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鵬
深圳從四十年前的小漁村,發展成亞洲第五大經濟強市,亦是科技創新之都、創新製造之都,如今更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重要引擎,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堪稱世界奇跡。港深有巨大互補優勢, 未來發展前景無限。
深圳今天的成就、深圳的發展與香港密不可分,其中亦有港人歷經幾代人的發展和推動。如八十年代到深圳設廠,九十年代做商業配套興建商場寫字樓,二千年做金融投資,近十年則做創新科技等等,一代代港商參與深圳特區建設至今,我們在深圳街頭巷尾也都不難看到港商的蹤跡。
深圳亦是港人熱門的旅遊地點,在商場、食肆、娛樂場所港人隨處可見。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香港與內地無法正常通關,過往港人消費熱點,如今門堪羅雀,可見恢復兩地正常通關確實是必須且要儘快實行。
對於深圳未來的發展,筆者以自己在深圳創業十五年經驗來看,深圳是港青創業和走進內地發展的最佳城市。深圳雖然自身發展已足夠強大,但它仍然在不斷吸納來自海內外人才,同時它的人口和土地面積遠比香港大,這是港青發展的大市場,亦能讓年輕人看到前景。
論居住環境、交通配套,乃至外出消遣的選擇,深圳比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各方面的開支亦較低,令住在深圳的港人較易獲得幸福感。港人到深圳工作,最初的待遇可能不及香港,但內地晉升空間亦大。在深圳站穩陣腳後,更可以到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甚至到華東、華北、西南、華中各地尋找機會。
“港深合作2.0”可達至雙贏
我敢誇口說一句,大江南北均有港商足跡。只要港青願意到內地闖一闖,不論是地方政府或內地企業都非常歡迎,更有機構提供法律、稅務等各種諮詢服務和其他協助。
港深兩地就如華南的雙子星,存在競合關係:有競爭,亦有合作。在生活、居住、創業、發展、產業等環境,合作互補、互需和互動方面,這是必然產生的狀況。但我相信,這對雙子星,誰都不可以沒了誰,因為彼此互補性太大,香港在金融、國際市場和對外貿易中的貢獻頗大,拉動了深圳發展;而深圳在過去四十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中,打造出創新科技及全球領先的科技生產力,把一切創新事務變成實物,並進行量產,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科技產業和實力見證。
過去四十年的港深合作,令兩地取得輝煌成就,現在兩地處於“港深合作2.0”起步階段,兩地可在既有合作的基礎上,就如何深化合作、如何優勢互補加強溝通、配合,以達至雙贏局面。我相信港深未來的合作重點會在科技、數位、金融、產學方面。
近年來我看到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大專院校都在深圳設立分支機構,我就看到產學方面的更多發展可能性,香港大專院校在研發上是全球領先的,這亦是深圳所需的。香港年輕人應該摒除偏見,親身來到深圳、來到內地,在龐大的市場中游曆一下,為人生的未來奠定基礎。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爲香港菁英會執委、香港與物流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編輯:嚴駿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