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君堯
由7月初香港爆發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以後,特區政府先後多次收緊防疫措施,但是相關措施上上落落,朝令夕改,不單對一些行業如餐飲業造成持續打擊,連廣大市民也感覺到抗疫疲勞和無所適從。挑戰遠不止此,現在第四波疫情已經殺到且來勢兇猛。香港不能再這樣坐以待斃,必須採取更多主動措施,三管齊下爭取確診「清零」,爭取兩地通關。
三管齊下即是進行強制檢測、禁足令和發出健康碼。須知當下香港正處於緊急時期,抗疫壓倒一切,目前正是最合適的時機採取行動。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教授更是在城市論壇中贊成收緊社交活動,甚至乎封城,善用健康碼,才可控制疫情!林順潮醫生和梁子超醫生在同一個節目中都大體上支持加強控制,長痛不如短痛。特區政府只要立即採取行動,便可以有機會在2021年新年伊始實現兩地通關,解決香港的困境,滿足民生迫切的需求。
香港有必要推行禁足令
筆者曾在8月呼籲港府推行強制全民檢測,實施14天的「禁足令」以配合相關程序,同時出台健康碼,推動開關。但遺憾的是,「神女有心,襄王無夢」,特區政府並沒有採納建議,導致香港遲遲未能通關。
雖然香港防疫成果相比較於歐美國家,管理尚屬理想,但是比較內地是遠不足夠,連日來每天都有幾十宗確診案例,當中大多為本地案例,還有分布全港各區的源頭不明個案,顯示社區存在隱形傳播鏈,情況令人擔憂。
疫情為香港帶來嚴重影響,今年前三季香港的GDP數字是負8.9%、負9%和負3.4%的增長,訪港旅客由2018年的6,514萬人和2019年的5,590萬人次,到今年人數大跌,整個9月只有9,000人,數字比2019年同期大跌90%。持續不斷的疫情在香港引起了不少社會矛盾,穿梭兩地的民商活動陷於停頓,造成內地與香港兩地十多萬家庭長期分隔兩地,不少港人面臨嚴重的精神壓力,民眾叫苦連天。
日前,紫荊研究院委託香港社會科學民意調查中心訪問逾1,500名市民,調查顯示,九成市民希望施政報告將防疫抗疫作為頭等大事,近七成市民支持特區政府推行全民強制檢測。這已經成為了民心所向。
推強檢禁足長痛不如短痛
危急情況下,特區政府必須要主動出擊,確保香港能夠走出當下困境,在11月19日,筆者舉行記者招待會,希望特區政府當機立斷,一個月時間裏將案例「清零」或將疫情有效地控制下來,採取三管齊下方式去對抗疫情,否則我們通關遙遙無期,香港的經濟和動力便難以恢復過來。
特區政府9月份推行的自願性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有近180萬人參與,找出多名確診者,成效理想。在危急時刻,應該咬緊牙關,痛定思痛,特首已經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正考慮採取更嚴厲的抗疫措施,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也呼籲市民要自律不要參加社交活動,盡量留在家中!專家、媒體都主張加強措施,那就應該要快快採取行動,不能光說不做,而且行動必須要有力度。
為此,有必要採取更有力措施大刀闊斧,為所有市民進行強制病毒檢測,並為通過檢測市民發出健康碼,及根據《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輔助,推行禁足令,迅速封鎖疫情源頭,要求有健康碼者方可外出,三管齊下以達至「清零」效果。
具體時間安排上,特區政府應於12月2日之前實施全民強制檢測和禁足令,以爭取於12月16日前開始「清零」,在連續保持15天「清零」後,便有可能訂目標於明年1月1日恢復兩地通關。至於準備工作,在政府已有的抗疫經驗支持下,只要有決心推動強制檢疫計劃,可以在短短一星期裏做好全民的心理和支援上的準備工作。
長痛不如短痛,從短期來看,強制性全民檢測和禁足令會造成不小的影響,香港難免暫時陷入停擺,但從長遠來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杜絕疫情再出現反覆,有效制止第四波疫情,一時的犧牲,可以換來的是香港社會回歸正常。
筆者認為,應該當機立斷,特區政府盡快研討,進行強制性全民檢測和禁足令,不能再光說不做,等到第四波疫情難以控制時才有所行動。面對疫情,必須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對於香港每一個人來說,都應該下定決心,以短暫的犧牲來贏取長遠的勝利。
特區政府應該下決心將確診「清零」,以及盡早實現兩地通關。第四波疫情現剛開始,時不我待,人心所向,筆者再次呼籲政府下決心採取強而有力的抗疫措施。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爲立法會議員
編輯:嚴駿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