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洪家拳:武術驍勇者 南粵真精神

日期: 2020-09-21 來源:紫荊
字號:

洪家拳,亦稱洪拳、嶺南洪拳,是廣東傳統武術五大名家之一,港澳台地區和海外僑胞又多稱之為Hunggar,洪家拳傳自洪熙官。自洪家拳衍生的「洪佛派」,是由洪熙官的「五形拳」和雲彌禪師的「撥香樁掌」而形成「洪拳佛掌」。

洪永强先生 (1).jpg

 | 洪洋  

圖 翁淑麗 


不僅僅是傳說的洪熙官

洪熙官的事跡被世界華人演繹出了很多著名影視劇深入人心,林正英、錢嘉樂、陳觀泰、樊少皇、李連傑、甄子丹等均有飾演,周星馳在電影《功夫》中對洪家拳亦有突出體現,以致對洪熙官的敬意。

據《伍允普洪熙官拳譜》史料及相關資料記載:洪熙官,清朝康熙年間(1724-1810),本名洪喜官,字文漢,號孔臣,福建永春州人,承永春拳法於白鶴先師(方七娘),受業於少林朝元長老,是南少林俗家弟子,冶少林、永春於一爐大成之。曾客居花縣(今廣州花都區

洪熙官習武的經歷和傳世的武術著作多有記載,如姜俠魂在《少林拳術圖說弁言》記載:「時熙官為少林派中後起之秀,因複仇心切發奮再入少林寺,學藝三年,離少林偶遇鐵頭僧,僧以頭擊洪,洪以十指撚之,鐵頭碎斃焉,洪遂成名」。一直以來,俗家弟子在佛門中是沒有地位的,洪熙官卻以俠義高風、超卓武藝贏得眾人尊重,其棍法尤其出神入化,佛門弟子視其為「天神阿修羅」轉世,被尊為「羅祖」。

影视作品中的洪熙官.jpg

影視作品中的洪熙官

博大精深的「洪家拳」以「三展五形」為母拳,另有徒手對練、各種器械對練、一百零八式散手、三十六手木人樁法、一百零八式點穴技法、內功和跌打傷科醫術。

萬籟聲先生《武術匯宗·中篇》中記載洪熙官由閩入粵的過程:到達廣州海幢寺後,洪熙官與門人杏隱、慶叢等人協助至善禪師以「南少林」之名開山門,廣招門徒。後因至善禪師反對洪熙官向門人弟子傳授點穴技法,洪熙官只好離開海幢寺,到廣州市內的龍藏寺(今大佛寺)設帳,正式教授洪家拳。另據廣州光孝寺的史料記載:由於求學者眾多,祖師曾在該寺開設過分壇。 

作為真實歷史人物的洪熙官,被江湖傳頌久已,其中不乏過度修飾的各種片段,但就其所創造的偉業而言,世間所傳的洪家拳內在文化與精神仍不足道。

洪家拳历史资料.jpg影視作品中的洪熙官

洪家拳的開枝散葉

以「驍勇善戰、剛勁有力」著稱的洪家拳在冷兵器時代深受人們的敬重與喜愛,為「南拳北腿」南拳之代表。毗鄰廣州的南海、番禺、佛山和花縣等地的民眾,紛紛得到洪熙官前往傳授,據《花縣志·民間體育》記載:「清乾隆年間,洪拳傳入花縣,在新民埠、赤泥、炭步、李溪等地設有武館,盛極一時」,後洪熙官到南海金山寺、肇慶慶雲寺等地傳藝。

洪熙官一生仗義行俠,匡扶正義,生徒甚眾,著名者有覺因禪師、維宗禪師、圓覺禪師、啟恩禪師、杏隱禪師、慶叢禪師、李祖寬(雲彌法師)、何岩(爛頭何)、唐家六(鹹蝦六)、張騫(攤手五)、陳園、伍允普、譚敏和王平等人。其中維宗禪師住持廣州能仁寺;圓覺禪師住持廣州海幢寺;啟恩禪師住持廣州龍藏寺;陳圓首開青幫的香堂。洪熙官晚年隱居香山欖都,在滘口陳東發處歸仙,享壽八十六歲。

洪熙官博物馆展板.jpg

洪熙官博物馆展板

洪熙官離世後,洪家拳逐漸形成各具特色的幾個主要流派:

譚敏、王平一脈傳下以逼橋手法為主的三展拳、鐵線拳、撞打拳和牛角拳;李祖寬一脈傳下以直橋手法為主的鐵線拳、十字拳、四平大鎮拳、五行七星拳、五形拳;伍允普一脈以象形拳法為主,傳下龍、蛇、虎、豹、鶴、獅、象、馬、猴和彪形拳;爛頭何、鹹蝦六一脈傳下以「十獨手」法為主的橋手、千字、疊掌、肋鼓拳和塵罡拳;張騫一脈傳下永春白鶴拳法和木人樁技法;杏隱禪師一脈傳下十形拳、七十二行掌和一百零八式散手。

通過第二代傳人們的努力,洪家拳在南粵大地開枝散葉,蓬勃興旺。 

洪家拳第三代時,正值團練在廣東興起,廣州附近一百多個村幾十萬民團的訓練事務大多由洪拳丁勇包攬,這是洪拳發展最為迅猛的時期,湧現出以「廣東十虎」的「鐵橋三」梁坤、譚濟筠以及「鐵手」畢南春、韋東勳、感法禪師和度塵禪師等為代表的大批英雄人物,其故事頗多,並廣為流傳。梁坤(1814~1887年),因在家中排行第三,故時人稱之為「鐵橋三」。徒弟有林福成、孖指添、李聰、施雨良、蔡志贊、伍熙官等人,林福成傳其衣缽。 

洪家拳社会活动1 (3).png

洪家拳社會活動

洪家拳青少年队伍 (1).jpg

洪家拳青少年隊伍

第四代洪家拳經歷了「鴉片戰爭」的慘敗,他們揭竿而起,組織洪拳丁勇贏得了聲勢浩大的「三元裏抗英」的勝利。其後爆發甘先領導的「洪兵」起義和「瓊花會館」李文茂領導的紅船起義,展現出了南粵民眾的民族大義。

 

承傳有序 耀五洲

廣州市花都區竹洞村自「洪熙官客居傳藝」以來,一直保留著尚武傳統,在香港洪熙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洪永強先生的推進下,成立了洪家拳武術隊、醒獅隊、博物館,推動傳統文化建設取得新成效,當地政府亦給予了大力支持。

洪家拳青少年队伍 (2).jpg

洪家拳青少年隊伍

據洪永強先生介紹,當前「洪家拳」以民族發展和弘揚先輩精神為己任,承傳發展情況很好,通過比賽、交流、影視三大板塊力促洪家拳的承傳和傳播。在洪永強看來,商業化推廣和洪家拳的文化承傳並不相悖。從注冊「洪熙官」、「全勝堂洪家拳」商標,到開設公司、冠名大型龍獅比賽,深受各界人士歡迎。同時,采用上等藥材和秘制配方精制的 「洪熙官止痛油、活絡膏健康醫藥」等健康用品將中華中醫藥文化進行深度挖掘,備受港澳台及內地習武者青睞。

洪永強先生近年追隨洪家拳香港一大流派「洪佛派國術總會」,即洪拳佛掌的掌門人洪錦培師傅繼續深造。協助師傅處理會務,並獲委任成為永遠名譽會長、副會長。近年其與美國紐約洪門致公堂盧濟松、黃浩賢、謝瑞立等帶領深圳發強體育會、美國紐約發強體育會等眾多成員到各地進行文化交流,得到廣東致公黨原副主委謝慈庭、省委會聯絡處陳慶勝先生的支持。

洪家拳社会活动1 (1).jpg

當今洪門著名人士、武術家潘樹穩先生深諳各門派武術的精妙,他介紹:每個拳種只要練好了都會有成就,而「洪家拳」、「洪拳」的盛名在廣東早於太極拳和詠春拳(永春),其馬步沉穩、出拳勢大力沉,在實戰中是可以排名第一位的武術門派,對健康養生也很有益處。



(本文刊登於《紫荊養生》2020年秋季刊)image.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洪家拳:武術驍勇者 南粵真精神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