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踏入2021年,社會的變化愈來愈不可測,青年人才所面對的挑戰也愈來愈大。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固然令教育越加重視學生應用科技的能力;但與此同時,近年不少教育工作者卻紛紛表示須回歸基本步,在紛亂的世界中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確保科技發展的利器不至於傷人傷己。事實上,培養學生品德、提升國民素質,一直是香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自2001年起,教育局已通過課程改革將德育及公民教育列作「四個關鍵項目」之一,以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不過,社會人士對於其成效多年來意見紛紜,尤其近年的社會實踐更揭示了社會意識形態、國民身份認同、教育等問題。政府必須加強並完善本港的價值觀教育,讓學生能夠應對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環境下的各種變化。本文將通過學習內容和學習環境兩大方面,審視並反思價值觀教育在香港教育政策下的成效,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郭凱傑 I 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
何杏研 I 團結香港基金社情研究主任
鄧穎研 I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政府必須加強並完善本港價值觀教育。圖為上學途中的香港中小學生(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一、價值觀教育在香港教育制度中的角色
香港教育局長期以來實踐由幼稚園到高中階段的一個十五年的學校課程架構,通過「五種基要學習經驗」和「八個學習領域」達成「七個學習宗旨」。香港教育局主張學生需達至全人發展,培養終身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將價值觀和態度教育列為一大教育目標。德育及公民教育是一項結合各個學習領域和學科的重點項目,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關愛」、「守法」和「同理心」。一直以來,教育局積極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相關的學習元素蘊涵於各學習階段的學習領域或學科,例如:小學的常識科、初中的公民教育科、綜合人文科、中國歷史科、高中通識教育科等,讓學生能從不同層面及多角度,加深對正面價值觀和國家歷史、文化與國情的認識,孕育一份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和歸屬感之餘,成為願意承擔家國未來發展的人。
無論在小學或是中學階段,價值觀教育都被包含在主要學習宗旨之中:在小學階段,教育局期望學生在完成小學學習之後能夠「懂得分辨是非善惡,能適切地履行自己在家庭、社會和國家所擔當的責任,並對多元的價值觀,展現接納與寬容」;在中學階段,教育局期望學生能「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持守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珍視中華文化和尊重社會上的多元性」的人。除此之外,「德育及公民教育」亦為「五種基要學習經驗」之一,更在2001年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的《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報告書中,被列為局方「建議在各學習領域及跨學習領域推行四個關鍵項目」之一。
作為「四個關鍵項目」之一,德育及公民教育旨在「通過各學習領域、學科課程的學與教,以及其他相關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幫助他們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當遇上難題的時候,懂得辨識當中涉及的價值觀,作出客觀分析和合理的判斷,並付諸實踐,方能面對未來生活上種種的挑戰」。在過去二十年,教育局亦不斷更新其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自2014年起,教育局開始推行學校課程持續更新,再次確認德育及公民教育在香港學校課程中的重要性,針對中小學的課程指引分別強調提高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加深對基本法及「一國兩制」的理解,通過認知、情感和實踐三個層面的發展,以及課堂學習、實踐體驗和學習氛圍三個方面的支持,全面培育學生的價值觀和態度。在2020年12月,教育局更在原有的七個首要培育的價值觀之上再加入「守法」和「同理心」,組成現在九個首要培育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以幫助學校更有針對性地推行價值觀教育。
二、以多元化的課內、課外學習活動深化價值觀教育
面對21世紀的挑戰,學生日常接收的資訊資源眾多,在生活上、學習上和工作上需要應對的問題和考驗也越來越複雜。因此,價值觀教育需因應時代轉變,突破傳統學校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以多元化的課內和課外活動培育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一)課程發展
價值觀教育在小學常識科和高中即將改名的通識教育科這兩個跨學科科目中有著重要的角色。在小學教育方面,常識科重視手腦並用的多元學習經歷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著重讓學生有機會結合多個學習領域所涉及的知識、能力及價值觀和態度進行學習。《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建議教師採用多元化的學與教策略,培育學生的同理心,鼓勵他們考慮他人的立場、理解別人的困難和感受,並學會尊重別人和接納不同意見。
在中學方面,通識科的改革和持續發展近年來備受關注。自2009年起,通識教育科成為新高中學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識之所以被納為新高中學制的必修科目,是因為2000年代負責教改的人士期望透過此科突破香港過往應試教育和死板的教學模式,協助學生透過跨學科學習,掌握明辨性思考能力,同時建立正面價值觀和積極公民態度。根據《課程及評估指引》,通識科有六個主要課程宗旨,包括:「加深對自身、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和物質環境的理解」、「在多元文化中欣賞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觀點,學會處理相互衝突的價值觀」、「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認識和負責任的公民」等,理應對推動價值觀教育有成效。
然而,課程範圍過於廣泛,課程指引未能清楚定義學習概念,且課程內容繁雜而教學時間緊迫,導致學生著重時事論述而輕視基礎概念的掌握,更未能學會欣賞課程內所嵌入的公民責任、國民身分認同等價值和美德。其次,通識科教材質量參差。市場上的教科書全部由書商製作,政府沒有任何直接參與。芸芸科目之中,只有通識科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科書質量保證機制。通識科的願景雖好,科目在執行上卻與原本的設想落差甚大,經歷多番檢討及爭議,被批評課程內容廣闊但含糊、考評方法不恰當、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材偏頗。
香港政府在2020年11月25日發表了題為《砥礪前行 重新出發》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將通識科保留為必修、必考的核心科目,將其公開考試評級由原來的七個等級改為「達標」和「不達標」兩個等級,其課程內容將進行徹底改革。2021年2月,教育局披露,由2021-2022學年起,通識科將更改名稱,更著重教授「總體國家安全觀」、香港國安法,以及國家不同領域成就等。
即便如此,價值觀教育是涉及認知、情感及實踐多個層面的全人教育,不能只通過個別科目傳授,相關的政策規劃也不能只停留在課堂或正式課程內容中。要讓學生更有效地加深對自身、社會、國家、 人文世界和物質環境的理解,並樹立正面價值觀和態度,教學方式必須具備體驗式和生活化的特點,令學生更能感受當中的意義。
(二)課外活動
除了早會、周會、班主任節、聯課活動等學習機會,當局亦應安排一些全方位的學習經歷,如社區服務、參觀探訪、內地交流、專題研習等,加深學生對社會和國家認識之餘,也提供學習經歷,幫助他們學習如何於不同生活範疇(例如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體驗及實踐良好品德和優秀的公民及國民品德。有學者曾評論道,香港的整體環境和傳媒描述常以典型化的形象描述不同的文化和觀點,令學生不關心本港以外的事件。部分傳媒曾引述可能是偏頗的教材內容,當中更可能包含錯誤資訊,令學童對異己產生偏見甚至敵意。因此,體驗性和沉浸式的學習活動對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和態度而言尤為重要。教育政策需要讓學生有機會親身體驗本身不熟悉的文化,通過互動交流了解不同立場和觀點,對他人產生同理心,並對國家和世界建立深厚的興趣和認同感。
在2020年通識科改革中,教育局局長亦提及局方已準備資金支持每一位學生參與一次內地考察,並鼓勵學生就考察結果製作專題報告,加深各個學生對祖國發展的認識和思考。通過「姊妹學校計劃」,香港教育局自2004年起已為兩地學校提供一個交流平台,增強互相的了解與溝通,加深認識兩地文化,並共同提升教育素質。通過與各地教育局的協調,香港已有多所學校與北京市、上海市、寧波市、廣東省、四川省、浙江省及福建省的學校締結為姊妹學校。
此類體驗式學習機會不應停留在通識教育一個學科範疇中。現時教育局提倡首要培育的有九個不同價值,各個價值都可以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加以培養。譬如,組織體育競技活動,讓學生體會堅毅精神,或安排學生到孤兒院或護老院進行服務學習,領略關愛和同理心等。為令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培養國民身份認同,並鞏固香港、國家、世界三者缺一不可的重要觀念,當局可考慮全港中學生在畢業前有一次「國家與世界」的連環遊學。有專家強調,要讓青年人有機會認識大灣區和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瞬息萬變的現代發展,建議企業配合政府,為青年人提供為期一年的培訓課程,一半時間到內地/大灣區,另外一半到東盟/「一帶一路」。目的是讓青年人明白經濟「外向」的重要,創造跨境創業、就業機會,不但培養國民身分認同,更陶冶對家國未來的承擔精神。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等跨國組織認為,未來的教育將逐漸突破傳統學校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因此,香港的教育政策也必須加快步伐,為課堂以外的多元學習經歷和機會作具前瞻性的指引和規劃。
三、優化學校管理模式、教師培訓,以創造促進價值觀培養的學習環境
學校和課室內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價值觀培育影響深遠。要有效地讓學生學會欣賞、尊重並認同多元價值,成為負責任、有誠信、有承擔精神的公民,學校必須創造一個能夠促進價值觀學習的環境,教師在學與教的過程和日常生活中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亦必不可少。因此,在設計和實施價值觀教育時,必須反思學校管理和教師培訓兩方面的問題和措施。
(一)學校管理體系的問題
早於198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的學校教育管理制度出了新變化,香港的教育發展便參照澳洲及英美的「校本管理」模式,於1991年首次引入「校本管理試行計劃」;1997年,教統會發表《第七號報告書》,以「優質學校教育」為題,建議進一步下放權力予學校,落實「校本管理」;其後於2005年在全港實施。「校本管理」的目標是增強學校政策決定的靈活度和提升教育質素,一方面將權力下放,另一方面加強學校的問責,追求效率和效能。然而,時至今天,校本管理措施依然是一個分權的制度,提供教育資源的明明是教育局,卻對學校如何運用資源不多過問,對處理失德教師採取被動、姑息的「管理」方法。
香港的學校類型主要分為四類:官立學校、津貼學校、私立學校和直資學校。津貼學校約佔學校總數約八成,是體制中的主流,以校本管理模式運作。津校隸屬於辦學團體及其轄下的法團校董會,有高度的學校自主和獨立性,在人事政策、資源政策及課程政策三方面都不受教育局直接監管。現時,香港有1,700多所中、小學及幼稚園,由400多個辦學團體管理,當中規模最大的20個團體(即辦學團體總數的5%)已掌控全港44%的學校,可見這20個辦學團體在教育界的影響力十分龐大。
事實上,不同的辦學團體間經營教育的能力和經驗非常參差,許多辦學團體創辦了學校就把一切交託給校董會;可是校董會的水平亦是非常參差,對所管理學校的承擔,就未必盡如人意,有些除了一年數次出席校董會會議,就很少踏足學校,了解學校的運作,接觸學校、老師和家長,因此校董會又往往把一切責任推給校長。多位學者亦提到,尤其在校本管理模式下,校長在校內對教師和學生的領導角色尤為重要,其自身的價值觀和行為,亦對學與教的成果和學生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影響深遠。
要長遠優化校本管理模式,當局必須與辨學團體合作,重訂更緊密及更具問責性的伙伴關係,建立一套雙方同意的準則,以及全新的法定評分機制,定期對辦學團體進行評審,務求確保津貼學校在人事、資源及課程政策三方面合乎教育局的要求。此評分機制要與資源掛鈎,若有嚴重校政失當事件,必須跟進,勸喻不果或未見改善,政府不排除收回學校,改為官校管理模式。現時香港只有不足一成的學校屬官立學校,由政府管理,相較其他國家教育體制實在少見。如在英國、美國和歐洲等的學校體制中,主流學校是官校,當地的教育部門有相當大的權力及責任,管理官校的政策。津貼學校成主流並以校本管理模式運作,可謂香港一大特色,由英殖時期到現在沒有太大改變。辦學團體在二次民心回歸和貫徹落實價值觀教育的重大工程裡,有責任協助政府,在不影響不同的辦學模式和不窒礙創新前提下,重新整頓教育界的校本管理的「放權」及「問責」。
(二)增強教師培訓,提高整體教師質素
在學校內對學生價值觀影響最直接的非他們的教師莫屬。在2019年的「反修例」事件中,有超過一百位教師被捕,涉及專業操守問題。教育局已表示,如確立教師有違法行為,他們除了要承擔法律責任外,局方會根據《教育條例》嚴肅跟進,若情況嚴重,可以取消其教師註冊。不少資深政界人士認為教育局應更強硬取締有問題教師,需要的話取消教師註冊,以儆效尤,而非只表示「關注、重視、譴責和提供指引」。
要確保教育團隊的質素,懲罰並非唯一的手段,更需要長遠增強教師培訓。為創造專業發展空間。要建構一個鼓勵多元學習、不斷進步,並有前瞻性的教育系統,學校和教師面臨的挑戰不僅源於他們的工作量,更是21世紀的知識和技能需求必須不斷更新。
教育局宣布,自2020-2021學年起,為新入職及在職教師提供價值觀及專業操守核心培訓,其中一個是為期六堂的「尊重法律、鞏固法治」課程,主題包括基本法的法律地位、「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等。可是,此培訓計劃現時總共只有兩個課程,恐怕未能全面幫助教師有效地將九個首要培育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貫徹到教學中。
教育局於2017-2018 學年開始試行為期約兩個月的「帶薪境外進修計劃」,計劃中只包括芬蘭或澳洲的培訓。基金會認為可優化帶薪進修計劃,培養教師對香港、國家及世界一體的教學思維,通過系統性的專業培訓讓他們熟悉國家、世界的轉變。除了到西方國家進行交流外,亦可增加「帶薪境外進修計劃」時數,加入與內地學界和企業交流的機會,了解國情,使他們能以身作則,帶領學生一起建立多元的正面價值觀。
四、結 語
本港在本世紀初開始的上一輪教育改革至今已有二十餘年,是時候重新審視香港教育政策的宏觀走向。上一次教改的根本理念是幫助每位學生「透過終身學習達致全人發展」;在面臨新科技及資訊時代中新的社會、環境及教育挑戰,本港的教育政策必須更有針對性、更有前瞻性,且從整體、宏觀的方向深化價值觀教育,使本港學子在「一國兩制」方針下透過終身學習達致全人發展,並成為既有家國情懷又有國際視野的負責任的21世紀公民。綜上所述,教育局應從課程發展、多元學習活動、學校管理和教師培訓四方面著手,從各學習領域提供培育良好價值觀的機會,建立正面、積極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1年3-4月號第50-55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