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紀謙
疫情嚴峻,特區政府為協助企業繼續經營,保住員工的就業,同時減輕企業和市民的財政負擔,令香港經濟在疫情受控後儘快複甦,政府已推出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涉及總額超過1800億元,政府又先後推出兩輪“保就業計劃”。但專家指出,第四波疫情可能會於冬季爆發,為免財政儲備會在短時間內急速萎縮,政府要在協助有需要僱主和善用公帑之間取得平衡。
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大受影響,其中旅遊業更是重災區,由於世界各國都採取嚴格措施防範病毒從境外輸入,大部分旅行社在過去近8個月接近零收入,先後有70多間旅行社結業,如疫情還未能控制,估計於年底前將有更多旅行社會結業,連帶最少3000名從業員會因此失業。除旅行社外,航空公司亦不遑多讓,疫情下往返各地的商務旅客大減,觀光客更接近零,航空公司只能維持有限度的客運和貨運,但收入不足以填補燃料開支。
筆者認為,若政府推出第三期“保就業計劃”,應集中幫助旅遊業,畢竟旅遊業是香港重要的支柱產業,一旦旅遊業倒下,餐飲、零售、酒店、運輸等行業亦無可避免受到牽連,經濟將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複甦。
從近日的確診個案中看到,外地輸入個案仍佔一定比例,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應該將所有外地輸入個案患者來自的國家,均列作高風險地區,除強制乘客登機前必須持有核酸檢測呈陰性的證明外,抵港後必須到指定地點強制隔離檢疫14天,必要時更要禁止高風險地區的航機飛往本港,務求大大減少外地輸入個案,令特區政府可集中資源應對本地疫情。
內地的新冠肺炎疫情經已受控,而本港確診個案維持在低水準的情況下,特區政府應儘快推出“健康碼”,並且與內地不同省市確立“健康碼”互認機制,免除兩地民眾須隔離檢疫14天限制,此舉可令內地旅客更有信心、更安心、更便捷到香港遊玩振興各行各業,加快香港的經濟複甦。
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應該加快推行,趕於可能發生的第四波疫情前能夠達到保留更多職位為目的,避免連帶各行各業出現大規模裁員,亦可以有助於經濟在疫情結束後儘快複甦,這是政府當前最需要解決的難題。筆者深信,這亦是所有市民都希望看到的事。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爲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化交流总会常务副主席、香港菁英会副秘书长
編輯:嚴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