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止暴制亂立竿見影。特區政府也根據疫情果斷推遲新一屆立法會選舉一年,香港的整體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轉變。而在特區政府DQ了4個公民黨現任議員參選新一屆立法會的資格之後,中央以寬廣的胸懷允許所有反對派議員延任一年至新一屆的立法會成立。但是反對派並沒有因此收斂和悔改,反而在“黑暴線”無法存續後,繼續在“教育線”和“國際線”上頻繁作亂,相信在明年立法會選舉前,反對派會一直主打“議會線”,圖謀在立法會走體制內“抗爭”路線,用“拉布”延續其“攬炒”套路。對此,一定要高度警惕,要繼續運用好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武器,打擊“攬炒”違法行為,並切實解決好經濟民生問題,儘快使香港走出困局,同時,還要積極做好“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工作。
文 | 香港 劉瀾昌
反對派續抓“教育線”與“國際線”
一名涉嫌參與去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暴動的22歲香港女生,潛逃德國後在難民營苦捱11個月最終獲得所謂“政治庇護”。該女生疑為中大藝術系學生,她的遭遇令人唏噓,既是因為她在難民營受到德國人性侵,更是因為她自幼品學兼優,中學成績全級第一,又是長跑校隊隊員,又會拉小提琴,可惜誤墮“黑暴”,大好前途盡毀。令人不齒的是,她棄保潛逃被有心人暗示“黑警打死人毀屍滅跡”。
香港國安法出台之後,反對派依然把街頭“黑暴”作為一條“戰線”,但是幾次“黑暴”的試探行動,全部兵敗如山倒,“黑暴”核心抓的抓、逃的逃,“黑金鏈”也被斬斷,各個“煽暴”平台也不敢再公然“吹雞”。至於“街頭抗爭”,回歸之後本來也不是反對派的“主戰場”,但“修例風波”期間在內外反華勢力的煽動下,“黑暴”達至瘋狂的地步。如今,“勇武派”轉向地下,暫避風頭,暗中蓄力;同時,一方面干預司法,起底公正判案的法官,一方面則組織逃亡海外,企圖繼續誘使年輕人走上違法暴力之路。德國政府向中大女生批出政治庇護的消息,正是由海外潛逃組織“避風驛”發布,該組織的核心頭目包括英領館前情報人員鄭文傑、旺角暴亂逃犯黃台仰等。
由於大量青少年學生受矇騙參加“反修例”運動,反對派的頭面人物食髓知味,繼續抓住“教育線”不放。他們和美國機構在香港大學校園內舉辦名為“格物”的“反修例運動文物展”,展出的部分物品包括聲稱是在遊行集會現場收集的物品。展出物千奇百怪,包括汽油彈、磚頭、黃傘、警察制服遺下的繡章、擔保紙、某中學的畢業照等,這個所謂展覽無疑在展示暴動罪證和贓物。還有,九龍塘宣道小學有教師在校內宣揚“港獨”資訊,被教育局以“專業失德”取消教師註冊。但來自教協的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不理事實真相,不斷偷換概念,混淆視聽,將校園播“獨”與所謂“打壓言論自由”及“政治壓迫”扯上關係,縱容“港獨”思潮荼毒青少年。身為立法會教育界代表的葉建源,其實明白校園宣揚“港獨”違反國安法,但卻三番四次利用所謂“言論自由”為該教師辯護,目的就是要保護“反修例”教師,鞏固已佔領的教育陣地,繼續毒化莘莘學子為反對派所用。
“國際線”則是反對派當前的重要“戰線”。反對派通過“國際線”,既甘願充當美西方反華反共勢力的馬前卒;也能循此管道,從中邀功領賞,獲取各種資源及經費。主張“攬炒”的跳樑小丑黃之鋒深諳此道,甚至不惜與同道爭風吃醋。10月19日,黃之鋒等人到泰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外遞交請願信,公開表達對泰國反政府示威者的支持,他們還煽動港台網民接力泰國民眾進行反對泰國國王的國際聯署簽名活動。黃之鋒聲稱,他們的行動是為了“回應”泰國民眾對去年香港“反修例”的支持。其實,知情人士透露,黃之鋒是擔心香港國安法公布後,“反修例”運動已經實質結束,港外勢力不再關注及支持他們,要積極抓住國際事件發聲將國際注意力拉回到香港。他們亦向英國政府遊說,推動所謂BNO護照(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平權,以建立所謂“港人救生艇”,既將嚴重侵害市民正常生活的暴徒洗白成“為自由而戰的政治犯”,為他們謀求庇護所,更是意圖使國際輿論繼續關注香港。
反對派食髓知味,繼續抓“教育線”,毒化莘莘學子。圖為某團體支持教育局取消“港獨”教師資格
“議會線”仍是反對派“主戰場”
不過,從反對派就是否延任立法會議員的爭論看出,他們還是把“議會線”作為“主戰場”,尤其在“黑暴”低落之後到明年立法會選舉之間。雖然陳志全、朱凱迪等個別“攬炒派”議員最終沒有延任,但是絕大多數反對派議員還是選擇留任。其中,左右他們去留的重要因素固然離不開議員的高薪厚祿,但是所謂的“抗爭路線”也的確存在甚至尖銳化。反對派“主留”與“出走”兩派之爭,互不相讓,互相譏諷,以至要藉口民調來尋找結論。
反對派的路線之爭由來已久,不過回歸後傳統反對派都認同進入體制內活動,即使後來也參選的以激進形象出現的梁國雄、黃毓民和陳偉業等,也是否定“街頭抗爭”的。進入立法會殿堂,既可拿高薪及補貼,更可有比街頭更具影響力的舞台。2014年非法“佔中”後,激進暴力派開始抬頭,尤其是當中的年輕人認為“和平抗爭”無效,傳統的“和理非”無用,不管是立法會內“拉布抗爭”,或是街頭抗議,非激烈手段不會引起反應。同時,“港獨”思潮抬頭,認為現有體制無法贏得“民主”,手段必須暴力化,體制必須本土化甚至脫離中國“獨立”。去年的“修例風波”中,激進派發展為“勇武派”,而“和理非”雖明知暴力違法但是也想藉助其力量,兩方相約不割席、不篤灰,“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但是,實際上“和理非”向“勇武派”投降,共同形成了新的“攬炒派”。“勇武派”是用暴力“攬炒”,傳統反對派中的“和理非”則是用“拉布”等文鬥方式“攬炒”。
“議會線”仍是反對派主要“戰場”。圖為去年“修例風波”期間,反對派議員大鬧立法會議場
反對派有人提出,立法會現有的22位反對派議員總辭,藉以“否定”本屆立法會議員延任一年的合法性與正當性,進而徹底否定議會路線,甚至將來不再參選立法會,與既存體制徹底割席,走上全面“抗爭”路向。但是,“主留派”認為現有反對派在立法會擁有超過1/3席次,剛好具有關鍵性的否決權,不能放棄也不應該放棄。而且一旦走上體制外“勇武”路線,則30年來經營的“公民社會”資產將化為烏有,而且在香港國安法“壓迫”下,“體制外抗爭”斷無生路。
不思悔改 議會內“攬炒”如儀
事實上,“勇武派”的激進主張是即時“攬炒”,以“體制外抗爭”方式,結合國際力量干預,不惜玉石俱焚同歸於盡,妄圖對中央施加壓力。而留任的反對派議員也是“攬炒”,不過是以“拉布”的方式進行體制內“攬炒”。然而,中央早已為反對派指明出路,要做“忠誠的反對派”,而不能做“攬炒派”。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表示,制定香港國安法是要聚焦打擊極少數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而不是整個反對派陣營。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已經充分體現了中央的政治包容。反對派可以長期存在,但應該好好反思,作出適當調整。
但是,反對派既無悔改,更沒有好好反思去做“忠誠的反對派”。立法會重新復會後,留任的反對派令人失望,仍然“攬炒”如儀。在本文截稿時,被反對派議員莫乃光和鄺俊宇主持的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和福利事務委員會的正副主席選舉,仍因“拉布”而未果。“攬炒派”議員許智峯,以及林卓廷、毛孟靜等反對派議員帶頭瘋狂圍堵“追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從立法會大樓一直衝到政府總部外。他們在現場高聲叫囂,更出言侮辱,阻止李家超解釋政策,儼然就是“黑暴”再現。對於特區政府提上立法會的各種議案,反對派繼續“濫反”。政府推出總值240億港元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雖然有關撥款關係到政府對受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的支持,更關係到增撥資源應對新一波疫情及購買疫苗,是當下政府和社會最重要的工作,但在提交立法會財委會審議時,也被“攬炒派”議員一再阻撓,遲遲不能表決。《成文法》修訂在38票贊成、18票反對下,儘管終於成功三讀通過。但是反對派一度肆無忌憚“拉布”,全日共11次要求響鐘點算人數,連同前兩次會議,“攬炒派”共要求點人數40次。最後,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果斷剪布,才使草案得以通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攬炒派”完全控制的區議會裡,基本是不務正業,沒有真正從社區服務出發。
特區政府240億港元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也被“攬炒派”議員一再阻撓。圖為香港某傳媒的相關文宣
可以看出,立法會復會後反對派議員的“攬炒”行徑,就是企圖通過阻撓特區政府施政,降低行政效率,打擊特首威信,累積市民不滿來達到鞏固既有的選民基礎。所以,要徹底粉碎他們的策略,一是要繼續運用好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武器,打擊“攬炒”的違法行為;二是特區政府要提高行政效率,施政要接地氣,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切實解決防疫及恢復經濟社會生活的平衡問題,力求儘快走出困局,贏取民心。同時,建制派各個組織也要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做好思想轉化工作,增加實行“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
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在明年的選委會和立法會選舉中,只有用選票證明“攬炒派”不得人心,相信他們才會回頭是岸,轉做“忠誠的反對派”,香港“一國兩制”的政治生態才會踏上健康大道。
(作者係香港知名時評人)
編輯:哈元源、李博揚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止暴制亂立竿見影。特區政府也根據疫情果斷推遲新一屆立法會選舉一年,香港的整體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轉變。而在特區政府DQ了4個公民黨現任議員參選新一屆立法會的資格之後,中央以寬廣的胸懷允許所有反對派議員延任一年至新一屆的立法會成立。但是反對派並沒有因此收斂和悔改,反而在“黑暴線”無法存續後,繼續在“教育線”和“國際線”上頻繁作亂,相信在明年立法會選舉前,反對派會一直主打“議會線”,圖謀在立法會走體制內“抗爭”路線,用“拉布”延續其“攬炒”套路。對此,一定要高度警惕,要繼續運用好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武器,打擊“攬炒”違法行為,並切實解決好經濟民生問題,儘快使香港走出困局,同時,還要積極做好“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工作。
文 | 香港 劉瀾昌
反對派續抓“教育線”與“國際線”
一名涉嫌參與去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暴動的22歲香港女生,潛逃德國後在難民營苦捱11個月最終獲得所謂“政治庇護”。該女生疑為中大藝術系學生,她的遭遇令人唏噓,既是因為她在難民營受到德國人性侵,更是因為她自幼品學兼優,中學成績全級第一,又是長跑校隊隊員,又會拉小提琴,可惜誤墮“黑暴”,大好前途盡毀。令人不齒的是,她棄保潛逃被有心人暗示“黑警打死人毀屍滅跡”。
香港國安法出台之後,反對派依然把街頭“黑暴”作為一條“戰線”,但是幾次“黑暴”的試探行動,全部兵敗如山倒,“黑暴”核心抓的抓、逃的逃,“黑金鏈”也被斬斷,各個“煽暴”平台也不敢再公然“吹雞”。至於“街頭抗爭”,回歸之後本來也不是反對派的“主戰場”,但“修例風波”期間在內外反華勢力的煽動下,“黑暴”達至瘋狂的地步。如今,“勇武派”轉向地下,暫避風頭,暗中蓄力;同時,一方面干預司法,起底公正判案的法官,一方面則組織逃亡海外,企圖繼續誘使年輕人走上違法暴力之路。德國政府向中大女生批出政治庇護的消息,正是由海外潛逃組織“避風驛”發布,該組織的核心頭目包括英領館前情報人員鄭文傑、旺角暴亂逃犯黃台仰等。
由於大量青少年學生受矇騙參加“反修例”運動,反對派的頭面人物食髓知味,繼續抓住“教育線”不放。他們和美國機構在香港大學校園內舉辦名為“格物”的“反修例運動文物展”,展出的部分物品包括聲稱是在遊行集會現場收集的物品。展出物千奇百怪,包括汽油彈、磚頭、黃傘、警察制服遺下的繡章、擔保紙、某中學的畢業照等,這個所謂展覽無疑在展示暴動罪證和贓物。還有,九龍塘宣道小學有教師在校內宣揚“港獨”資訊,被教育局以“專業失德”取消教師註冊。但來自教協的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不理事實真相,不斷偷換概念,混淆視聽,將校園播“獨”與所謂“打壓言論自由”及“政治壓迫”扯上關係,縱容“港獨”思潮荼毒青少年。身為立法會教育界代表的葉建源,其實明白校園宣揚“港獨”違反國安法,但卻三番四次利用所謂“言論自由”為該教師辯護,目的就是要保護“反修例”教師,鞏固已佔領的教育陣地,繼續毒化莘莘學子為反對派所用。
“國際線”則是反對派當前的重要“戰線”。反對派通過“國際線”,既甘願充當美西方反華反共勢力的馬前卒;也能循此管道,從中邀功領賞,獲取各種資源及經費。主張“攬炒”的跳樑小丑黃之鋒深諳此道,甚至不惜與同道爭風吃醋。10月19日,黃之鋒等人到泰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外遞交請願信,公開表達對泰國反政府示威者的支持,他們還煽動港台網民接力泰國民眾進行反對泰國國王的國際聯署簽名活動。黃之鋒聲稱,他們的行動是為了“回應”泰國民眾對去年香港“反修例”的支持。其實,知情人士透露,黃之鋒是擔心香港國安法公布後,“反修例”運動已經實質結束,港外勢力不再關注及支持他們,要積極抓住國際事件發聲將國際注意力拉回到香港。他們亦向英國政府遊說,推動所謂BNO護照(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平權,以建立所謂“港人救生艇”,既將嚴重侵害市民正常生活的暴徒洗白成“為自由而戰的政治犯”,為他們謀求庇護所,更是意圖使國際輿論繼續關注香港。
反對派食髓知味,繼續抓“教育線”,毒化莘莘學子。圖為某團體支持教育局取消“港獨”教師資格
“議會線”仍是反對派“主戰場”
不過,從反對派就是否延任立法會議員的爭論看出,他們還是把“議會線”作為“主戰場”,尤其在“黑暴”低落之後到明年立法會選舉之間。雖然陳志全、朱凱迪等個別“攬炒派”議員最終沒有延任,但是絕大多數反對派議員還是選擇留任。其中,左右他們去留的重要因素固然離不開議員的高薪厚祿,但是所謂的“抗爭路線”也的確存在甚至尖銳化。反對派“主留”與“出走”兩派之爭,互不相讓,互相譏諷,以至要藉口民調來尋找結論。
反對派的路線之爭由來已久,不過回歸後傳統反對派都認同進入體制內活動,即使後來也參選的以激進形象出現的梁國雄、黃毓民和陳偉業等,也是否定“街頭抗爭”的。進入立法會殿堂,既可拿高薪及補貼,更可有比街頭更具影響力的舞台。2014年非法“佔中”後,激進暴力派開始抬頭,尤其是當中的年輕人認為“和平抗爭”無效,傳統的“和理非”無用,不管是立法會內“拉布抗爭”,或是街頭抗議,非激烈手段不會引起反應。同時,“港獨”思潮抬頭,認為現有體制無法贏得“民主”,手段必須暴力化,體制必須本土化甚至脫離中國“獨立”。去年的“修例風波”中,激進派發展為“勇武派”,而“和理非”雖明知暴力違法但是也想藉助其力量,兩方相約不割席、不篤灰,“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但是,實際上“和理非”向“勇武派”投降,共同形成了新的“攬炒派”。“勇武派”是用暴力“攬炒”,傳統反對派中的“和理非”則是用“拉布”等文鬥方式“攬炒”。
“議會線”仍是反對派主要“戰場”。圖為去年“修例風波”期間,反對派議員大鬧立法會議場
反對派有人提出,立法會現有的22位反對派議員總辭,藉以“否定”本屆立法會議員延任一年的合法性與正當性,進而徹底否定議會路線,甚至將來不再參選立法會,與既存體制徹底割席,走上全面“抗爭”路向。但是,“主留派”認為現有反對派在立法會擁有超過1/3席次,剛好具有關鍵性的否決權,不能放棄也不應該放棄。而且一旦走上體制外“勇武”路線,則30年來經營的“公民社會”資產將化為烏有,而且在香港國安法“壓迫”下,“體制外抗爭”斷無生路。
不思悔改 議會內“攬炒”如儀
事實上,“勇武派”的激進主張是即時“攬炒”,以“體制外抗爭”方式,結合國際力量干預,不惜玉石俱焚同歸於盡,妄圖對中央施加壓力。而留任的反對派議員也是“攬炒”,不過是以“拉布”的方式進行體制內“攬炒”。然而,中央早已為反對派指明出路,要做“忠誠的反對派”,而不能做“攬炒派”。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表示,制定香港國安法是要聚焦打擊極少數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而不是整個反對派陣營。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已經充分體現了中央的政治包容。反對派可以長期存在,但應該好好反思,作出適當調整。
但是,反對派既無悔改,更沒有好好反思去做“忠誠的反對派”。立法會重新復會後,留任的反對派令人失望,仍然“攬炒”如儀。在本文截稿時,被反對派議員莫乃光和鄺俊宇主持的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和福利事務委員會的正副主席選舉,仍因“拉布”而未果。“攬炒派”議員許智峯,以及林卓廷、毛孟靜等反對派議員帶頭瘋狂圍堵“追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從立法會大樓一直衝到政府總部外。他們在現場高聲叫囂,更出言侮辱,阻止李家超解釋政策,儼然就是“黑暴”再現。對於特區政府提上立法會的各種議案,反對派繼續“濫反”。政府推出總值240億港元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雖然有關撥款關係到政府對受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的支持,更關係到增撥資源應對新一波疫情及購買疫苗,是當下政府和社會最重要的工作,但在提交立法會財委會審議時,也被“攬炒派”議員一再阻撓,遲遲不能表決。《成文法》修訂在38票贊成、18票反對下,儘管終於成功三讀通過。但是反對派一度肆無忌憚“拉布”,全日共11次要求響鐘點算人數,連同前兩次會議,“攬炒派”共要求點人數40次。最後,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果斷剪布,才使草案得以通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攬炒派”完全控制的區議會裡,基本是不務正業,沒有真正從社區服務出發。
特區政府240億港元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也被“攬炒派”議員一再阻撓。圖為香港某傳媒的相關文宣
可以看出,立法會復會後反對派議員的“攬炒”行徑,就是企圖通過阻撓特區政府施政,降低行政效率,打擊特首威信,累積市民不滿來達到鞏固既有的選民基礎。所以,要徹底粉碎他們的策略,一是要繼續運用好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武器,打擊“攬炒”的違法行為;二是特區政府要提高行政效率,施政要接地氣,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切實解決防疫及恢復經濟社會生活的平衡問題,力求儘快走出困局,贏取民心。同時,建制派各個組織也要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做好思想轉化工作,增加實行“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
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在明年的選委會和立法會選舉中,只有用選票證明“攬炒派”不得人心,相信他們才會回頭是岸,轉做“忠誠的反對派”,香港“一國兩制”的政治生態才會踏上健康大道。
(作者係香港知名時評人)
編輯:哈元源、李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