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形容2020年是令人不快的一年。香港受到新冠病毒侵襲,在曠日持久的抗疫鬥爭中,難免產生抗疫疲勞等負面情緒。正當此關鍵時刻,第四波疫情突然來襲,而且整體情況較上一波更加嚴峻,連續數天確診個案超過一百宗,當中更有不少屬於源頭不明的個案,反映有為數不少“隱形病人”潛伏在社區內,確診個案涉及不同地區、不同社會背景。目前,疫情仍未有明顯緩和的跡象,截至12月中,在公立醫院的離世個案已經超過120宗。感染者眾,病情亦急,公立醫院的隔離設施再次面對沉重的壓力,連同深切治療部的容量也接近飽和的水平。面對肆虐的疫情,我們不失時機,採取更主動的抗疫手段,而扭轉疫情的關鍵,端賴中央和特區政府正確的政策方針以及全體香港市民精誠合作、積極防疫抗疫。
文|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 范鴻齡
2020年9月至今,香港公立醫院進行了超過20萬次入院篩查,成功識別出超過120名隱形的確診患者,變相成功阻截了120多條傳播鏈
第四波疫情來勢迅猛,病毒在短時間內透過不同的社交場所及活動擴散到全港各區,而今波疫情病人的情況亦與過去有頗大分別。首先,入住公立醫院的嚴重個案,年齡層不只集中在長者,亦有較為年輕的個案,部分在入院時已立刻需要插喉協助呼吸,甚至要使用“人工肺”維持生命。前線醫護人員觀察到有確診病人入院後短時間便出現“插水式”轉差。根據臨床的經驗,過往入院的危殆患者中,有部分最初並不察覺自己受到感染,初期只有輕微咳嗽及發燒,導致延遲求診,病情到第二周會演變成“細胞因子風暴”,出現肺炎病徵及發燒。
防疫的主調:
“早識別、早隔離、早治療”
“早識別、早隔離、早治療”仍然是防疫的主調,疫情來勢洶洶意味著將會有大量的住院需求,醫管局在新一波疫情暴發之初已行動,多管齊下應對。
在“早識別”方面,醫管局一直支持特區政府的“加強化驗室監察計劃”。醫管局轄下的40多間普通科門診診所,在11月初開始增加樣本收集包的派發時段,個別選定的診所星期六、日特定時間亦增設了派發樣本包的服務。另外,為了進一步方便市民領取樣本收集包,鼓勵自覺有較高風險及輕微不適的市民參加檢測,先在11月初在3間普通科門診診所試用“自動派發機”。由於試行運作效果理想,市民的反應正面,醫管局隨後陸續於選定的普通科門診診所增設更多“自動派發機”,目前已有接近30部,一方面可以方便市民領取樣本包,亦可以讓診所集中人手處理日常病人服務。
由於社區存在大量沒有病徵的“隱形病人”,為了避免該等病人在入院後造成院內感染,公立醫院在9月推行了全面的“入院篩查”措施。所有入院病人,不論所患的疾病為何,在入院後都會獲安排進行新冠病毒測試,如果結果呈陽性會立即安排隔離。9月至今,公立醫院進行了超過20萬次入院篩查,成功識別出超過120名隱形的確診患者,變相成功阻截了120多條傳播鏈,對防止出現院內感染作出巨大的貢獻,保障了醫護人員及病人的安全。
積極應對,擴容隔離設施
根據外國的經驗,面對傳染性極高的傳染病,如果隔離設施追不上高速增長的確診個案,整個醫療系統往往會被一下子拖跨,繼而令疫情失控。醫管局意識到當中的利害關係,因此在第四波疫情來臨前已著手研究各種擴容的方案。現時公立醫院的一線及二線隔離病床分別大約有1,250及660張,但面對第四波疫情初期每日的確診人數過百,隔離設施面對重大的壓力。
醫管局在11月25日重啟亞洲博覽館的一號及二號展館,作為“社區治療設施”接收病人,最多可提供約900張病床。由於每年12月是本港的季節性流感高峰期,在流感夾擊下,預計公立醫院的病床需求進一步急增,加上每天確診的個案數字高企,醫管局立即調動資源及人手,在重開一、二號館8日後再啟用亞博館八號和十號的相連展館作“社區治療設施”,額外再提供約500張病床。
位於亞博館八至十一號展館的“社區治療設施”得到中央政府及深圳市政府的支持,借鑑了內地的防疫經驗,可合共提供約1,000張病床,當中包括40個獨立的負氣壓艙。負氣壓艙可為有需要的病人進行其他檢查及治療程序,亦可以用作接收家庭群組。
抗疫是全香港人的事,有一班“有心人”願意在香港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加入抗疫的行列。圖為醫管局的醫護人員在抗疫第一線
為了讓確診病人能儘快安排接受治療,亞博館的“社區治療設施”早前已開始二十四小時收症。截至12月中,整個亞博館的“社區治療設施”為超過1,300名病人提供服務。疫情發展難以預測,但必須做好準備迎接任何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在中央及特區政府的支持下,位於亞博館外的臨時醫院工程即將完工,預計最快可以在2021年第一季投入服務,額外提供多800個床位,連同現有的隔離病床及“社區治療設施”,預計明年初醫管局會有約4,600張病床,可供應付未來疫情的需要。
緊守崗位,站在抗疫最前線
我已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提過“人”才是醫管局最重要的資源。新冠病毒的疫期已延續了超過十二個月,醫管局的專業團隊一直緊守崗位站在抗疫最前線。當中有很多辛酸不為外人所道。我知道有前線醫護為了避免感染家人一直選擇在酒店獨自居住,也有醫護自願一直待在隔離病房照顧確診病人。我衷心向我尊敬的同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抗疫是全香港人的事,有一班“有心人”願意在香港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加入抗疫的行列。其中一位女醫生令我印象深刻,她在組織家庭後,因為要全職照顧小朋友,因此暫時離開了醫生的行列,但繼續當醫生貢獻社會一直是她的心願。她最近主動參加了“自選兼職計劃”,到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幫忙照顧確診病人。另外,亦有已經退休的舊同事因為疫情暫時放下退休生活到亞博館工作,他們視香港為自己的家,願意用自己的專業投身抗疫的行列,這種無私的精神令人感動。
抗疫是全香港市民的事,在此再次提醒市民在疫情期間必須要時刻佩戴口罩、保守社交距離和避免任何形式的聚集。另外,為免出現延誤醫治的情況出現,市民要緊記即使只有發燒和喉痛等輕微病徵都要及早求醫,不要覺得留在家中休息幾天便會自行痊癒,因為有部分病人可能出現了“無聲缺氧(silent hypoxia)”的現象也不自知。有病人入院後躺在床上不察覺有氣喘問題,輕鬆在床上“打機”,但下床前去只在幾步之遙的洗手間時就感到氣促,其實病人的血氧含量可能已低於90%,市民對此必須多加留意。
再次感謝在過去一年默默付出的醫管局員工,是你們的專業陪伴香港市民面對漫長疫情。希望2021年疫情能儘快消退,香港能全回正軌,繼續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