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煒光
不少港人仍眷戀港英統治年代。
2021 是我們國家的首個百年,也是黃絲大範圍鬧抑鬱的一年。筆者沒有水晶球,但不妨推想一下。
黃絲最大的問題是:不肯承認香港是中國一部分,硬是眷戀他們心目中的「美好的、昔日的香港」。其實香港在港英統治下是不堪回首的年代;以筆者為例,縱使是香港大學畢業,只是因為曾任1984 年港大學生會會長,支持過香港回歸,到了1985年畢業時擬投考廉政公署的社區關係主任(筆者一向喜歡傳訊工作),於是廉署連表格也不肯發給筆者。
港英那種視廉署為其打壓工具,不容不忠於港英的港人加入,彰彰明甚。但黃絲只顧「圍爐取暖」,沉溺在他們想像中的「殖民末期的美好香港」中,這也是為什麼一眾畏罪潛逃的黃絲,這麼喜歡找末代港督的原因。受這種濃得化不開的戀殖情意結影響,只會令黃絲在我國首個百年期間,更感鬱悶。
黃絲的另一心結是:縱使勉強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但在他們心目中:香港人還是「高人一等」的「中國人」。「內地成功一面我不看,內地不足一面我放大」。於是,黃絲會視愛國港人為「舔共」,拒絕與愛國港人接觸。筆者有3位由大學時代便認識迄今逾30年的朋友,由佔中開始便拒絕和筆者接觸。
縱使在 2019 年初時在另一朋友婚宴上遇到,筆者主動和她們打招呼,她們也視而不見,視筆者為異類。 然而在今天氛圍下,尤其內地抗疫成功而香港因為不願學內地而「愈抗愈疫」下,在證明香港肯定不是那麼「高人一等」了,故上述的黃絲除了抑鬱,只能是抑鬱。
由於黃絲主要生活在「黃色舒適圈」(yellow comfort zone)內,他們不是教師、便是社工甚或專業人士以至公務員或公營機構人士(也有在大地產集團工作的),於是他們可以仗着公帑或老闆的財雄勢大,繼續「黃」下去,但自2020年12月開始有公務員要宣誓效忠這一要求,筆者相信政府資助機構也會有此要求,故有相當一部分黃絲在2021年又要抑鬱了。
又有一些黃絲自詡「世界仔」,要吃盡中西方好處,一面拿着五眼聯盟國家護照(包括BNO), 一面又回內地開拓商機。以前這種典型「韋小寶」式的左右逢源,「一面和康熙友好,一面又和陳近南親善」,在美國沒有主動挑釁我國時,還行得通。
但自2019年反修例運動爆發,黎智英等人鼓吹「趁(中共)病,攞佢命」(2019 年5月16日黎智英文章標題為:《行出來,趁佢病攞佢命》),當美國及五眼聯盟已面目猙獰地要我國天下大亂的今天;港人必須作出抉擇,你是效忠國家,抑或效忠美國等西方國家?而你手中的護照便能說明一切。你要繼續在香港或內地吃國家「改革開放」的紅利,可以;但你不能一面「吃國家的飯砸國家的鍋」,更不能拿着外國護照又要身居廟堂之上。
最後奉勸一句黃絲們,不要再發什麼「光復成功煲底見」這類春秋大夢了。你們以孫中山為榜樣,其實是辱沒了孫中山,因為孫氏的愛國心之濃,非你們這幫「世界仔」所能理解。再者,孫中山身處的是腐敗無能的清末,和今天正在奔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武帝旌旗在眼中」年代,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故筆者預期今年有一個行業會其門若市,那便是心理治療師!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前新聞統籌專員、公關顧問
來源:橙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