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香港各界朋友,尤其是工商、金融、科技、貿易界的團體組織起來,深入學習習近平主席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全面了解《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支持和配合深圳的新發展,從而提取香港在新時代再出發的新動力。”
深圳的發展速度和水平都是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圖為深圳證券交易所
我第一次去深圳,是1978年一次當天來回的旅遊,其後是跟著香港幾位愛國愛港的資深專業人士(廖瑤珠律師、陳子鈞大律師、劉紹鈞測量師和何耀棣律師等)過去“義務勞動”,參加了深圳建立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再改革再開放的些微工作,目睹了蛇口的“開山炮”,走過顛簸的“排骨路”,薄盡了中國人民一分子的綿力。四十多年過去,2020年10月14日,我有機會出席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回想這四十多年,心裡有八個字,“毋負青春,與有榮焉”。作者當年參與深圳城市規劃,與眾人在深圳機場地盤合照深圳的成功離不開深港合作
深圳的成功毋庸置疑。1980年成立經濟特區時,地區生產總值是2.7億元人民幣,去年已增至2.7萬億元人民幣,躋身亞洲城市前五名、全球城市30強;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居全國城市前列;地均GDP居內地城市首位;單位GDP能耗、水耗為全國大中城市最低;本土世界500強企業從2012年的3家增至目前的8家。深圳的發展速度和水平都是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深圳的成功來之不易。經濟特區成立40年來的“改革開放”字字艱辛。每次深圳的改革開放成功,經驗都複製到全國各地,每次複製到全國各地之後,深圳自己就要轉型升級。“轉型升級”也是字字艱辛。40年來,深圳不畏艱辛,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實實在在地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的成功離不開深港合作。我關心深圳的發展,更關心深港關係。事實告訴我們,深港合作是兩地發展、繁榮的關鍵因素。要了解深圳的發展就要了解香港的作用,要了解香港的發展更要了解深圳的作用。40年來,我經常向外國訪客建議:來了香港就應該到深圳走走看看,否則不會明白香港經濟轉型的動力、不會認識香港服務業的重要性、也不會看清楚香港未來發展的路徑。我相信深港的這種關係就是習近平主席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深圳“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促進內地與香港、澳門融合發展、相互促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圳和香港的關係天造地設。一是深港都是大規模城市,而且地理距離接近,市中心到市中心僅是一小時的車程;二是深港兩地有不同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制度和自治程度;三是兩地的經濟結構有比較大的差異;四是生產和生活要素價格有明顯距離。兩地這些特質既是過去合作的動力,也是未來合作需要面對和處理的問題。規劃好和協調好雙方的發展關係,就可以釋放兩地各自的巨大發展潛力,為兩地人民創造更大的福祉。這是深港兩地發展的“基本盤”。深港關係天造地設,規劃好和協調好雙方的發展關係,可以釋放兩地各自的巨大發展潛力。圖為新落成的蓮塘 / 香園圍口岸俯瞰
大灣區建設是深港共同新使命新任務
三年前,中央啟動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計劃,香港和深圳有了共同的新使命和新任務。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主席要求深圳“積極作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指出“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要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要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為抓手,加強與港澳創新資源協同配合。要繼續鼓勵引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充分發揮投資興業、雙向開放的重要作用,在經濟特區發展中作出新貢獻”。以上可見,習近平主席對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作用,已經明確指出了工作重點,包括“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和“促進人員、貨物等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這些都是過去兩三年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所得到的共識。習近平主席接著就提出對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在落實和執行方面的要求:“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要準確把握黨中央戰略意圖,全力支持深圳等經濟特區改革發展工作,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支持經濟特區深化改革開放、開展前瞻性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民生保障和改善、改革創新社會治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工作,為新時代經濟特區改革發展提供科學指導和有力支持”。這些要求更是切中深圳在進一步開放和發展中的實際需要。就產業內涵來說,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要求深圳“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大力發展金融、研發、設計、會計、法律、會展等現代服務業”,這些現代服務業都是香港的優勢行業,深圳可以成為香港這些行業的新平台和新市場,香港更可以成為外國這些行業的新跳板。香港的國際級人才,更可以根據習近平主席講話中要求深圳“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而在深圳大展拳腳。上世紀 80 年代初,作者在深圳講課時的情景
香港必須深入認識深圳的發展部署
事實上,在40周年慶祝大會前,深圳的未來發展已經有了相當具體的布局。去年8月,中央出台了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全面部署了有關工作。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下稱《實施方案》),內容相當詳細。《實施方案》的指導思想是“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支持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率先完善各方面制度,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此外,還特別要求深圳“推動更高水平深港合作,增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實施方案》還定下短期和中期的主要目標:“2020年,在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優化、城市空間統籌利用等重要領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制定實施首批綜合授權事項清單,推動試點開好局、起好步。2022年,各方面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2025年,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標誌性成果,基本完成試點改革任務,為全國制度建設作出重要示範”,換句話說,在今年內、兩年後、和五年後的三個時間段,深圳就要完成以上幾個重大的階段性和標誌性目標,香港作為關係緊密的合作夥伴,必須深入認識深圳的發展部署,找到自身的定位,跟上深圳的步伐,做好配合的準備。經過40年的高速發展,深圳未來的土地供應開始成為大家關注的資源問題。《實施方案》明確指出“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將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委託深圳市政府批准。支持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的前提下,推進二三產業混合用地。支持盤活利用存量工業用地,探索解決規劃調整、土地供應、收益分配、歷史遺留用地問題。探索利用存量建設用地進行開發建設的市場化機制,完善閑置土地使用權收回機制。深化深汕特別合作區等區域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支持依託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建設自然資源資產交易市場,完善一二級市場聯動的土地市場服務監管體系。試點實行土地二級市場預告登記轉讓制度”。這裡面既有市場制度的改革,也有政府職能的改革。如果深圳在這方面改革成功,不僅可以為深圳的未來發展釋放出寶貴的土地資源,同時可以為中國內地其他土地資源緊張的城市提供可複製的經驗。深港合作是兩地發展、繁榮的關鍵因素。圖為橫跨後海灣連接兩地的深圳灣大橋
科技是深港合作重要領域
科技是深港合作的一個重要領域。《實施方案》要求深圳“加快完善技術成果轉化相關制度。改革科研項目立項和組織方式,建立主要由市場決定的科技項目遴選、經費分配、成果評價機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在探索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成果評價、收益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政府資助項目科技成果專利權向發明人或設計人、中小企業轉讓和利益分配機制,健全國有企業科研成果轉化利益分配機制。完善技術成果轉化公開交易與監管體系”。這正是深港在科技合作中深圳一方必須配備的轉化功能,也是香港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在深圳尋找合作機會新的和更有利的條件。科技是深港合作的一個重要領域。圖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正在建設中的香港園區一側
對香港資訊科技界和數據界來說,令人振奮的消息是深圳有關數據要素市場的培育。《實施方案》要求深圳加快培育數據要數市場,“率先完善數據產權制度,探索數據產權保護和利用新機制,建立數據隱私保護制度。試點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支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據平台,研究論證設立數據交易市場或依託現有交易場所開展數據交易。開展數據生產要素統計核算試點”。《實施方案》同時指明了打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完善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在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基礎上,制定深圳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清單,放寬能源、電信、公用事業、交通運輸、教育等領域市場准入。進一步放寬前沿技術領域的外商投資准入限制。支持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完善經營郵政通信業務審批機制。試點能源領域許可審批告知承諾制”;“擴大金融業、航運業等對外開放。支持符合條件的在深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融資。開展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支持深圳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先行先試,推動完善外滙管理體制。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在深圳依法發起設立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在深圳依法合規獲取支付業務許可證。推動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金融規則體系”。香港作為毗鄰深圳的高度國際化城市,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外資外商進入深圳的重要門戶和平台。在醫療服務方面,《實施方案》要求深圳創新醫療服務體系,“支持在深圳開展國際前沿藥品臨床應用。探索完善醫療服務跨境銜接”,既可解決香港人在深圳求醫用藥的問題,也可以成為國際前沿藥品臨床應用的試點。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成就既驗證了經濟特區的成功,也展現了深圳未來發展的盛世宏圖。香港在深圳經濟特區過去40年的發展中從未缺席,將來也不會缺席。蛇口工業區的首任董事長袁庚先生是深圳傑出的拓荒者,幾年前我和幾位“促進現代化專業人士協會”的會員到他家中探望,老人精神抖擻,不斷重複這一句話:“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不少香港朋友,包括經常跑內地其他城市的朋友,近年和深圳緣慳一面,結果不看就是不知道。我建議香港各界朋友,尤其是工商、金融、科技、貿易界的團體組織起來,深入學習習主席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全面了解《實施方案》,支持和配合深圳的新發展,從而提取香港在新時代再出發的新動力。
編輯:李博揚、劉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