始在關中籌辦水利,進行引涇灌溉工程。這位青年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水利學家李儀祉。
而就在李儀祉準備在關中重修水利之際,關中水利已經失修九百多年,在此期間,關中早已從漢唐國都淪為西部落後的內陸省份,水利九百年不修是導致陝西關中落後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更令人痛心的是,1929年,也就是陝西關中人稱的“民國十八年年饉”的一年,關中饑饉荒旱之災遍布全省,霜、雹、風、蝗、瘟、癘之疫層出不窮,兵匪交困愈演愈烈,尤以關內、陝南為最。災荒瘟疫造成千村萬戶皆為丘墟,萬里膏原多成赤地,餓殍載道,穀磬糧絕,乃致樹皮草根剝食殆盡,拆房毀棟難求一飽,賣妻鬻子、死別生離之慘狀,無可形容。
李儀祉受命於危難之際,負責修建“關中八惠”,涇惠渠是八惠中最重要的一項工程。他用兩年時間勘探,借助歷史上引涇灌溉經驗,利用現代科學技術,1930年12月7日涇惠渠開工,1932年6月20日建成通水,到1935年關中平原上已有兩年的好收成,老百姓有了糧食吃,有了新衣穿,重新回歸家園。主政陝西的楊虎城將軍盛讚:“洛渭繼起,八惠待興,資始於涇。秦人望之,而今始遂。年書大有,麥結兩穗。憶昔秦人,謀食四方。今各歸裡,邑無流亡。”今天,在陝西涇陽縣涇惠渠渠首保留了自秦以來歷代引涇灌溉的遺址和碑刻,這些碑文記載了歷代引涇灌溉工程的變遷興衰過程,反映了歷代關中人民治水的偉大壯舉,從鄭國到李儀祉,中國水利事業經歷了從古代中國的第一渠到現代中國的第一個水利工程的發展歷程,黃河養育的中華文明綿延永庚。
京杭大運河
李儀祉在他年僅56歲的生命裡,還籌備黃河水利委員會,籌劃黃河治本治標工程,兼籌辦渭惠渠工程,參與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工作,在天津創辦中國第一個水工實驗室。他編寫中國最早的水利現代教科書,著有《黃河之根本治法商榷》《黃河水文之研究》等著作,規劃並實施對黃河水文的現代測量,提出黃河上中下游統一治理的方略,並首次提出將治黃重點放在西北黃土高原上的論述,這是中國最早運用系統思維的方式進行生態治沙、治水的鴻鵠大論。
今天,在關中平原上到處都能看到李儀祉修建的“關中八惠”留下的溝渠。關中老百姓享用著李儀祉帶給他們的福祉,在古老的土地上不僅辛勤耕作,而且開拓創新。每年春天,桃花、杏花、梨花、蘋果花開滿八百里秦川,及至秋天,那富平的柿子、禮泉的蘋果、戶縣的獼猴桃和葡萄成為全國人民食用的佳果。關中不僅是中國大糧倉,而且成為一座國民大果園!
黃河漕運:南糧北運倉鼎足
河流宛如靈巧的手臂將四周連綿的山脈擁抱在自己懷裡。在伊洛河大地,漕運是樞紐,通過水路向國都輸送物資,其中最重要的是糧食。唐之前的黃河流域,渭河、黃河漕運航道就像一條巨大的管道,源源不斷地把關東各地的物資運送到國都長安,從而孕育出絢爛多彩的漢唐文化。如果說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澆灌出關中平原,那麼沿著伊洛河畔,黃河為中國打開更為遼闊的天地,中華文明的嬰孩在伊洛河的懷抱裡牙牙學語,五都匯洛、河圖洛書給予黃河母親更加絢爛的美麗。
洛陽,這座面積不過數百平方公里的城市,卻擁有上下三千年的九朝古都(也有十八朝一說)的美譽。洛陽是隋唐大運河的中心,穿城而過的洛河就是一段活著的運河——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渠首就在這裡。如今在洛陽城外還有隋時修建的回洛倉,即在今天瀍河鄉小李村、馬坡村西一帶。隋亡後不久便被廢棄了。含嘉倉是唐朝的國家糧倉,倉址設在隋唐洛陽城東城之北。1969年,當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掘開位於洛陽老城區北側的含嘉倉遺跡的表層泥土時,心裡依然認為這是一組西周墓,直到發現銘文磚他們才喜悅地驚歎道:此乃史書中大書特書之含嘉倉也!一座國家大糧倉面世,意味著糧食是國家之根本,中原古來是中國的重要農耕所在地。含嘉倉初建于隋,沿用至唐宋,東西長600餘米,南北寬700餘米,面積45萬平方米,倉城內東西成行,密集排列糧窖400多個,每個糧窖可存放糧食50萬斤,在滿負荷狀態下,含嘉倉可存糧2億斤。真是一座浩大豐盈的國家大糧倉啊!
豐饒的黃河水將寧夏滋養成肥沃的稻田和果園。圖為農戶收穫枸杞
隋唐之前,中國的政治中心在黃河流域,邊防重鎮也在北方,但是到唐時,隨著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且在全國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國向南方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了,於是在黃淮海平原上修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就顯得非常迫切。隋煬帝即位後,將政治中心從大興(長安)移至洛陽,修鑿以洛陽為中心的南北大運河成為當時之要務。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徵發河南、淮北諸百餘萬人開通濟渠。通濟渠將洛水與淮河相連,再由邗溝連接淮河和江都(今揚州)附近的長江,使得包括糧食在內的大宗商品能夠從東部肥沃的黃河沖積平原運向人口擁擠的關中京畿。大運河的最後一段為永濟渠,起於洛陽附近的洛水、黃河交匯處,向東北流向今北京近郊。大運河各段中唯有永濟渠有重要的新開鑿渠道。它把中國東北部地區與中原連接起來,再和南方連通。大運河因此連接中國幾乎每個區域,舟航所聚,旁通巴漢,前指閩越,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千軸萬艘,交貿往還。那時節,洛河裡千帆相競、百舸爭流,洛陽這座城市如繁花似錦繡。
豐圖義倉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境內,建成於1885年,是一座保存完整、至今仍在儲糧的清代糧倉,現存中央儲量5000噸。圖為豐圖義倉內城一角(圖:新華社)
伊、洛、瀍、澗水滋養了河洛平原,溝通南北的隋唐大運河在洛陽開始了它的航程。好幾個春日,笔者乘坐高鐵從西安來到洛陽,尋找昔日大唐糧倉。夜裡,自己也像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與本地市民一樣,到洛陽老城麗景門裡散步,老街巷裡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頭戴牡丹花的女子們好似一朵朵活動牡丹。所謂民以食為天,洛陽的美食洛陽水席、不翻湯讓人垂涎,杏花村酒樓前聚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等待品嘗。不禁想起古人幾句詩來:“神河浩浩來天際,別絡分流號漢渠。萬頃腴田憑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鋤。”此時此刻,筆者也情不自禁地吟唱:黃河萬古不息,中華國泰民安,文明源遠流長。
(作者係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藝術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0年9月號
紫荊專訪|轉載請註明出處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