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錦輝
透過「車聯網」,「城市大腦」可實時了解自動車與城中萬物的位置及動態,以致能完全自動駕駛,以及優化其出行效率。(中新社資料圖片)
「無人駕駛汽車」是「智慧出行」的願景。顧名思義,它的目標是提供自動駕駛服務。「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把自動駕駛分級:等級0(L0)是「人工駕駛」;等級1(L1)是「輔助駕駛」;等級2(L2)是「部分自動駕駛」;等級3(L3)是「有條件自動駕駛」;等級4(L4)是「高度自動駕駛」;等級5(L5)是「完全自動駕駛」。
分類條件是基於人與車在(一)「駕駛操作」、(二)「周邊監控」、(三)「接管」等功能上的分工,以及(四)「應用場景」的需求,例如L3類別的汽車在頭兩個條件中是車輛控制,而第三條件是駕駛者控制,而自動駕駛是在限定場景中進行。
以L3自動車為例,駕駛者(人)在適當場景及條件允許下,可以讓車輛自動駕駛,例如在車流暢順、路標及提示綫明顯的高速公路上。在該場景中,駕駛者啟動了汽車自動駕駛模式後,一般便不需介入控制,車輛能夠自行轉彎、換車道與加速等,但駕駛者的注意力卻不能完全鬆懈,因為當車輛遇上道路模糊不清、突發意外,或自動駕駛的路段(場景)已經結束等情況,車輛便會把駕駛控制轉交駕駛者。所以駕駛L3自動車時必須經常保持注意力,切忌途中打瞌睡。
城市大腦 大數據分析實時交通
現實中,L3及L4混合的自動駕駛在美國特定高速公路上已出現,駕駛者把車駛至專用車道便可啟動自動駕駛(進入L4),當離開專用車道時便回復至L3。再者,汽車一般設有裝置,在自動駕駛模式時,定時提醒駕駛者切勿分心或打瞌睡。
完全自動汽車不涉人手,車輛在路面上行走是透過網絡由中央控制,操作類似遙控玩具車,但背後控制的是先進的中央數據中心,業界稱之為「城市大腦」。在智慧出行應用上,「城市大腦」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了解實時交通情況,例如找出塞車地點,然後調動資源疏解。杭州的「阿里ET城市大腦」是個好例子,它可以即時修正城市交通運行的缺陷,從而提高市內交通管理效率。
除了「城市大腦」外,支持完全自動駕駛的另一科技,是建基於5G通訊技術的「車聯網」(Vehicle to Everything,V2X)。
「車聯網」是自動車與其他車輛、任何會影響它或被它影響的實體之間的通訊網絡。透過「車聯網」,「城市大腦」可實時了解自動車與城中萬物的位置及動態,例如車的所在地、車與車、地點和人之間的距離、車速等資訊,然後進行分析,以致能完全自動駕駛(L5),以及優化其出行效率。
5G 3大特性 自動駕駛大派用場
5G在L5應用上大派用場,其3大特性在汽車導航、操作及控制上發揮得淋漓盡致:(1)多連結(Large Connections)--自動車在路上行走由網絡操控,因此網絡在中途不可失聯,所以城中必須大量設置感測器(即通訊設備);(2)低延遲(Low Latency)--若然自動車面臨發生意外的瞬間,在千鈞一髮之際,中央所發送的煞掣信息必須無半點延誤,才能化險為夷;(3)高速度(High Speed)--未來智慧城市裏布滿自動車,而且車速亦很快,因此「車聯網」的帶寬要求很高。實際上,這些情境完全非4G技術所能及。
筆者認為,香港也需要仿效其他國際「智慧城市」,構建港版「城市大腦」及「車聯網」,逐步邁向L5全自動駕駛。
不過,這兩項「智慧出行」的基礎建設,並非《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的關注點。《藍圖》雖然認定「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為香港智慧城市建設的未來展望,但觀乎《藍圖》當前130多個發展項目,恐怕香港開發這兩項基建,以及落實完全自動駕駛,將會遙遙無期。退而求其次,香港可以率先實踐「有條件自動駕駛」的L3自動車。《2020年施政報告》提出「香港科技園公司承租及管理深圳福田科創園區的部分地方」,筆者建議政府藉此機會與深圳合作,開發L3自動車試驗台(testbed),然後待5年後港區深港科技合作區落成,L3自動車便可以在兩地園區來回穿梭。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榮譽會長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