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芷淵
上周初,特區政府首次完成封區強檢行動,筆者撰文稱,行動有三大問題:一是錯過最佳時機,二是欠缺有效追蹤,三是細節有待優化。接下來一周裏,當局又先後進行多次封區強檢行動,甚至一晚同時封四區。行動時機、效率、細節等等明顯大有改善。特區政府終於從「佛系」抗疫,轉向主動出擊。不過,多次封區強檢,揪出的確診個案似乎與圍封程度不成正比,社會上認同肯定和批評質疑的聲音參半。
「港式封區」短期內漸趨常態化,能揪出隱形患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認清挑戰和問題癥結,對症下藥,優化抗疫措施。
增資訊透明度懲不合作「逃離者」
晚上7點正,警員以「百米衝刺跑」的速度,邊跑邊拉起封帶,圍封需接受強制檢測的受限區域。這是其中一次封區行動中,真實發生的一幕。網民笑說:「不就封個區,不到12小時就解封,用得着嗎?」
看似諷刺,實則反映了隱藏的問題:一是居民配合度不足,不少受限區居民聞風「夤夜潛逃」,或當局拍門無人回應;二是當局說明仍不夠清晰,不少居民連能不能出門扔垃圾、持有陰性檢測證明是否需重檢等都感疑惑,產生恐慌逃避情緒。
有居民抱怨,晚餐時段封區,半夜要下樓排隊檢測,第二天還要上班,或多或少影響休息,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抗疫需要全民配合,當局採取的「港式封區」已盡可能減少對居民的影響。
「港式封區」只是第一步
另一方面,當局也應明白,若受限區域內的隱形患者趕在封區前離開,只會將病毒帶進其他社區,造成反效果;若要令市民更接受緊急封區行動並主動配合檢測,政府必須提供更清晰的指引,包括封區時效、檢測安排細節、後勤配套措施、封區期間物資派發安排等資訊。同時,應嚴懲故意離開受限區域或不應門的居民,以及為區內未能歸家的人士,如區內餐廳及店舖員工等提供臨時休憩點。
政府早前宣布,任何大廈若有一宗源頭不明個案即須強檢,工作場所有兩宗或以上確診須強檢,而未來一段日子裏,更不排除每天都進行「封區強檢」。有評論指,措施實施得太晚,但晚做總比不做好,大方向是對的。
不過,「港式封區」與內地或海外的做法不同。內地或海外的「封區」「封城」叫Lockdown,例如禁足隔離14天,所有市民不得離開家門,務求達到個案清零。「港式封區」則叫Restriction-testing Declaration,目的是為強制檢測,檢測完成就解封,過程不足12小時。
換言之,「港式封區」只能盡可能強制居民檢測,在「高危區域」揪出隱形患者,但若盼望透過一次「港式封區」就可「個案清零」,是不切實際的。香港人煙稠密,隱形患者遍布全港,單靠一次檢測,難保居民沒有中招,潛伏期沒過,就無法證明該人士絕對「安全」。
從公共衞生學的角度來看,有一個衡量傳染病爆發狀況的常用指標,叫基本繁殖率(R0值),即一個患者平均會傳染給多少人,通常數值大於1就代表當區出現爆發,大於2則屬於「大流行」。
香港當局或許可以參考類似計算方法,定出本地清晰的「封區」準則。例如,當某大廈或地區出現一定數值的累計個案或呈現上升趨勢時,就馬上採取「封區強檢」;個別情況嚴重者,可考慮以Lockdown的「封區」行動,圍封當區7天至14天,務求真正「走在疫情爆發前」。而更重要的是,定下清晰指引並讓市民清楚知道,減少居民的不安和恐慌感。
關關難過但關關過,香港也並非毫無經驗。2003年SARS,香港曾封鎖淘大花園E座10天;2009年豬流感,當局封鎖灣仔維景酒店7天,兩次行動都取得成功。新冠肺炎疫情已成為一場「持久戰」,特區政府終於從被動防禦轉向積極管控,怎麼說都是一個好的開始,但願當局接下來能進一步精準打擊,有的放矢地帶領香港抗擊疫情。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鳳凰衛視高級記者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