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雲超
日前,偶然發現公眾號一載訊息:校園裡的戲曲盛宴—-10月27日下午,安徽省界首市文廣新局「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界首中學,為師生們帶來一場戲曲盛宴。界首是地處皖西北與河南交界的縣級市,近年來以科技創新與工業發展在皖北地區及淮河流域名聲鵲起,但沒想像到能夠在基礎教育上也有創新之舉。筆者應約正在撰寫中國基礎教育方面的文章,因之索性就此藝術進校園落筆。
同樣屬於皖北地區,以注重改革、橫向聯合、東西兼蓄,藝術素質教育並重的阜陽幼專以及近年來以藝術培訓效果卓越而引起關注的渦陽縣鴻志教育在去年暑假調研期間,印象亦頗為深刻。雖然辦學性質和規模不同,但從高等院校到高級中學再到社會辦學三位一體初步形成藝術教育多維度系統性結構看,以個體為中心、成長為前提、創造為宗旨、參與服務社會為目標的培養機制在某些地區初露端倪。
文化藝術催生創新思維的內在邏輯
戲曲進校園弘揚民族文化,屬於愛國主義教育範疇。和音樂美術類似,它還具有另外兩個功能:一是間接調整教育機制,逐漸偏離應試教育,豐富個體精神生活,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從而實現教育以人為本;二是製造人文環境,改善創新氛圍,誘導創新思維。藝術是創新永不褪色並充滿感情色彩之源。創新需要外部刺激,其前提是假設問題,而質疑和假設的條件是想像力。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卻因傾向於機械重複和有意灌輸而不同。
藝術活動對個體想像力而言並非刺激規則化思維,預知性接受教育無可替代。它為發現與提出問題提供土壤。提出和假設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它通常屬於之前尚未熟知範疇或是某個階段未知數。有學者做過調研,通過調查分析方法比較接受不同類別藝術教育的學生創新人格特點,從實踐上進一步探索藝術教育在學術創新素養中的潛在促進作用,比如美術可以在造型、空間、色彩、肌理等方面審美判斷,培養個體情緒、直覺和邏輯思維,致力於理解視覺語彙實現獨特表達。
研究發現,學生越是低年齡、低學歷和淺閱歷,提出問題越大膽,越具挑戰性和不受限制。成年人由於經歷主觀非尋常體驗從而缺乏語言符號及其成長過程中有意接受的觀念影響,因此不具獨創性。創新是思維的方式,是習慣性而非通過教授或強化獲得。它從未碰觸過的顛覆性思維活動,是人的天性在藝術環境中的本能反應,也是天人合一逐漸內化過程。創新思維不是臆造和塗鴉,它源於周遭各種資訊和存在,藝術和生活環境是創新思維之基礎,創新又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堪稱民族進步之靈魂。
腦科學表明,藝術教育相對於數理訓練對大腦區位功能有不同影響。藝術作品作為創造性思維模式成果放大了宇宙間生生不息生命之道。朱光潛先生認為無論做哪一行學哪一科都涉及音樂、繪畫和文學。文藝復興作為大學教改復興運動,亦不乏最早意識到恢復擁有人類創造性思維模式及功能的先驅。創造性思維活動超出處理周圍環境與自身問題進行的心裡體驗並不受制於外在因素以超越條件反射的天性釋放出來。現實中對創造性思維的低估是源于對人文環境和藝術教育作用的偏頗認知。
創新是綜合國力競爭之核心要素
綜合國力競爭核心是創新競爭,世界經濟發展動力長遠視之同樣源自創新。國家近期提出全面提高育人品質,增強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針對性和實效性,強化基礎研究,促進科技發展和產業振興。10月22日,教育部在山西召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暨教學工作會議,教育部長陳寶生強調把握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職責及會議部署的每件事從紙面落到地面。但是,藝術教育和創新環境不是狹義的校園活動和課堂任務,亦非將音體美由副科變主科,成為升學必修課就算了事,新一輪藝術應試惡性循環應有預見性並積極宣導在全社會製造人文氛圍及創新環境。
不久前在廣東和安徽多個場合筆者談及基礎研究和基礎教育話題,也不時向教育主管領導、師範院系學者及藝術專業人士尋求答案:過去四十年,中美中歐科技文教及學術互動密集,學校學者學生交往頻繁,專案合作及實驗室建設具有深入性、全面性和規模性。如今中國遭遇西方圍堵,如若果真脫鉤,如何因應人才斷流問題不算是偽命題,而是每一個知識份子和公職人員思考和踐行的戰略課題。由於政策沒有強制性及法律法規護航,專家認為在理論、政策與實踐之間或因存在真空而違背教育初衷及國家意志。
肇始于兩年前中興和華為現象使國人對基礎研究和自主創新頓悟和覺醒。政策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以各種途徑論證基礎教育的核心地位和素質教育的原創動力,認同素質教育的核心前提是環境和藝術,囊括音樂、美術、戲曲及根植于中華文明和文化遺產等不同層面的各種文化精髓和藝術形式。學界建議以立法方式確保基礎教育和基礎研究不受功利主義、形式主義及應試教育干擾,或以班級、學校及省市為試點延展和推廣,不能一陣風雨過後歸於平靜,重蹈覆轍,只說不做。
啟動創新依賴創新思維而非扎實基礎
2009年經合組織統籌開展的國際學生評估專案(PISA)測試中,上海三項評估獲首位引起了全球對中國基礎教育改革成果和實踐經驗的密切關注和充分審視。中國近年來基礎教育頗有建樹,截止2019年底國內幼稚園普惠園覆蓋率達到76.01%,」十三五「基礎教育水準進入世界中上行列。中國學生被普遍認為學習勤奮基礎實在,但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學術界地位不高且競爭力不足;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基礎教育特別是數學等基礎學科水準偏低但卻支撐一個完善發達的高等教育體系而且創新成果層出不窮。
實用主義哲學盛行的美國在基礎教育上並不實用。越是優秀教育機構和傑出教育者傳授的東西似乎越「無用」,越是不務正業對「無用」東西感興趣的學生似乎越富有卓越未來,成為貢獻社會之有益公民。港大陳志武教授認為中國學生教育中難有快樂且不快樂時間一再提前,喚醒孩子心中潛能的教育價值沒有顯現,優秀學生和傑出學者之關聯也不甚顯著,學校教育有效性需要質疑。教育宗旨是喚醒而非塑造,知識不能依賴傳授而要誘導和啟發自我領悟。教育過程是觀察體驗思考和發現過程,不可以所謂扎實基礎束縛創新思維阻礙創新意識。
改革需要順勢而為及因地制宜
中國基礎教育改革伴隨對外開放力度加強正同步深化。雖然中國過往40年從美國、英國、芬蘭和以色列等國借鑒經驗、嫁接專案、培育全球思維,然而同時忽視和疏離了本土化思考。人類發展進程必然隨經濟週期變化和社會結構調整而呈現快慢和興衰週期。近現代科學技術進步主要源于歐美經濟社會發展。進入21世紀東方文明和中華復興新紀元,新一輪科學革命和技術浪潮隨著經濟發展把以中國為龍頭的東亞100年推入快車道,孕育基礎教育新思維正當其時。
科技沒有國界但教育卻有地域。基礎教育涉及大政方針和服務導向而且受制於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東方不缺少科技土壤,亦不缺乏創新機制和教育理念。國際秩序變化和全球格局重構,促使中國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因循政治經濟大變局順勢而為,重新定位。經濟思維可以側重內迴圈而教育節奏同樣可以因循現實步履,側重傳統文藝和中國元素諸如戲曲進校園之本土化思維,傾向性利用地域文化和傳統藝術在個體成長、創新思維及公民意識三個維度統籌兼顧系統提升。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中小學生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課程及相關實踐活動納入學業,促進學生藝術愛好及藝術素養,全面提升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能力,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構建政府、學校、社會等多元參與之評價體系,開展教育評價國際合作,彰顯中國理念,貢獻中國方案,扭轉非科學教育評價導向,提高教育治理水準和能力,剷除功利主義頑瘴痼疾,為新時期教育觀和人才觀提供指引。有理由相信,中國基礎教育很快迎來科學春天。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社會學學者、智庫專家及教授
來源: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