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秉堅
香港特區政府現正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進行諮詢,香港的經濟在疫情的影響下受重創,不少行業都出現裁員潮,甚至結業潮,最受影響首當其衝的是打工仔。雖然有部分人能夠轉工轉行維持生計,但亦有部分人因種種原因未能找到新工作,被迫節衣縮食維持生活,更有不少家庭已經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更有媒體報道,露宿者出現人數增加和年輕化的趨勢。
據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顯示,2020至2021年度政府在社會福利開支為939億元,年均增幅為12.9%。而關愛基金推出了57個援助項目,涉及總承擔額約170億元,受惠人次超過177萬。這些扶貧措施是就著社會在一般情況所需的開支,並無計算在疫情下的經濟突然出現問題的家庭或人口。
筆者一直推動過渡性房屋項目,通過自負盈虧的方式以及向政府申請資源和合作的模式進行,期望能夠減輕基層家庭在房屋上的開支。據瞭解,政府積極推動因疫情而空置的酒店和賓館客房作為過渡性房屋,一來可以解決現正輪候公屋申請人的住屋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藉此扶助生存困難的酒店和賓館業。
「安居樂業」是市民的基本希望,政府應鼓勵地產商和慈善機構合作推出更多過渡性房屋,將有助市民「安居」,慈善團體也可以提供各類社會服務,支援有需要的家庭。同時,通過這類租金較低廉的過渡性房屋,輪候入住公屋的家庭可以積累儲蓄,未雨綢繆;待疫後經濟複甦時,就業環境改善時,這筆積蓄隨時會轉化為購買力,接著刺激本地經濟,從而促進就業。
疫情始終都有結束的一天,但社會問題並不會因此而解決,疫情更會衍生出新的社會問題。有見及此,特區政府必須做好防疫抗疫工作,社會各界、立法會議員更要在防抗疫情和經濟複甦問題向政府出謀獻策,監督政府做好抗疫工作外,為社會注入正能量,共建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註冊社工、香港菁英會副主席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