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雲超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創造了選舉史上多項第一,開了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國際社會目睹花費最高、參與最多、賭盤最大、搏擊最兇悍、甚至民調和預測專家最尷尬的大選過程;大選給美國乃至全球培育更複雜、更矛盾和更難預測的國家及地區關係萌芽。有政治學者認為,無論結果如何,有一件事最清楚不過,那就是美國政權在政治、公共事務和道德方面正在急劇衰退;學界亦認同此次選舉是在冠病疫情依然肆虐、地區矛盾、種族歧視及宗教鬥爭不斷深化背景下進行的一場充滿欺騙、仇視甚至暴力的一場鬧劇,讓世人全過程見證了美國民主自由的自私、虛偽、荒謬和最缺乏民主精神的無底線爭鬥,令美國選舉生態蒙蔽塵垢,也給西方民主政治製造了負資產。
美國自詡的全球最科學最先進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機制未老先衰,瀕臨崩潰臨界點,因此正在經歷歷史大潮無情蕩滌。美國是在廣袤無際、分散多元的殖民地域上最早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其憲法體系在時代呼喚下並沒做出及時相關回應,也沒有糾正和完善在民主國家中最常見的預防選舉失敗之機制。專家認為美國選舉體系為地方政府與州的混雜組成,相形較先進和經過強化制衡的憲法條款的民主國家,美國選舉管理體系不符合當代民主標準,其民主制度不僅匱乏對行政腐敗的全國性制衡而且缺失選舉誠信的統一保障,甚至連最高法院提名也趨於政治化。
美兩黨先前是競爭對手,如今卻你死我活,勢不兩立。社交媒體的崛起,政客與民眾的近距離接觸,某種程度上邊緣化了傳統大媒體對輿論的主導,引致各種民調和預測失靈。「紐約時報」吐槽選舉事件過於DRAMA(喜劇)。澳大利亞羅伊研究所認為,新冠已讓美國不對勁,而選舉更加不對勁;在伊朗、阿富汗等國,人人駐足關注藍綠,感受難得追劇快感;尼日利亞分析人士總結非洲觀感時稱,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寫出這樣的劇本,這純粹就是娛樂。美國大選實況堪比百年一遇國際賽事,不分地區與時差爭分奪秒招惹全球目光。
特朗普團隊譴責媒體是人民公敵,呼籲逮捕政治對手。有國際觀察團(OSCE)在報告中批評特朗普破壞公信、褻瀆法制民主、玷污選舉制度。選舉公正性因選民受制經受挑戰,直接或間接造成國內外對美國民主自由的質疑和對選舉制度的擔憂。11月7日,特朗普連發4推特,怒批「開票舞弊」。其支持者聚集鳳凰城和底特律計票中心外指控民主黨選舉欺詐。長期受特朗普反科學洗腦,其支持者行無章法,剛愎自用,揚言不許拜登竊取特朗普總統寶座。屯槍屯糧、縱火哄搶、賊喊捉賊和互相廝殺,讓網友大跌眼鏡。特朗普選情不利,其宗教顧問竟然還搞起被稱為「黑暗法術」宗教儀式。
大選一波三折,英媒指盟國何時祝賀成難題。拜登入主白宮差六票,特朗普求助法院,重蹈20年前覆轍,做美式民主最壞示範。「中國時報」指出,重計票拼翻盤,美大選史上掛蛋。川普提前訴訟,黨內都看不下去。若打成司法戰,恐輸掉民主金字招牌。有媒體稱,特朗普律師團隊發起訴訟挑戰,在多州亮出組合拳,冀「走後門」入主白宮;拜登團隊反對特朗普入稟法院併發推捍衛和保護每一張選票。美國三權分立決定了司法權與總統權力的制衡,有觀察家認為特朗普選前火速任命大法官巴雷特進入最高法院已為其後選舉時代刻上烙印。若在位總統敗選又不肯服輸走出白宮,專家擔心會否涉及報復和突擊性行政決策,甚至由此引致地區事端,令美國長期以來最自以為是的憲政傳統遭遇挑戰和毀於一旦。
美式民主某種意義上已轉化為」相互否決機制「。雙方既互不相讓又互不認可,為政策可持續帶來挑戰也為暴力選舉鋪就溫床。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冀就職首日迅速簽署行政命令,推翻特朗普逾100項政策;從內戰後的林肯到20世紀肯尼迪,刺殺事件皆與「民主強制」和社會撕裂不無關聯。美國歷史雖不甚久長卻視其民主為典範執意全球推銷,干涉別國內政,脅迫他國選邊,推諉國際責任,卸載大國擔當。美國優先和單邊主義過往四年在免稅減稅政策、企業回流及科技進步雖表現尚好,但特朗普改變美國人靈魂和「政治敘事」的同時,一意孤行為國際秩序洗牌並衝擊全球民主。美退出「巴黎協定」與「伊核協議」、和歐洲在經貿、政治和軍事貌合神離,與中國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限制和攔截俄羅斯軍火及能源輸出,熱衷於肢解國際組織,打破舊有秩序,然而無心也無力建立一個新格局。
社會動盪致使市場波動。多家金融機構認為,資本市場近期暗藏漩渦。神殿宏觀經濟分析師說,隨著冠病人數急劇上升及大選權力移交的過度,美股市未來幾個月會大幅下跌。香港「明報」報道,大選爭議陰霾籠罩,民主韌度接受考驗。「中國時報」及「聯合報」稱,測試民主底線,恐爆憲政危機,美國民主輸了這場選戰。「紐約時報」5日專欄文章憂心仲仲,美國正在成為失敗國家。6日彭博社援引美國政治風險專家伊恩-佈雷默的話說,「美國例外論」正在消亡,世界上沒有國家像我們的體系那樣運行。第一地平線首席經濟學家克裡斯認為,不管誰入主白宮都將是一個分裂的政府。美國選舉機制已走偏,政治制度被侵蝕,連民調原有模型也被拋棄。
不管社會撕裂下的美國左轉還是右轉,國際社會普遍認同,誰當選總統都是美國的失敗。國內固化的階級矛盾、刻骨的民族仇恨以及複雜的國際關係都會讓新政府焦頭爛額。美巴克內爾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教授朱志群說,此次大選決定美國未來走向。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楊希語認為,此大選說明美國正面臨歷史上自南北戰爭和大蕭條時期之後第三次社會轉型。選舉結果能否被尊重、選舉規則是否要廢除,是對總統選舉法律結構的挑戰,甚至有導致憲政危機、摧毀現行民主制度危險。在學術文獻及相關著述中,批評美國選舉制度嚴重弱化民主政治的聲音有增無減,選舉中內在矛盾正威脅著現代民主選舉制度合法性。美國特色是自由理想與現實體制之張力。一旦張力消弭,美利堅合眾國則不復存在。
與篤信「極限施壓」的特朗普團隊不同,拜登身邊多為自由派知識分子政策顧問。拜登承諾團結治癒美國,贏回國際尊重。拜登曾在「外交事務」3/4期刊文「為何美國必須再次領導世界:特朗普之後拯救美國外交政策」中提出,作為總統,我將立即採取措施恢復美國民主和聯盟。民主和自由主義戰勝了法西斯主義和獨裁統治創造了這個世界。但這場比賽不僅是對我們過去的定義,它也將決定我們的未來。為此,我將果斷更新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不違反程序情況下執行美國法律,還要爭取達成憲法修正案解決狹隘、利己以及等級腐敗。此外,我還將提出一項法案,加強對試圖影響聯邦、州或地方選舉的政府禁令,堵住破壞我們民主的漏洞。
有學者稱,經歷了兩百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像是頗具觀賞性及娛樂性的馬戲翻版。伴隨工業革命興盛,民主制度釋放出日漸放大的個人主義能量但並沒有為民主制度的「個體」與「社會」二元對立提供相對綜合之可能,其標榜的人手一票全民參與亦並未必兌現。第四屆總統選舉肇始,黨派一直攻擊謾駡,操縱金錢政治交易。民主屬社會、文化和倫理上的生活實踐而非純粹政治概念。盧梭「社會契約論」中的強力轉化為權利、實現社會穩定的統治法則事實上從未得以踐行。歷史上並沒有絕對完美的政治制度,然而,美國選舉制度與民主原則間深刻矛盾和激烈衝突已成事實。通過結構改造和機制更新或將有可能實現其表裡不一,從而避免舊壺裝新酒,名實不相符。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社會學學者、智庫專家及教授
編輯:潘麗麗
來源: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