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化的條件和環境,決定中國城市化上半程既遵循規律又與眾不同,進一步決定中國城市化下半程的新趨勢和新格局。總體上,全國國土空間體系將走向城市化和一體化。在人口城市化率超過50%後,人口的空間集聚從以鄉村體系為主體轉向以城市體系為主體。“十四五”及未來15年中國城市體系將逐步演化為城市群、大都市圈、城市、城區、小城鎮等多層嵌套的城鎮體系。在此基礎上,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得以繼續推進。以城市為本底、城鄉一體的國土空間將基本形成。
在經歷打工就業主導、徵地拆遷主導的城市化之後,升學就業以及享受生活正在成為主體。圖為2020年5月15日,重慶西南大學迎來疫情以來首批返校大學生(圖:新華社)
城市化是農業社會向城市社會的過渡狀態,是人口及其活動從固定分散的聚集向固定集中的聚集的轉變過程。具體表現為四個轉化:人口轉化即從農民變市民,交互轉化即從農業變非農,空間轉化即從農村變城市,產出轉化即從農業產出轉向非農產出。中國城市化的條件和環境,決定中國城市化上半程既遵循規律又與眾不同,進一步決定中國城市化下半程的新趨勢和新格局。
城市人口趨向知識化
人口規模、人口結構以及人口需求的層級和結構的變化決定:“十四五”及未來15年,作為城市化主體的人口城市化將呈現新的趨勢和格局。第一,長壽化和知識化與人口城市化同步。基於目前的水平和增速進行趨勢預測:按每年提升0.7個百分點,2035年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70.5%;按每年增長0.3歲,未來15年人口平均壽命將增加4.5歲左右,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將接近4億人;按每年淨增500萬人,2035年人才總量將超過2.6億(人才包括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等)。第二,大學生與農民工分別是增量和存量城市化的主體。在經歷打工就業主導、徵地拆遷主導的城市化之後,升學就業以及享受生活正在成為主體。據估算:未來在每個年齡1,000萬左右的城市化人口中,有500萬及以上是鄉村籍大中專學生、畢業生;通過配偶隨遷、子女隨遷、父母隨遷帶來的人口從鄉村向城市以及城市之間的隨遷形成隨遷人口城市化。生活人口城市化即為享受城市生活環境而遷往城市的人口數量也將不斷增加;徵地拆遷人口城市化增量即失地城市化人口正在繼續減少,1994年最高值為800萬人,而2015-2018年平均為224.6萬人。農民工將成為存量深度城市化的主體。從2011年起,外出農民工進城開始呈逐年回落趨勢。第三,大學生和農民工在區際間雙向梯度轉移和流動。一方面,年輕的大學生從鄉村、非都市圈城市群的小城市、中西部城市,向東部城市、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流動。另一方面,年長的農民工從東部城市、中心城市,向中西部城市、中小城市的家鄉返回。農民工跨省流動2016-2019年分別下降1.5%、1%、1.1%、1.1%。第四,城市化人口的職、住與公共服務趨向一體化聚合。在中國城鎮化經歷了初始的“職城住鄉,職住分離”(即在城市打工,在農村建房居住),到當前的“職城住城,職住分離”(即在外地城市打工,在家鄉城鎮置業),未來還將經歷“職城住城,職住一體”(即職住同在一日通勤圈的城市裡),以及更遠的未來“職住城鄉,職住一體”(即職住同在一日通勤圈的區域裡)。人口與權利走向一體。在中國,城鎮化經歷了初始的“人口與權利完全分離”(即轉移人口在城市,但是包括公共服務的所有權利在戶籍所在的農村和城市),到之後的“人口與權利部分分離”(即轉移人口在城市,其部分公共服務在謀生的城市),未來或將“人口與權利完全一體”(即轉移人口的權利與人一體,隨人而動)。城市產業發展呈現數字化
需求升級、技術創新、產業鏈新趨勢和國際環境變化決定:“十四五”及未來15年,作為交互活動主要內容的產業發展將呈現新的趨勢和格局。第一,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大規模的住房和基礎設施城市化結束,製造業成本上升導致國際產業轉移,進而導致製造業佔比的快速下降。而生活城市化導致多樣化的服務業增長,城市產業將從生產製造轉向生活服務。但是製造業佔比下降並不意味著規模下降,在外部環境不確定和科技創新的背景下,無論傳統產業中端製造業,還是新興產業高低端製造業都將得到充分的發展。第二,產業數字化日益廣泛。數字化將使城市社會從有形的物質生產、消費、交換為主導,轉向無形的物質即知識信息數據的生產、消費和交換為主導,將深刻改變城市的製造和服務產業體系。疫情將加快產業體系重塑進程。數字技術不僅在改變傳統產業,而且將淘汰一些產業。藉助數據和智能技術,新型智能製造和智能服務將廣泛興起和繁榮。數據技術還將深刻改變產業業態和工作場景。第三,經濟全國化不斷加強。一方面國內完整產業鏈將逐步重建,另一方面全球產業鏈的部分嵌入或將升級。全國城市區域將從整體上的全球工廠轉向分別的國家創新中心、製造中心、加工基地、資源基地、消費中心、服務中心。全球城市、世界都市圈和城市群將提升為國家或世界的創新、管理、服務和消費中心。國家重要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將成為國家和區域的創新、製造、管理、服務和消費中心。一些區域中心和中小城市將成為資源開採、產品加工和專業功能基地。第四,經濟空間形態多層嵌套化。在城市集群和產業鏈集群的雙重趨勢作用下,未來產業鏈的主體空間形態將趨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化。與此同時,基於人口、區位條件、公共產品布局,以及非農產業發展趨勢,在多層嵌套的城市體系空間上,將形成多層嵌套的產業和產業鏈體系。第五,產業經濟雙層流動和變化。經濟發展和外部環境都決定產業鏈將重新布局。一方面,中低端製造業向中西部、大都市周邊、中小城市遷移,中西部尤其中部、大都市周邊和區域中心城市的產業將崛起。另一方面,中高端創新產業向東部、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核心區布局和轉移,東部中心城市、中西部中心城市的產業將依次升級。
城市環境的智慧化改造
城市內部環境,包括土地空間結構、公共產品供給等,在經歷上半程的規模擴張之後,加上創新技術的應用,“十四五”及未來15年將轉向質量提升。第一,從規模擴展轉向密度提升。城市建成區面積增長在2012年達到2,161.48平方公里的峰值後開始逐步放緩,2011年約為5.0%,2015年為3.1%,比2011年下降約2個百分點。而人口城鎮化和土地城鎮化的彈性系數2010年首次大於1,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1.2、1.3。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城市密度目前相對較低,未來15年以優化結構、盤活存量為主導,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都將不斷提升。第二,從開發建設轉向智慧化更新改造。在經歷30多年城鎮住房及基礎設施飛速發展後,城市進入住房及基礎設施基本飽和的階段。2019年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9平方米左右,居住在鋼筋混凝土或磚混材料結構住房的戶比重為93.5%,住宅外道路為水泥或柏油路面的戶比重為93.4%,有管道供水入戶的戶比重為97.7%。下半程城市化將轉向住房及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升級。與此同時,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技術,不僅催生了新型基礎設施,而且將對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新改造。未來15年城市將實現智慧化改造。第三,從基礎設施建設到公共服務的供給。在城市化的上半程,從1992年到2013年,中國基礎設施投資呈兩位數高速增長,但是公共服務尤其是優質公共服務還比較缺乏。在城市化的下半程,教育、醫療、文化、體育、休閑、養老等公共服務尤其是優質公共服務及其相關的基礎設施將成為發展的重點。
城市空間的星雲化分布
在“十四五”及未來15年,中國經濟活動的區域將在聚集和分化中實現形態重塑。一方面,在各個空間尺度上,一些中心地區將擴張和崛起,另一些邊緣地區將收縮和衰退;另一方面,在大尺度聚集的地區,同時存在小尺度擴散。儘管中國地域遼闊、各地情況有所差別,但總體上,呈現以下特點。第一,中心村將逐步城鎮化,邊遠村將進一步萎縮。農村非城市化人口在空間上將進一步聚集,農業規模化經營將進一步擴展。市場主導加政府引導,一些區位等條件較好的中心村和居民點將逐步擴張升級為小城鎮,成為農村居民主要棲居地和農業生產指揮中心。另一些區位條件較差的邊緣村和居民點將持續萎縮和消亡。第二,中心鎮逐步城市化,邊緣鎮將部分衰落和消亡。在農村城鎮化過程中,發達地區的中心鎮、重點鎮、人口稠密地區的城關鎮將逐步形成發展為城市。落後地區的小城鎮、邊緣地區的小城鎮大多在萎縮中維持,邊遠落後區域的小城鎮有可能消亡。第三,中心城市將大型化,邊緣城市將收縮、降級或消亡。受經濟利益引導,一些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較好的地級和縣級市將大型化。而一些經濟落後、人口稀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較弱的地級和縣級市將繼續收縮和降級。《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4-2018年,507個城市保持了城區人口正增長,有122個城市出現了城區常住人口減少。這一趨勢將在未來15年持續。第四,大中心城市將大都市圈化,並依次升級。在強二線城市崛起之後,弱二線城市以及部分強三線城市將依次崛起,與此同時,這些中心城市將從單中心大城市轉向多中心的都市圈。根據課題組模擬和預測:未來大城市將發展到103個左右的都市圈、1,474個城市和城區,以及近2萬個鎮的多層次嵌套結構。第五,大都市圈呈現大城市群化,城市群走向巨型化。城市群在“十五”期間開始萌芽發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將使得城市群走向巨型城市化地區化。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成渝等巨型城市化地區將逐漸一體化。這些區域將是以城市為本底的城鄉一體的城市化地區,形成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小城鎮多層嵌套,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的地區。根據課題組模擬和預測:未來中國將有17個城市群。第六,中心區域將向擴大化和網絡化發展。2013 年後,隨著東部中心經濟要素的擴散以及現代交通網絡體系建設帶來的顯著時空壓縮影響,東部地區及其近鄰的中部地區構成的中心區域,中部區域在東中一體化加速城市化和崛起。北至京呼線、東南臨海、西抵東經110 度經線附近山區綿延帶的網絡狀城市體系,聚合成“一網”的趨勢愈發明顯。東中部地區已經成為中國人口的主要承載地,2019年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重已經達到了65.11%(見圖)。而根據《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8》,2020-2021年中部地級以上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相對於2015-2016年平均上升15.5個名次。(作者分別係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研究員,中國社科院財經院博士)
監製:連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