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文港
早前政府宣布,已跟兩間藥廠達成疫苗採購協議,當中包括中國科興控股生物技術公司的滅活疫苗,以及復星醫藥、德國BioNTech及美國輝瑞(Pfizer)藥廠共同研發的核糖核酸疫苗;兩者都可供應750萬劑,前者首批100萬劑可望最快明年1月到港,後者亦可最快明年第一季到港。
大家都要知道,其中兩個重災區英國及美國分別於12月8日及12日起讓首批國民接種疫苗,當中以醫護、長者等高危人士優先接種,做法合理。雖然,由美國輝瑞(Pfizer)與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在英國向公眾注射首日便出現兩宗注射後過敏反應的案例,但英國亦未有停止計劃;美國總統特朗普更加速批出緊急使用許可。畢竟兩地在入冬以來的感染人數屢創新高,這樣下去當地醫療系統根本撐不住。
國產疫苗經過嚴謹科學驗證
近日在港媒上所討論的,就是港府首批疫苗的來源地問題,反對者更以食物安全舊問題雙題並論,致力妖魔化國產疫苗。中國科興控股生物技術公司的滅活疫苗,以及復星醫藥、德國藥廠BioNTech及輝瑞藥廠共同研發的核糖核酸疫苗,港府已反覆說明,前者來自北京,後者來自歐洲。但反對者仍然鍥而不捨地扭曲事實,指後者也是來自內地。在新媒體尤其自媒體泛濫的年代,以未經證實的消息,很容易矇騙一般市民。稍為有理智的人,卻會多方求證,應不會輕信謠言。
值得留意的是,國產疫苗同樣經過嚴謹科學驗證,跟西方的疫苗一樣,同時需要經過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並且需要通過不同地方的衞生部門和藥監的論證和批准,才可提供給市民接種。
其實,中國在衞生材料及醫藥用品製造業方面已晉身大國行列,有研究引述世衞數據指,估計中國原料藥生產佔全球產量約20%,而英國藥品和保健產品監管署更估計高達40%。也就是說,世界衞生材料及醫藥用品製造,很難離開中國。
當然,中國的生物醫學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我們卻不能否定,中國作為衞生材料及醫藥用品製造大國,港人以至所有人類已無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具國際標準和信譽的中國製造醫藥產品。中國製造醫藥產品的品質和效果,可從港人以至國人每年平均壽命一直上升的趨勢,看到一定信心。
根據國家衞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內地居民人均壽命由1996年的70.8歲,提高到2018年的77歲,同期增長6.2歲。香港方面,根據政府統計處《香港人口生命表2014-2069》數字顯示,香港男、女性長者平均壽命由回歸前1996年的76.7及82.7,分別增加至2019年的分別82.2及88.1,23年間分別增加5.5及5.4歲。可見,我們不能單憑流言蜚語,否定香港以至中國醫藥進步對國人所帶來的巨大貢獻。
要等西方疫苗 長者和香港經濟都難再等
由樂施會、國際特赦組織組成的「人民疫苗聯盟」早前發表聲明,指列強搶訂疫苗的行為,造成全球疫苗分配不平等;如由杜魯多擔任總理的加拿大,所訂購的疫苗數量已超過其國家總人口的5倍,其動機成疑。這樣的行為,會造成西方疫苗正式上市後,近70個低收入國家中,至少九成人無法在2021年接種疫苗。由此可見,香港人若都要等到來自西方的疫苗,根本不切實際,因為高危長者和香港經濟都難再等待。
愛家人、信科學,早及接種疫苗
主流香港人要接受中國疫苗,將於全球尤其亞洲廣泛應用的現實,不應再誤信抹黑和仇恨式討論。及早接種疫苗,愛自己、愛家人、信科學,早及接種疫苗,勿理謠言。
當然,市民接種與否,確有自由。但特區政府亦應立法,不讓未接種者離港;同時亦應查清造謠者來源,追究法律責任嚴懲不貸。中央亦可以盡快容許已接種疫苗而風險已大降的香港市民,以粵港澳健康碼方式進入內地;一方面盡快恢復內地與香港的正常往來,亦可加強市民接種疫苗的動力。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
編輯:嚴駿
來源:橙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