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中國與國際的“超級聯繫人”,因內地經貿的發展以及境內外金融往來的增多,逐漸轉型為以金融等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體。中資金融機構也隨著自身的國際化戰略以及客戶的國際化網絡,逐步聚集於香港,在充分競爭的國際市場上打拼、成長和發展,漸漸在香港形成有專業口碑、有市場影響、有社會責任、有家國情懷的金融業服務群體。
文|香港 張麗
1917年中國銀行在香港設立我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家境外金融機構,成為延至今日的港幣三大發鈔行之一。圖為模特展示中銀香港發行的1,000港元新鈔票(圖:中新社)
香港中資金融業包括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部分在香港本地註冊總部,部分是由內地機構來港設立分支機構。基本分為三階段,實現三級跳:
第一階段,2000年之前,首批機構涉足海外,影響較小。
中資金融業最早在香港開展業務的是中資銀行。1917年中國銀行在香港設立我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家境外金融機構,成為延至今日的港幣三大發鈔行之一。此後,眾多中資銀行開始快速進入香港,為香港成為遠東國際金融中心奠定了重要基礎。在新中國成立前後,香港有15家中資銀行分支機構以及9家公司制聯合企業銀行分支機構。20世紀90年代,工行、農行、建行等大行紛紛到港,不僅開設了香港分行,還通過收購兼併,在香港迅速形成了零售網絡。
非銀行金融機構中,中資保險公司在港持續開展業務基本於新中國成立之後,總部設在香港的太平集團是我國唯一一家管理總部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業,自1956年起專營海外保險業務。中資券商伴隨青島啤酒等國有企業H股或紅籌股在香港上市,開始在香港開展業務,申銀萬國(香港)、國泰君安國際分別於1993年、1995年在香港成立,是最早到香港發展業務的一批中資券商。
第二階段,2000年—2010年,中資金融業抓住內外機遇,乘勢而上。
2000年中國加入WTO,經濟開啟高速發展模式並與全球加快融合,中資銀行也因商業化轉型、股改上市成功推進,而進入快速崛起的芳華時代。2001年中資“十三行”重組,組建中銀香港,之後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中資銀行打開國際資本市場的里程碑;中資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香港分行、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先後開業,浦發銀行等多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相繼在香港設立代表處,中資銀行在香港市場的活力逐漸增強。
非銀行機構也通過在香港本地收購兼併,實現國際化運營,如海通國際收購大福證券。2007年我國在香港試點QDII制度,中資資產管理機構開始海外拓展,並將香港作為海外根據地。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既是一場嚴重衝擊和嚴峻挑戰,也給不畏險阻、奮力拼搏的中資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外資退出,中資抓住機遇順勢發展;另一方面,外資企業的光環逐漸褪去,對於中資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的印象,則從之前的保守、落後轉變為更加誠信、安全、可靠。中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乘勢而上,在拓展國際業務的同時逐步樹立中資品牌形象。
浦發銀行香港分行2011年6月正式成立,從零起步、快速成長,2019年11月遷入軒尼詩道1號浦發銀行大廈
第三階段,2011年—2020年,伴隨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中資在港金融企業數量大幅增長,行業協會隨之成立。
繼國有大行之後,股份制銀行相繼成立香港分行。2011年,浦發銀行香港分行正式成立,作為中資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第二家,與第一家招商銀行香港分行成立相隔了9年。此後連續數年每年都有新的中資銀行在港成立分行。這種情況下,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於2016年應運而生,當時會員包括所有在港中資銀行和代表處,共32家。2019年,隨著虛擬銀行的正式加入,中資持牌銀行數達到30家,相較2010年增加16家。
而中資非銀行金融機構也迅速增加,並相應成立行業協會。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員從2009年成立時的8家初創會員,大幅增加至當前的135家。隨著2011年RQFII啟動,7家香港中資資產管理機構於2013年發起成立中資基金業協會,當時有23家明確表示參與,目前會員已發展至85家。2015年開始,中資資金南下收購香港保險公司,富通、大新人壽、美國萬通先後被中資收歸旗下,中資保險公司在香港市場更趨活躍。
據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報道,2019年以來,香港增長最快的五家金融集團中,有四家來自中國內地。圖為香港金融企業最集中的地區——中環(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經過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香港中資金融業特點也有新變化:香港回歸前後,香港金融業基本上以外資和港資為主,由於中資金融機構數量少,業務量小,在香港市場的地位和聲音還比較弱。21世紀的頭一個十年,中資金融機構數量和業務量持續增加,影響開始提升,但尚無質的變化。第二個十年,隨著國家金融開放的推進,境內外資金雙向流動日趨頻繁,更多的中資企業有效運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帶動香港IPO連續登頂的同時,中資金融機構也逐步增強影響力並與港資、外資並駕齊驅。
一是從無到有,快速發展,市場份額已超三分天下。2019年,中資銀行業資產總額為8.8萬億元(港幣,下同),和2010年相比年均增長1.1倍,高於2000年至2010年1.05倍和1995年至2000年81%的年均增速,資產規模在香港同業中的市場份額從1995年的不到10%,提高至2010年的22.4%,2019年進一步達到36%;客戶存款和客戶貸款市場份額分別為37%和38%。在香港上市券商排名中,前13位都是中資券商,海通國際、國泰君安國際與母集團一齊榜上有名;交銀國際作為首家在港上市的中資銀行系券商,2017年上市,排位已居於第19位。在香港保險市場佔比九成以上的長期業務中,中資保險公司在個人人壽新造直接業務年度化保費的市場份額佔比逾36%。
二是量質齊發,從簡單粗放到專業立足,各細分領域和金融專業影響不斷提升。中資金融業在港蓬勃發展,不僅體現在機構數量、資產規模的快速增長,而且其業務能力和市場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2019年,香港市場銀團籌組和債券承銷金額排名前30位中,中資金融機構分別有8家和15家上榜,中國銀行均位列第一;香港IPO承銷規模前20大機構排行榜中,中資機構有11家公司入圍,IPO保薦市場參與度65.1%,中金香港位居第一;太平集團在2019年上半年境外保費佔比超過10%,首度跨越了國際化保險企業的准入門檻;國壽海外在個人人壽多個指標排名中位居前三。窩輪與牛熊證等衍生權產品、槓桿及反向產品、全球投資業績標準(GIPS)等都有香港中資金融機構的名字。並且,香港中資協會、中資機構的多位高管也相繼獲聘加入香港財經和金融管理部門,參與了香港多項金融業政策制定及規劃編制,為香港金融業的發展與創新貢獻專業力量。
三是不斷吸引優秀國際化人才並不斷增加對香港金融人才就業的貢獻。國際化的金融專業人才既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優勢,也促成各集團將在港機構作為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平台。如果說當年國際化人才奔國際銀行,在今天由於我國內地巨大的增長潜力、中資依託於集團的龐大網絡體系,以及中資金融機構更加專業開放的企業形象,越來越多的國際化人才來到中資。一般來看,中資金融機構內地背景非香港籍員工佔20%,80%都來自本地和海外。以在港中資銀行為例,在認可機構中的數量佔比近17%,就業貢獻近29%。
四是不斷提升在香港的公益貢獻。在港中資金融機構積極響應香港本地的扶貧扶弱、環境保護等各類公益和慈善活動,並以自身行動彰顯社會責任。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資金融機構大力獻愛心、捐資金,贈送稀缺的口罩等醫療物資,還積極參與香港金管局“還息不還本”等專項政策,推出“抗疫專項貸款”“疫情防控債”等系列金融紓困措施。社會公益不僅成為中資金融機構樹立社會形象的重要組成,也成為其融入香港、服務社會民生的重要途徑。
五是對全集團呼應能力增強。香港是中資企業“走出去”的第一站,是各大集團國際化的最大機構和海外大本營。各中資母集團客觀尊重差異,在整體戰略部署框架下,更多尊重國際化、市場化原則,給予境內外機構差異化管理空間,即讓香港公司按照香港和國際規則做好日常管理。在港中資金融業也由此發展壯大,在全集團的資產佔比、盈利貢獻不斷提升,業務類型從單一走向綜合,業務能力經過國際市場檢驗並可以與優秀同業比拼,從而能夠呼應全集團的國際化戰略,不僅在業務、人才等方面為集團提供支持,也會帶動集團國際化布局從境外走向海外,從香港輻射到亞太甚至歐美。
疾風知勁草,從去年“黑暴”肆虐到今年疫情衝擊,香港中資金融業展現出對香港的恒久支撐與定力。
更以人為本。中資金融機構在企業文化上更加溫情,關懷員工的長期發展,期望與員工共享發展成果,培養員工對企業的長情與忠誠,甚少主動裁員。在今年4月,香港特區政府推出了八百億元保就業計劃,目標是僱主不裁員、保就業。包括浦發銀行香港分行在內的多數中資金融機構都一致表示不裁員,同時也未領取保就業基金,令特區政府可以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於更有需要的企業或領域。
更根植香港不動搖。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中資金融機構在香港實施國際化戰略,不僅以商業的方式推動香港的經濟發展,也承擔著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重大使命。無論香港遭遇金融危機衝擊、經濟逆風還是社會動盪,甚至在中資受到襲擊的艱難時刻,中資機構都不曾退出,而是繼續將“根植香港、立足香港”作為重要的發展戰略。與此同時,也會重視並念及同胞情誼,絕不會開展或辦理背棄香港的業務。
更熟悉中外。中資金融機構與內地有著天然的聯繫,對於國家戰略和政策、中資企業運行和發展更為熟悉。同時,由於所處香港,在與歐美相容的普通法體系、與國際接軌的市場規則下開展業務,培養了國際視野與國際化思維。在中外比較中,在港中資金融機構更加明確自身的優勢來自於香港的獨特性,更加清晰自身前景有賴於國家發展,因而會更加珍視香港制度體系優勢,並加倍維護。
更同業合作。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香港中資銀行面對複雜的政治局勢,抱團取暖,積極與中央政府聯繫溝通,並形成集中協調、靈活經營的工作機制。現今,香港金融業發展成熟,金融業務領域更加多元、也更為細分,在港中資金融機構既通過適度競爭提升專業能力和差異性;又通過合作實現強強聯合或優勢互補,共同拓展業務。香港中資金融業還保有組織優勢,能夠借助企業聯會、行業協會等各類組織,互通有無、相互取經,實現信息共享與協作共贏。
更重視青年發展。中資金融業把青年發展作為重要議題,既為緩解香港深層次的民生問題,也為年輕人點亮光明未來。例如,香港中國金融協會的金融青年職業發展專題組、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的青年與人才委員會等,通過搭建專業且廣闊的交流平台,為本港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與資源,學習金融實踐、了解中資文化、體會國家發展。浦發銀行香港分行也將繼續招聘培訓生,吸納年輕力量,並以“導師制”發揮資深專業人的階梯作用,助力青年成長進步、成就夢想!
更合規規範。將合規文化內化到每一位員工,將合規底綫思維細化到每一個環節,是香港中資金融業的基本要求。在港中資金融機構作為集團國際化的第一步,合規規範經營既關乎自身長遠發展和業界尊嚴,也關乎集團國際化戰略。通過合規經營,讓監管機構放心並對中資金融機構增強信心,並將這份信心傳達至海外監管機構,順暢中資集團在海外布局。因此,在港中資金融機構對於合規規範,不僅會追求制度上的合規,更是以在本質上符合全球金融管理的內涵和精髓為自我驅動器。
在港中資金融機構以自身行動彰顯社會責任。圖為2019年10月27日,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受邀參加香港乳癌基金會於港島山頂舉行的“乳健同行”2019公益慈善籌款活動
未來香港中資金融業一定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格局使然。放眼世界、背靠祖國、立足香港的三維背景,是所有香港中資金融企業的基本位勢。祖國角度,更知道14億國人全球化配置資產和中資機構國際化的渴望和信心;香港角度,更珍惜“一國兩制”的“兩制”內涵和維護香港繁榮的決心與使命;世界角度,更具有國際化視野,並運用國際化語言融入國際。在國家推進金融開放、金融跨境交流與互聯互通的進程中,在香港緊抓“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機遇並發揮離岸人民幣樞紐、綠色金融等優勢的背景下,香港中資金融業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自身發展階段的必然。香港中資金融業從初來、成長,走到積累專業經驗和人才的青壯年,不僅在國際市場上立穩腳跟,也在各自的細分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口碑與影響力。在服務客戶方面,不僅有能力、有實力承接中資企業與內地居民的境外金融需求,也能夠以國際語言、國際規則將境外機構與居民的金融投資需求引入境內。在服務集團國際化方面,國際業務、跨境金融、離岸人民幣等都可以與境內集團和相關企業對接,在人才培養與交流、海外盡職調查與審批、金融形勢與市場分析等方面都可以為集團提供國際化的資源與視角。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隨著香港中資金融業對國際市場運行的日趨熟悉,宏觀政策執行以及國家倡議推行等也將更具效率、更顯效果。
真愛香港是一切的出發點。香港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第一重要區域,中外貿易往來的第一重要樞紐,中外資本市場交流的第一過渡地帶,中資企業國際化的第一重要平台。連接中外、中西合璧的特點讓香港既具有國際大都市的包容性,也能在中外比較中汲取優勢打造自身特色。中資公司,背景是中資,其實總部派遣人員很少,基本都依靠本地人才。作為香港中資金融業的高管,不僅是守土有責,也是守土有愛;既帶來中資的“家國情懷”,也融入香港的“獅子山精神”,努力做優做强企業,在增强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同時,力爭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改善香港社會民生的一支重要力量!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中資金融業需要同時考慮多維因素,注意多項新常態。艱險與機會並存!在我國以國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香港中資金融業要一邊努力深耕本地,一邊發揮內外聯通之橋樑作用,融入我國更高水平、更廣範圍的金融開放中,接應、服務走向國際的客戶,同時透過香港讓境外客戶有更多接觸中國的機會!
中資金融機構在頑強發展同時,也要格外加強應對能力建設。
一是面對疫情以及各類突發事件等,保障業務連續性成為常態,母集團支持是後盾,但無論在港是何機構狀態(分/支/子公司等),都要盡自己所能有效應對極端情形。
二是要及時了解國際規範最新變化和日益增多的合規要求,在發展中適應更新更多的合規要求成為常態,需要保持敏銳性,前瞻判斷合規方向,有序有效開展業務。
三是國際市場瞬息萬變,經濟政治相互交融,中資公司需要較之以往更加高度重視全面風險管理,比如信貸風險、聲譽風險、合規風險、國別風險、策略風險、科技及網絡風險等,尤其是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因為香港市場是完全開放的和暴露的。
四是多元文化融合發展也是常態,面對日益複雜的文化和社會心態等,在港公司既需要有胸懷視野,又要自我摸索合適的方式方法來凝聚員工和客戶,增强持份者對中資企業文化的認同感。
五在企業管理上,將數量與質素、短期與長期有機結合;在追求專業長遠、日益向優發展的過程中,香港中資金融業一定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0年9月號
紫荊專訪|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編:莫潔瑩、李博揚
編輯:賀子琪、邸 倩
審核:連振海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