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健元
回顧上世紀二戰時期,德國敢冒險挑起歐洲戰火,閃擊波蘭;日本軍國主義敢犯我中華,蠶食南亞,偷襲美國珍珠港,皆因當時德國鋼鐵產量已居全球第一,日本鋼鐵產量居全球第二(亞洲第一)。
冷戰時代美國霸權迅速崛起,因其鋼鐵產量居全球第一。今時今日,中國不懼怕美國制裁和挑釁威脅,敢對美公開實施對等反制。就因為,我們的鋼鐵產量自2015年起,已穩居全球第一,可以加速發展核彈、軍艦、航母等防禦性尖端戰略武器。雖然我們堅持不稱霸的外交政策,但反擊帝國主義霸權的侵掠擴張,必須有戰略與戰術的協同準備,且有堅強決心,也有足夠的底氣,這就是「鋼鐵長城」的實際威力。
二戰後美帝已看到加速成為全球霸主的極大誘惑,更知道牢固掌控制「制海權」的重要,拿下制海權,才有制空權,也才能推動其全球霸權擴張。但戰略基礎是黑金能源及航運樞杻的軍事掌控。所以,美中情局1949年策劃敘利亞政變,1952年介入伊朗政變,1968年介入伊拉克政變,及1972年的利比亞政變等等。目的就是逐步取代大英帝國控制的中東能源,及蘇伊士運河、霍爾穆茲海峽、地中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等戰略要衝。此時英國退出印度次大陸,美蘇冷戰開啟,但冷戰真正的焦點不在柏林牆,而在中東戰略制高點的爭奪。美蘇在中東的博弈,已決定了前蘇聯最終解體的敗局命運。
中國自上世纪60年代起加快研製兩彈一星,及發展核武防禦打擊力量,以應對美蘇核武的威脅,並迅速追趕兩超。18年前,中國南海王偉撞機捍衛領海、領空主權事件,警醒中國人民:必須加快發展我國海軍力量,以發揮區域領海阻斷、折反和戰略防衛控制力量,所以才有了戰略核潛艇、中華神盾級導彈驅逐艦、戰略航母、東風快遞等戰略防禦力量的迅速發展。目的就是儘快拿下自家門口東海、南海與巴士海峽的有效國防制海權和制空權,有效阻斷和折反美帝霸權對我領海的區域滲透。
筆者以為,未來對美戰略博弈的重點方向主要在三大戰略空間領域的佈局:一是核空間(火箭軍);二是太空間(太空軍或深空軍);三是網絡空間(網軍)。目前,中國在「核空間與太空間」已對美形成強大防禦反制威懾力量,網絡空間的較量也到了一決雌雄的關鍵時刻,美國瘋狂打壓中興、華為目標也在於此。前不久中國北斗組網成功,美國更加緊極限封殺打壓華為、中興就是顯現出其自身日益脆弱的底氣與自信。
近期中印邊界班公湖一帶,印軍不斷越界挑釁,製造摩擦,背後都有美帝煽風點火的影子。一旦中印邊境戰火重燃,筆者堅決主張和贊同閃擊拿下臺灣。這也許就是東海軍演逐步升格目的所在,實質推進中國東海戰略協同與戰術防禦和進攻佈局。近期南海軍演不斷,則為宣誓中國領海主權防衛之有效戰術力量,以防禦美印海上的對華進犯。
從目前中印邊境摩擦局勢看,是美國很想打,企圖把台印,乃至南海諸國拖入戰爭,對美國大選或繼續延續霸權極為有利。但南海周邊國家越菲等不想打,印度不想大打、只想趁火打劫,以便向美俄討要好處。跟中國不斷製造邊境摩擦,畢竟對美俄戰略壓制中國,及售賣武器給印度有利。但目前中印班公湖局勢對中國有利,中方邊境一側是高原地台,利於坦克師和空降機械化部隊展開,公路直達各哨位。但印方邊境一面則為人跡罕至、且空氣稀薄的高海拔山地斜坡,一個山地師都難展開,更何況補給運輸極端困難,短期內最多只能補給2個團的軍需。所以中國高原雪域邊境戰術佈防占盡優勢,印度邊界蘇疏勒機場已在我方火力控制覆蓋之內,一旦戰火開啟,可迅速切斷其後方補給線,因此完全可以拖住和壓住印度,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美帝膽敢點燃戰火,中國速戰速決完成臺灣統一,再全力向南海推進完成12海里到20海里有效布控,美印則已不敢於南海輕舉妄動。東海方面盯死日本,安倍退隱,頗有麻痹意味,實乃觀察局勢,一方面刺激美國鞏固美日安保條約,另一面,可能等待助美最佳時機。所以速決臺灣非常關鍵,可令日本收起蠢蠢欲動的野心,也可避免中國陷入兩線長時作戰的困局。
作者為香港華財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香江智匯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