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漢權
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出席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文化認同是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筆者認為,習主席有關的講話,是言簡意賅,這對全世界的華人,特別是今天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教育界而言,更值得深入思考,並付諸實際行動以回應文化認同此一重要論述。當一個國家文化失落,民族團結與和睦就愈形困難,國民身份認同的危機就愈演愈烈,麻木不仁,後果堪虞!
中國是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國家,日月星辰,民族摶成,川流不息,漢滿蒙回藏以及各個民族,求同存異,既孕育統一、共同的語言、文字、制度,建構國族身份,國民付出應盡的義務並享有國家保護的權利;同時,各族保留獨特的生於斯、長於斯的風俗與生活習慣。此一綜合的寶貴積澱,可概稱之為中華文化!
既孕育統一又包容並蓄
自有可信文字記述以來,中華文化近五千年傳承永續。山川河嶽,吾土吾民養就的中華文化,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可觀、可用、可永留內心深處,代代相傳,並能廣披四海,這就成為文明,跨越了大江大海、崇山峻嶺,儼然已成為世界文明極為珍貴的一脈!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就從歷史的大視野預估中國將於二十一世紀會再次興起,成為世界舉足輕重的國家,湯氏的理由有兩點,其一是中國經濟的潛藏力量的發揮;其二是中華文化復興,將衍生強大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有國就要文化承托,文化生生不息。而國族向心所在,文化認同從何而來?筆者始終認為從國史的認知而來,惟有在國史的長河裏,方有國學(中華文化)可述,國情可知,國史告訴國民,先民艱苦奮鬥的拚搏,這是有國之最根本;不懂春秋戰國漢唐宋元明清,又怎樣了解學術上的百家爭鳴、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清章回民國新文學之深邃奧妙;並與時代相適應?當讚歎改革開放四十年之偉大,亦必會追蹤中國歷代都有長期重視民生經濟科研醫學建設的優良傳統!
文化成就從國史可見
現借用國史教育中心(香港)舉辦的「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20」,以「科教興國,經世濟民」為題的五位歷史人物選舉,當中包括:東漢張衡,中國古代著名天文學家,著有「候風地動儀」,「漏水轉渾天儀」等;南北朝祖沖之,數學家、天文學家,著有《綴術》、《大明曆》、《安邊論》等。為人所熟知重大成就乃對圓周率的計算與研究,其對圓周率的計算結果(推算至小數點後7位數),100年後才被超越;北宋沈括,中國古代著名地理學家,在物理學、天文學、數學、地學、生物醫學、化學等方面均有重大成就,曾編成《天下州縣圖》、著有《夢溪筆談》等;元朝郭守敬,有名的數學家和水利專家,精通算術和水利工程,創立了水壩的基礎構思(洩水和節水思想);明朝李時珍,醫學家、藥學家,著有《本草綱目》等,勘誤及總結歷代所有藥材的資料,成為震驚全球的醫學巨著。
從幾位中國歷朝歷代醫藥、科研、築橋的專家成就看,當可證明中國科研及醫學文化的底蘊的深邃,亦可理解為何中國在短短四十年改革開放於天文、科研、醫學、築橋鋪路之「速成」原因!
「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上之國民,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所言甚是。筆者在中學任教中史、西史多年,不同年代的學生總有相同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何英美常常走在一起,「她們在文字、語言、習慣、風俗乃至更重要的血脈來源都有相通之處,衍生的文化認同,是根深蒂固,透過教育代代相傳。因此即使今天英美已是不同的政治實體,也會團結在一起!」
再看回歸後的香港教育,於國史、國學、國情的課程教學裏,能逐級而上,因材施教嗎?教育現場呈現卻是,今天中學文憑試的報考科目裏,中國歷史只剩下6,079人(僅佔總體考生十分之一),中國文學更是僅得1,426人,可憐得很,又畸形得很!學界乃至社會各界,必須正視!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