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表示,香港和深圳可以在不同階段的創科生態鏈上緊密合作
中央政府去年(2019)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即透過建設粵港澳企業、高校及科研院的合作平台,把研究、學習及產業結合,讓大學研究有機會配合產業需求,推動科研成果商品化,便能填補香港在科研產業化方面的不足。
倡集中應用研究領域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接受《大公報》專訪時指出,本港大學有基礎科研優勢,惟受以往評估機制影響,教師缺乏誘因鑽研應用型項目。他建議政府應加強主導,研發投入上集中「偏斜」於應用研究領域;做粵港兩地共同關心的實用研究,積極參與到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的建設中。
受限於市場和資本等方面的因素,融入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香港創科的機遇和選擇之一。黃錦輝強調,深圳和香港兩地在創科創業各具優勢,可以在建設「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任務上各展所長。基於科研上「前研後產」的模型,他提出了「深港創科生態鏈」,認為無論是公司、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香港和深圳可以在不同階段的創科生態鏈上緊密合作。
這個創科生態鏈包含上游、中游、下游及出海四個環節。黃錦輝認為,香港的優勢在於「一頭一尾」,即上游的基礎研究和出海將產品國際化以及融資,其中以八大資助院校為首的本港大學,有良好的基礎研究團隊,大多教授都有海歸背景,知識面更加廣闊,他們也擁有外國團隊的脈絡,加上香港生活環境西化,能夠吸引國際知名研究團隊來進行基礎研究。
然而近年在創科研發投入上,香港研發開支僅佔GDP的0.8%左右,而公營研究、即主要由大學主導的比例佔55%,私營比例只有45%。而深圳在私營研究、即以應用為主的研究佔比達90%以上。黃錦輝表示,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構建健康的創科生態,研發開支及私營投入均應有所提高。
公營投入佔本地創科研發投入一半以上,且大學科研項目每年不在少數,為何轉化率低迷?黃錦輝分析,當中存在老師的誘因問題。他說:「本港大學的教師部門每三年左右要被評估一次,在過去十多二十年的評估指標中,我們的指標大都基於基礎研究,論文等,產業化或者說商業化非評估指標之一。」
黃錦輝說,大學研究的主要經費來自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按照過往規定,每間大學的經費中,12.5%會被抽出,以鼓勵學校向其他機構,如研究資助局(RGC)申請更多資助。而RGC支持的項目大多數偏向基礎研究,因而促成大學為「搶回」12.5%的經費,聘請更多基礎研究實力強的教授,「所以過去十幾年請的學者,大多只會寫paper(論文),寫proposal。而教師的評估積分最後亦影響到大學未來獲得的研究經費,形成一個就目前而言的惡性循環,因而愈來愈少人從事產品化研究的工作。」
研究兩地共同關心問題
「慶幸的是,現時教師評估指標中,加入了對社會有影響的因素,如social impact和environmental impact等,不是純學術研究的指標,令老師和學生有做應用研究的誘因。」黃錦輝表示,不同於以往的大學定位,社會逐漸將「Entrepreneurship(商業化)」的使命加於大學,在充分延展大學學術自由、包容和支持教授的研究和教學自由基礎上,學校可以有策略性地聘請更多有應用型研究背景的學者。他續指,政府作為八大院校發展和研究支持者,「可以偏斜地投入更多資金到應用研究領域,就如當年向基礎研究偏斜一樣。」
談到粵港兩地科研合作的壁壘,黃錦輝認為,現時在資源、人才流通和合作領域上均略存在問題,比如數據過河、醫療樣本採集困難、學者互訪申請程序仍待簡化等。「要融合就要改變,現時合作研究的評估機制上,需要兩地專家各自評估,再進行合併。大家需求不同,對大環境的認識不一致,評估上亦耗時耗力。」黃錦輝建議兩地高校、科研機構均可研究雙方共同關心的實際問題,使研究在兩地都能發揮應用價值。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